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70年】“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阜陽70年】“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淮河是中國地理標識、南北地理分界帶。淮河全長1000公里。1950年夏,淮河流域再次發生洪澇災害,毛主席發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偉大號召。

阜陽人民積極響應毛主席偉大號召,當年冬季便組織18萬民工上堤,加固淮河潁河堤防。1951年春、冬,分別組織了57.7萬民工和52萬民工上堤,對濛窪蓄洪區、西淝河、茨河、趙王河、新河、烏江等河段進行治理。

家住潁上新集、深受洪水氾濫之苦的李秀英主動請纓,帶領26個姐妹組成“女子民兵突擊隊”,每人一條扁擔一隻筐,風風火火地走上了治淮工地。

潤河集修建蓄洪分水閘時,李秀英把3歲多的女兒丟在家裡,堅持每天上工地。她不怕苦,挑重擔,曾不止一次累倒在工地上。有人勸她回家休息,但都被她果斷拒絕。工地廣播站報道了她的事蹟,李秀英成了治淮工地上人人皆知的先進典型。年輕時的李秀英端莊秀麗,她的事蹟不僅被拍成紀錄片,肖像還上了1951年第9期《人民畫報》封面。

【阜阳70年】“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1951年10月,李秀英作為農業勞動模範到北京參加全國政協會議。會議結束後,毛主席經過她的身邊時,一位工作人員向毛主席介紹了她,毛主席停下來和她親切握手。李秀英順勢拿起面前的本子,請毛主席為她簽字,毛主席欣然同意。此後數年,輾轉多地,李秀英始終都把那個簽字本帶在身邊。

【阜阳70年】“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70年來,黨和國家對治理淮河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特別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中央和地方加大了治淮投入,全流域掀起了建國以來第二次治淮

高潮。在防洪上,整治、修築了淮、洪、潁、泉等骨幹河道干支堤防一千多公里。開闢了南潤、潤趙、邱家湖、唐垛湖四處行洪處,興建了濛窪蓄洪區,開挖了茨淮新河,在行洪區建設莊臺304處,解決了12.6萬群眾安居問題。在灌溉上,在淮河、潁河、茨淮新河興建了一批水利樞紐、節制閘,為農業提供了較為可靠的灌溉水源。

按照“蓄洩兼籌”的治淮方針,1953年1月10號,王家壩閘動工興建,工程於當年汛前竣工。1954年,淮河發生大洪水,王家壩閘在它剛建成的第一年就開閘蓄洪。王家壩閘建成至今66年來,已經有12個年份15次開閘蓄洪,累計蓄洪量74.9億立方米。

記者 方松高

【阜阳70年】“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