農曆十月初一是什麼節日?在民間有什麼講究?

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衣節”,又叫“祭祖節”,這天都有什麼講究?

十月初一,指農曆十月第一天,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因這一天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又稱為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這個節日起源於北方,或許有一些南方朋友並不是很瞭解。

有的地方還有祭牛王的習俗。相傳這一習俗起源於春秋秦國。某日,秦文公命人砍倒一棵梓樹,梓樹忽然化為一頭牛。秦文公令人追殺。牛一下跳入水中,再也沒有上來。人們就立“怒特祠”祭祀此牛神。怒特,是高大健壯、威風凜凜的公牛。這樣的公牛,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著驅疫辟邪、保護牛類的功能。

農曆十月初一是什麼節日?在民間有什麼講究?

祭祖節

農曆十月初一,謂之"十月朝",又稱祭祖節..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農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農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天氣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稱"燒紙節"。人們把許多冥紙、冥衣封在一個紙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做"包袱"。有"寒衣"之實。

農曆十月初一是什麼節日?在民間有什麼講究?

寒衣節

農曆十月初一是什麼節日?在民間有什麼講究?

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農節,與清明節、中元節同屬民間祭祀祖先的日子,人們習慣叫"過十月一"。

舊時,婦女們要親手縫製寒衣,送給遠方的親人。如親人已去世,就用紙做成寒衣,在這一天到墳前燒掉,所以叫"寒農節"。據說這個節日來源於孟姜女千里尋夫的傳說。

即墨在十月初一的前一天,由家長率領兒孫們到祖墳添土。添土不用筐簍,要用衣服兜著,兜的土越多,族裡人丁越興旺。節日當天,則由旅長帶領家族中的男姓,抬著食盒、大方桌和豐盛的供品(20至30個大碗),逐個到墳瑩前祭拜,叫"上大墳"。現已改為一家一戶攜帶少量供品(一般是餃子)"上小墳"了。

農曆十月初一是什麼節日?在民間有什麼講究?

如今,十月初一上墳燒紙、燒寒衣的習俗已淡化,許多人特別是城裡人,只是到墳前默哀或獻上一束鮮花,來懷念逝去的親人。

過去,十月初一還是長工的下工日,所以又叫"散工節"。僱主要在這一天設筵犒勞僱工、清算工錢,宣佈是否繼續留用,留下自叫"打冬"或'"打冬活"。到十月初一,坡裡的莊稼都已收打完畢,有些地方都有"十月一淨坡"和"十月一坡了(淨)場光"的俗諺。

農曆十月初一是什麼節日?在民間有什麼講究?

明天就是農曆十月一日了,現在對於年輕人來說,記得這些節日的人越來越少了,當然焚燒物品本身是一個不好的習慣,大家應該慢慢地改正過來。對於已故之人的懷念,有的時候放在心上並不比用形式表現出來的差勁。祭奠逝者,想必也是想讓他們看見我們現在過得很好,不必為我們擔心吧。希望大家文明祭祀,注意防火,衡水視線小編祝看到這篇文章的每一位朋友,幸福快樂!(圖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