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清華副校長,如今所創公司低調IPO

10月17日,國內生物醫藥公司諾誠健華向聯交所遞表IPO,聯席保薦人為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成為繼港交所許可“尚未取得發賣額或者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業IPO”新政實施以來,第21家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的創新藥企業。

同大部分創新生物醫藥企業一樣,諾誠健華尚未有藥品商業化。自成立以來的各年度內,概未盈利併產生經營虧損,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經營虧損分別為人民幣3.417億元、5.54億元、3.219億元。

招股書顯示,在2016-2018年短短3年時間裡,諾誠健華共融資4輪,累計融資金額約為2.703億美元,最近一輪估值為8.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62億元。

該公司的高管在生物製藥領域有著縱深的研究,諾誠健華的創始人董事長崔霽松,是普渡大學分子生物學和生物化學博士,也是前PPD旗下保諾科技總經理兼首席科學官、前美國默克集團心臟病學研發總監。

而高層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聯合創始人施一公,他當年在獲得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講席教授之時拋棄別人羨慕不已的生活毅然回國,時隔十年後的2018年,已經成為中國最著名的清華大學副校長的他,又堅決地辭掉了副校長的職務,來到杭州籌辦西湖大學,立志:5年比肩清華北大,15年媲美加州理工大學。

他的妻子趙仁濱,在諾誠健華擔任生物學及臨床開發策略執行總監及股東,曾擔任過強生公司(研發)的首席科學家及潤諾藥研生物學總監,擁有超過15年新藥研發經驗。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董事長崔霽松持有11.45%股權,趙仁濱及家庭成員持有15.34%,其他董事、高級管理層及僱員持有20.05%,除此之外,諾誠健華還獲得基金業大佬站臺,曾任中國基金業第一梯隊匯添富基金的掌舵人林利軍也持有諾誠健華12.08%股權。

施一公何許人也?

上世紀80年代,一位數理學霸頂著全國數學競賽河南省第一名的頭銜被保送到清華大學,這個時候施一公想要報考的是物理系和清華老牌機械系,但在招生老師的“忽悠”下,他進了生物科學與技術系,選擇了一條充滿艱辛的奮鬥路。

因為成績優秀,施一公得以提前一年本科畢業,隨後施一公獲全額獎學金,赴美國一流的研究型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生物物理學及化學博士學位,而從隨後的博士後研究開始,他的學術生涯更像是坐了火箭一樣迅速攀上高峰。

2003年,由於探究神秘的抑制“細胞凋亡抑制因子”的蛋白SMAC,由於破解人體細胞凋亡過程失靈以及人體內生長因子訊號傳導失常造成癌細胞迅速分裂等人體細胞運作失常導致癌症這一生命科學之謎作出了突出貢獻,施一公被國際蛋白質學會授予“鄂文西格青年研究獎”,當時年僅36歲的施一公是這一獎項設立後最年輕的獲得者。

他的執教前景也一片光明,2001年,獲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職;2003年,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4年後,被授予普林斯頓大學最高級別的教授職位——終身講席教授。不僅在普林斯頓大學春風得意,還從2000年起,成為哈佛、麻省理工學院、杜克、密歇根等10多所美國頂尖大學爭搶的對象。為了留住施一公,普林斯頓給他提供了優厚的條件:實驗室面積是40多位分子生物學系正教授中最大的,科研基金是系裡最高的,還為他買了500平米的獨棟別墅。

但這終究不是施一公想要的,2008年,施一公拒絕了高達1000萬美元的科研經費,毅然辭去了教職,拋棄了優渥的生活條件,毅然決然決定全職回國,也是中國“千人計劃”第一批迴歸祖國的優秀科學家。作為學術界的領軍人物,施一公的回國,影響了一批批海外學者回到祖國效力,他們中很多人直言,“施一公都回來了,我還有什麼可說的?”

