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燕发微博遭群嘲:不要拿你的人设,挑战别人的专业

人设时代

前几日,江一燕发微博晒自己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引起广泛关注。女演员变身“优秀建筑师”,而且第一次参与设计就获奖,难道她是隐藏许久的建筑大神?

江一燕发微博遭群嘲:不要拿你的人设,挑战别人的专业

显然,总有端倪逃不过网友的眼睛。首先,这个不是最具权威的建筑奖项;其次,江一燕是去年拿到的奖;再者,她是获奖作品的业主,真正的设计师另有其人。而业主作为甲方,是不可以申报建筑师奖项的。

江一燕发微博遭群嘲:不要拿你的人设,挑战别人的专业

随着事件发酵,引起了建筑行业网友的不满。她宣扬这样的跨界人设,是对真正建筑工作者们的不尊重。建筑行业是一个专业性极强、难度偏高的行业,很多从业者历时好几年专研才获得一些小的成就。

作为一个圈外人,既然要高调进入建筑师的圈子,就得有实力接受行业质疑。但晚上江一燕发布回应,没有直面回答专业性问题,只是在强调自己的人物设定。

江一燕发微博遭群嘲:不要拿你的人设,挑战别人的专业

这让粉丝们大失所望,心中的文艺女神一夜之间崩塌。

歌手、山区支教、“获奖摄影师”、“获奖建筑师”...一直以来,她身上的标签太多,反而让人忘了她是个演员,她有哪些出色的作品。这样过度地打造人设,实在不值得。

这是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也是「人设时代」。

在人际交往和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人设是有促进作用的。通过“人设”,可以控制我们留给他人的印象,从而影响到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比如,

面试工作时,我们会提前做好准备,了解招聘需求,根据他们喜欢的样子来打扮自己,尽可能得到对方认可。

发朋友圈时,我们一般不会所有事都公布出去,而是挑一些能展现自己特定形象和性格的内容来发。

我们习惯性用标签去定义他人或者自己,但有时候标签太杂,或者

标签与实际情况不符,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人设”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按照期待地方向前进,但利用不当,也会害了自己。

一味地“卖弄”人设,小心卖了自己

7月份看过一则加拿大知名女主播虐猫的新闻。这位主播,平时对外宣称自己是爱猫一族,很喜欢小动物,做游戏直播时经常跟它们互动。

从她分享的一些生活照也可以看出,她家里至少养了3只猫和1只狗。

江一燕发微博遭群嘲:不要拿你的人设,挑战别人的专业

但有次直播时,趴在电脑面前的猫突然挠了她一下,她就双手抓起猫,大叫一声它的名字,举过头顶,使劲往后一扔。

丢完之后,继续面无表情地玩游戏。

全程不过1秒的时间,但直播时这个下意识的动作,完全暴露了她虚伪的“爱猫人设”

江一燕发微博遭群嘲:不要拿你的人设,挑战别人的专业

▲加拿大游戏女主播Alinity直播游戏时,扔猫动图(左上角)

这则视频被网友转发后,很多爱猫人士表示:“这种下意识的动作,肯定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

接着,他们挖出了更多她直播时虐待动物的细节。

她曾故意喂猫猫喝伏特加,猫都呛的鬼畜了,她却在一旁哈哈大笑。

江一燕发微博遭群嘲:不要拿你的人设,挑战别人的专业

为了爬上猫架摆pose,让蹲在猫架上的猫咪严重受惊。一直到视频结束,那只猫都躲在角落里,没有出来

江一燕发微博遭群嘲:不要拿你的人设,挑战别人的专业

她还多次粗鲁地把贴纸粘在猫的脸上;把猫用纸和胶带包裹住;甚至用力掰开她的牙齿...

江一燕发微博遭群嘲:不要拿你的人设,挑战别人的专业

莫名其妙踹了一脚萨摩耶。

江一燕发微博遭群嘲:不要拿你的人设,挑战别人的专业

事情闹大后,很多人对她表示谴责。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原来养动物只是为了包装自己。善待动物组织也表示:“猫不是拿来虐待赚眼球的物品。”

而她的回应却极其委屈:我不是虐猫犯,我只是把猫扔在椅子后面的地板上。我很爱他们的...

她还在企图蒙混过关挽救自己的形象,但没人买账。

对任何人来说,人设首先要立对方向,和事实不符的人设,只会自毁前途

我们的朋友圈就像一个巨大的“人设演练场”,和这个女主播一样,我见过或大或小的“人设崩塌”瞬间。

有人给自己塑造健身人设,减肥餐打卡、健身房打卡,大半年过去了,体重不减反增。

江一燕发微博遭群嘲:不要拿你的人设,挑战别人的专业

有人给自己塑造学霸人设,有天她发了一则看书的朋友圈,点赞史无前例的高,不少人对她刮目相看。

从此以后,朋友圈经常看到她去图书馆打卡...但考试还是屡次未过。时间久了,大家对她的“学霸人设”慢慢失去热情。她很难过,为什么做一个学霸这么难呢?

