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身殘志堅奔富路,鄖西縣香口鄉陳家主帶動鄉鄰齊脫貧

在香口鄉湖嶺村,提起養豬大戶陳家主,村民們無不豎起大拇指。他身體殘疾,但有頭腦、能吃苦,近兩年靠著養豬脫了貧,還帶動了身邊的鄉鄰鄉親一起發家致富。

直面挫折 志向愈堅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27歲那年,一場意外事故讓陳家主的右腿嚴重受傷,因家境貧寒、無錢醫治,最後導致右腿截肢。

多年來,他在村上開過代銷店,也外出到很多省份打過工,進過工廠、看過大門、掃過大街,輾轉多年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出路。在西安打工時接觸到規模化養豬這一行業,讓他打開了思路。“咱別的不會,在鄉下養畜生總還行吧!”

經過考察、學習,2010年陳家主回到湖嶺村,多方借貸並壓上全部身家搞起了家庭式的牲豬養殖。但由於不懂理論、不會技術、管理粗放,第一年就遭受重創,幾乎血本無歸。

行動的不便、養殖的艱辛、豬價的不穩、外人的譏諷,無時無刻不考驗著陳家主的決心和耐心。但他就憑著一股子執拗,硬是咬牙堅守、沒有放棄,不過因為缺資金、缺技術,他的“產業夢”一直不見起色。2014年,陳家主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十堰」身殘志堅奔富路,鄖西縣香口鄉陳家主帶動鄉鄰齊脫貧

利好政策 助力脫貧

精準扶貧工作啟動實施後,在優厚扶持政策的激勵以及鄉村兩級、幫扶單位的幫助支持下,陳家主豬場缺資金、缺技術、缺銷路等問題被“一一攻克”。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他也似乎“摸到了門道”。

在學習、反思、總結的基礎上,陳家主研究出一套用著順手管用的“土辦法”。但光有辦法還不行,拌食、投餵、清糞、防疫等等活計都需要他去幹。他不怕髒、不怕累、不怕苦,每天都“泡”在豬舍裡忙這忙那,清理糞汙,整理雜物,查看長勢,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一份付出一分收穫,他的豬場逐步扭虧為盈。2016年,陳家主順利脫貧。

關於牲豬養殖行情的預判,陳家主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分析。2018年,他多方籌資投入60餘萬,將豬場擴大到存欄500頭的規模。豬場較為邊遠和閉塞的選址,加上不斷提升的管理和防疫水平,使他的豬場幸運的避開了非洲豬瘟等疫病侵襲,今年預計可創收80萬元。

「十堰」身殘志堅奔富路,鄖西縣香口鄉陳家主帶動鄉鄰齊脫貧

帶動鄉親 共奔富路

陳家主並未滿足於自己脫貧致富,他還立志帶動身邊的鄉里鄉親們特別是殘障的“同命人”們共奔富路。

豬場規模擴大後,他承諾,只要尚有一點勞動能力的殘疾人,都可以到他的豬場打工,也可以來免費學習養殖技術,所有殘疾人購買仔豬一律免收500元費用並提供上門跟蹤防疫和技術服務。目前,全村已有10餘戶殘疾人家庭直接從陳家主這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他摸索出的養豬“土辦法”簡便易學實用,每當有村民來“取經”時,他也毫無保留、傾囊相授。

現在,陳家主的豬場直接吸收5人務工就業,其中貧困戶3人。在他的示範帶動下,湖嶺村近兩年新增養豬大戶5戶,全村每年可實現牲豬出欄3000餘頭,直接或間接帶動近百戶貧困家庭增收。陳家主也成為全村養殖戶的“主心骨”“土專家”和“豬司令”。

每當提起自己的創業經歷,陳家主總說:“沒有黨的好政策、好乾部,我就不可能實現致富夢。”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陳家主的脫貧事蹟也將激勵更多的貧困家庭,靠自己的雙手摘掉“窮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

報料微信關注:13807280110,報料電話:0719-81101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