回國後他在清華大學擔任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當時清華處於學術低產期,而施一公的到來帶來的高質量的論文產出堪稱“及時雨”。到2013年,施一公光是發表在《Nature》、《Science》、《Cell》這三個頂級期刊上的文章就多達41篇!當選美國雙學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也如探囊取物。

顏寧是施一公的得意門生之一,2014年,顏寧研究組解開了一個困擾全球生物學家半個世紀之久的難題:第一個獲得瞭解析出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三維晶體結構。

2016年發佈的“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清華大學首次躋身世界百強排名58,在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後,施一公和其弟子顏寧兩位頂尖人才厥功至偉。2011-2015年間清華大學發表的Nature和Science論文摺合篇數達到47.3篇,而這其中38%的成績歸功於施一公和顏寧。這個數據是非常恐怖的,國內很多知名高校建校以來還沒在CNS上有這麼多論文,大多數諾貝爾獎得主也是對這個數據望塵莫及。曾有人讚譽:施一公與顏寧的學術成就比一所頂尖名校還要高。

2015年施一公發佈在《科學》了兩篇研究長文,這裡面最讓人驚歎的研究成果就是論述了剪接體結構及其工作機理,剪接體在機體基因的表達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如果能弄清基因表達過程,這對遺傳病研究有重大的意義。

在2017年,正因為施一公在剪接體研究上的突出貢獻獲得了“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並獲得了100萬美金。很多人把該獎項被冠以“中國諾貝爾獎”的頭銜,可見這個獎項在國內的含金量還是比較高的。

在我國生物學領域,施一公成為毫無爭議的領頭人。

奧布替尼計劃在2019年第4季度申報上市

施一公是結構生物學家,做結構的一直在號稱蛋白結構解析可以指導藥物設計、研發新藥,這無疑是科學最大的用武之地,也算造福社會。

諾誠健華的內部研發能力由施一公博士及癌症基因組學專家張澤民博士提供支持,公司已分別與施一公博士及張澤民博士訂立獨家戰略合作協議。

那麼,在施一公一眾人的影響下,諾誠健華取得哪些成果呢?

諾誠健華專注於研究治療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療法,目前已發現並開發了9種具有成為同類最佳及╱或首創潛力的候選藥物。在成立不到4年的時間裡,就把三種候選藥物推進至臨床試驗階段,在最近兩年內,已啟動7項臨床試驗,包括2項註冊性試驗。這對於動輒10年的新藥研發來說,進度十分神速。

該公司的管線中有三種處於臨床階段並涵蓋了主要癌症適應症且具有潛力成為同類最佳及╱或首創的腫瘤候選藥物,包括奧布替尼(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ICP-192(泛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泛FGFR)抑制劑)及ICP-105(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4(FGFR4)抑制劑)。

其中,奧布替尼(適應症:復發╱難治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或小淋巴細胞淋巴瘤(CLL/SLL)及復發難治套細胞淋巴瘤(MCL))是該公司預計最早上市的BTK抑制劑,計劃在2019年第4季度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進行有條件申報上市。

當前全球有兩款BTK抑制劑上市,分別是強生/艾伯維公司的伊布替尼、阿斯利康的阿卡替尼。百濟神州開發的的澤布替尼於今年1月拿到了FDA的突破性療法,並且在中美皆進行了NDA申報並獲得了優先審評,有可能將在明年2月獲得FDA批准。

進口藥伊布替尼(ibrutinib)在美國的價格約為每瓶(90粒)12612美元,僅這一款藥品2018年全球銷售44.54億美元,在中國的價格約為每瓶(90粒)人民幣48600元;阿卡替尼(acalabrutinib)在美國的價格約為每瓶(60粒)14,692美元,2018年全球銷售62百萬美元,在中國尚未獲批上市。一旦奧布替尼成功上市,具有較高的盈利空間。

與其他競品不同,奧布替尼在支架中心設計為單環,而不是該領域三個主要競爭者分子慣用的稠合雙環核心,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安全性、具有更大的靶點抑制及選擇性。招股書稱,諾誠健華的奧布替尼是潛在的同類最佳、高選擇性及不可逆BTK抑制劑。

有這樣的學術大牛做背書,諾誠健華不去申報科創板實在有些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