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日?在民间有什么讲究?

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又叫“祭祖节”,这天都有什么讲究?

十月初一,指农历十月第一天,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因这一天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又称为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这个节日起源于北方,或许有一些南方朋友并不是很了解。

有的地方还有祭牛王的习俗。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春秋秦国。某日,秦文公命人砍倒一棵梓树,梓树忽然化为一头牛。秦文公令人追杀。牛一下跳入水中,再也没有上来。人们就立“怒特祠”祭祀此牛神。怒特,是高大健壮、威风凛凛的公牛。这样的公牛,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驱疫辟邪、保护牛类的功能。

农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日?在民间有什么讲究?

祭祖节

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烧纸节"。人们把许多冥纸、冥衣封在一个纸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做"包袱"。有"寒衣"之实。

农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日?在民间有什么讲究?

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日?在民间有什么讲究?

农历十月初一是寒农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同属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人们习惯叫"过十月一"。

旧时,妇女们要亲手缝制寒衣,送给远方的亲人。如亲人已去世,就用纸做成寒衣,在这一天到坟前烧掉,所以叫"寒农节"。据说这个节日来源于孟姜女千里寻夫的传说。

即墨在十月初一的前一天,由家长率领儿孙们到祖坟添土。添土不用筐篓,要用衣服兜着,兜的土越多,族里人丁越兴旺。节日当天,则由旅长带领家族中的男姓,抬着食盒、大方桌和丰盛的供品(20至30个大碗),逐个到坟莹前祭拜,叫"上大坟"。现已改为一家一户携带少量供品(一般是饺子)"上小坟"了。

农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日?在民间有什么讲究?

如今,十月初一上坟烧纸、烧寒衣的习俗已淡化,许多人特别是城里人,只是到坟前默哀或献上一束鲜花,来怀念逝去的亲人。

过去,十月初一还是长工的下工日,所以又叫"散工节"。雇主要在这一天设筵犒劳雇工、清算工钱,宣布是否继续留用,留下自叫"打冬"或'"打冬活"。到十月初一,坡里的庄稼都已收打完毕,有些地方都有"十月一净坡"和"十月一坡了(净)场光"的俗谚。

农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日?在民间有什么讲究?

明天就是农历十月一日了,现在对于年轻人来说,记得这些节日的人越来越少了,当然焚烧物品本身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大家应该慢慢地改正过来。对于已故之人的怀念,有的时候放在心上并不比用形式表现出来的差劲。祭奠逝者,想必也是想让他们看见我们现在过得很好,不必为我们担心吧。希望大家文明祭祀,注意防火,衡水视线小编祝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一位朋友,幸福快乐!(图文源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