我说:因为你真实的目的早已不是成为学霸了,而是成为“别人眼里的学霸”。真正的学霸,很少时间玩手机,沉迷学习的时候更不会想到发圈表态。

体验过一次“人设”带来的幸福感后,很容易迷失在“人设世界”里。当出发点不再纯粹,所有的“自律”都开始变味,过分包装自己,囿于形式,会在人设路上越走越偏。

应该让别人记住的,是你本人

日本有位鬼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他是一名实打实的跨界建筑设计师。人生的前十几年,他是有潜力的拳击手,参加各大拳击比赛。后来的人生,他多了一个建筑师的标签。

江一燕发微博遭群嘲:不要拿你的人设,挑战别人的专业

国立大学门槛高,私立学费又贵,所以他买来教科书,去大学旁听。日复一日的刻苦自学,再加上他带有个人风格的建筑审美,安藤忠雄开创自己的风格流派,他的作品一次次地惊艳全世界。他喜欢思考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也是位哲学家。

有人说:无论拳击手,还是建筑师,哲学家,这三个人设,他都经营的很好。

在我看来,他其实没有经营自己的人设,只是一直都在做自己罢了,做着做着,投入进去了,适合自己的人设也就会冒出来了

每一份成功人设背后,都有着十年如一日的真实和决心。

江一燕发微博遭群嘲:不要拿你的人设,挑战别人的专业

娱乐圈也有一个像安藤忠雄一样真实又有实力的大叔——黄渤。

他最初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演员出身,也是“舞王”,做过综艺,还摇身一变成为导演,多年来拥有不少标签,每一个都让人印象深刻。

大家记住了他是睿智低调又有点风趣的大叔,也记住了他的综艺和影视作品。

黄渤曾说:“从出道没几年我就开始有这个感觉,就是“不破不立”。你立在这个高处,这个保温瓶里时间太长,你慢慢就不知道外边的温度是什么了。你下意识里面就有一个想破的想法。”

演员不是他的终极目标,他用8年的时间蛰伏,从演员变成导演,去年的电影《一出好戏》没让大家失望。

就算成为导演后,黄渤也仍保持本色,也许他没想过自己会做成什么样,只是专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但在我们看来,他成功了。他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在用成绩完善和巩固自己的人设。

江一燕发微博遭群嘲:不要拿你的人设,挑战别人的专业

社会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我们都急需证明自己,害怕被时代淘汰。但在渴望被认可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被别人眼里的自己所困扰,慢慢变得自己都不认识自己。

好的人设,不是为了迎合别人,别人不会记住你的“自我营销”,只会看你的能力,记住你由内而外散发的人格魅力。

如果维持人设太累,不如就从选择做真实的自己开始吧。不去环顾四周,不想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虚荣心”,只管目视前方,少说多做,用成绩和作品堆积自己的形象。

做突破人设的少数人

前几天,赵丽颖一组时尚杂志的大片登上热搜。这是她产后复工的首个国风时尚大片。就连路人粉第一眼都被惊艳到了。有位粉丝说:

“当你觉得她只能这样时,她总是用不同风格、角色告诉你,我是不可限的...”

江一燕发微博遭群嘲:不要拿你的人设,挑战别人的专业

当所有人都以为她会被岁月磨平棱角,以为产后的她不再会被限制,不如曾经般出众吸睛,没想到她再次用一组硬照向大家证明,自己从未展现过的另一番魅力。

江一燕发微博遭群嘲:不要拿你的人设,挑战别人的专业

她不再只是扎着丸子头可可爱爱的颖宝,她的眼神温柔且多了一份坚定。度过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她又开发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新路线。

刚出道时,她曾在节目里自爆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于是很多人拿“农村出身、没背景”这个事恶意散播不和谐的流言蜚语。

但她从不去做过多的解释,而是用自己专业级别的演技和作品,封住了那些人的嘴。从“薛杉杉”到“花千骨”再到“胭脂”,都市剧、古装剧、谍战剧...每一部都有很好的成绩。她一直在突破自己现有的风格,并且尽全力做到极致。

出身普通的颖宝,靠自己的努力才得到现在的地位,这也是很多粉丝喜欢她的原因。

曾看到过一句话:人生就是一万米长跑,如果有人非议你,那你就跑得快一点,这样,那些声音就会在你的身后,你就再也听不见了。

所以,想要不被“人设”设限,就努力前进,去挖掘自己的无限潜能吧。

做真实的自己,脱离形式主义带来的短暂快感,你才能开启真正的人生。

江一燕发微博遭群嘲:不要拿你的人设,挑战别人的专业

经常听朋友抱怨,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可生活中很多因素导致没办法实现梦想。

我都会劝她,那你就去不断完善自己。因为这是一个“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社会,只有不断保持前进,才能突破现实和理想之间的不平衡,最终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我们都会成为我们装扮的样子,所以装扮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做突破人设的少数人,放下一切刻意。一个自信的人,从来不需要任何“自我营销”来证明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