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可以躺著去火星旅行嗎?

西媒稱,在德國科隆,12名志願者將在一項模擬太空微重力環境的研究實驗中躺著度過60天,以研究宇航員遭受骨骼和肌肉退化的情況。他們不但將創造航空航天研究的歷史,還將獲得1.65萬歐元的報酬。

據西班牙《公眾》日報網站10月16日報道,生物醫學家呂特·黑默斯巴赫從未涉足太空,但他深知微重力對生物過程和機體的影響。在科隆市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航空航天醫學研究所,黑默斯巴赫帶領一群心理學家、護士、物理治療師、運動科學家、營養學家、眼科醫生和其他研究人員努力工作,希望瞭解前往月球和火星的漫長旅程可能會對宇航員身心產生的影響,以及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應對這些影響。

這裡有一個110平方米的房間,用於研究氧氣減少和環境壓力降低的影響;有用來模擬心理壓力和心理康復的房間,因為生活在狹小並且社交活動有限的空間中會導致心理壓力;還有研究空間輻射影響的實驗室。

所有這些科學設施只為進行一個星空實驗,全世界已有數千人申請參加,那些在一張床上連續躺臥60天的人將獲得1.65萬歐元的補償,但這完全是熱愛科學的冒險之旅。

研究所實驗室的外觀看起來像是一個巨大的白色樂高積木建築,內部環境則類似於空間站,它是一個3500平方米、沒有窗戶的空間。

一條長長的綠色走廊通往各個房間,房間很小,牆壁是白色的,裡面沒有植物也沒有圖片裝飾。每個房間裡有一張床,這不是普通的床,它的床頭向下傾斜6度,研究人員米夏埃拉·吉爾根拉特表示,這是為了模仿微重力對志願者肌肉、骨骼和肌腱的影響,“在床上躺這麼久的話,體液會發生改變。在地球上我們必須通過這種方式模仿空間軌道上的生活條件,包括顱內壓升高以及視網膜和視神經的改變”。

報道指出,生命是在萬有引力的影響力下發展起來的,人類一旦離開了地球,引力消失導致的後果就會層出不窮。沒有重力將血液推向腿部,宇航員的頭部就會充滿液體,導致頭重腳輕,感覺像是一直在感冒,並伴有肌肉和骨骼的磨損。

在太空中生活數天以上有害健康。對曾經在軌道上生活一年然後返回地球的美國宇航員斯科特·凱利的分析顯示,他的免疫系統和視力都受到了影響。

因此臥床休息研究很重要,它為科學家提供了一種瞭解人體如何適應失重的方法。NASA和歐洲航天局以前在這方面進行了多個實驗,這一次他們進行了合作。

這項名為“人工重力臥床研究”的實驗分兩批次進行,首批參與者開始時間為2019年3月25日,第二批在9月初開始12月結束。嚴格來說,實驗總共持續89天,15天熟悉期,60天臥床,兩週時間用來休息和康復,此外在2020年和2021年還有4次必須進行的後續探視。

實驗中,志願者至少一側肩膀必須始終與床墊保持接觸。同時,為了模擬國際空間站的環境,房間中的二氧化碳略有增加。每天從物理治療師給他們拉伸和按摩開始,然後有醫生採取他們的血壓和尿液樣本,對他們進行血液分析以及認知、聽力和視力測試,還要進行核磁共振檢查,以測量其肌肉的生長和衰弱,接受X射線檢查骨密度。培訓課程和心血管功能測量要與嚴格按照卡路里計算的食譜調整交替進行,以免志願者在研究過程中體重增加或減輕。

在太空中,最普通的活動也會變得複雜。志願者不能靠著或坐著吃東西或排便。當他們想洗澡時,可以躺在經過特殊安裝的房間裡進行。每天他們還會經歷一次離心體驗,在一個圓形房間裡繞圈旋轉30分鐘,就像坐旋轉木馬一樣。

志願者面對的另一個挑戰是戰勝無聊,躺在床上的日子,他們只能看看書或者電視電影,偶爾與家人朋友視頻聊天。因此研究方有時會請宇航員來拜訪他們,給他們講述自己的太空經歷。

實驗結束時,結果顯示大部分參與者難以恢復正常行走,在以6度下斜角度躺了60天之後,他們失去了平衡和協調能力,頭暈眼花,必須花時間重新適應正常生活。(編譯/王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