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晉中紅色之旅——榆社縣(四)

抗戰時的榆社是太行山上著名的“出兵、出糧、出幹部”的模範縣。榆社湧現出馬定夫、張壽硯、曹更修、郝三成、李雨化、郝二蠻等殺敵英雄和支前模範37人。這裡革命文物極其豐富,重要的紅色革命遺址、革命紀念地有28處,有北翟管村的中共榆北辦事處舊址、堡下村的太行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部舊址、嵐峪村的八路軍安東司令部舊址、縣城的八路軍總部駐榆社舊址、129師潭村幹部會議舊址、輝溝村的太行二專署舊址、馬定夫故居、丁思林犧牲地、烈士陵園等。

推介瞻仰的景點:


國慶假期晉中紅色之旅——榆社縣(四)


1、榆社縣化石博物館革命文物廳豐富的抗戰史料,深入挖掘和發揮榆社縣民族紅色文化優勢,積極創建了革命老區民族紅色文化傳承基地。2018年11月2日,被首批晉中市創建民族團結進步“三個基地”命名為“晉中市民族紅色文化傳承基地”。


國慶假期晉中紅色之旅——榆社縣(四)


2、縣烈士陵園:為紀念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為國捐軀的革命先烈,縣委、政府於1946年在縣城建烈士碑亭,後經幾次搬遷,2008年在距離縣城東南5華里的板坡村新建規模宏大的烈士陵園,佔地125畝。園內共安葬了在戰爭中為國捐軀的1025名烈士和500多位抗日英烈。


國慶假期晉中紅色之旅——榆社縣(四)


馬定夫紀念碑

國慶假期晉中紅色之旅——榆社縣(四)


馬定夫故居

3、馬定夫故居:位於箕城鎮東匯村,馬定夫生前曾任榆社縣游擊隊第三大隊隊長兼指導員。1943年7月22日,太谷縣六區區政府為答謝三十團,慶祝保衛夏收的勝利,在該縣楓子嶺召開軍民聯歡晚會。此時,盤踞在黃掛據點的200多名敵軍根據叛徒告密,偷偷向南山一帶襲來。次日4時許,敵人逼近楓子嶺,佔據了東南面的山頭,依山設了3道防線。哨兵報告東山上發現敵人後,馬定夫立刻命令部隊準備戰鬥,並派人通知區幹部和當地群眾迅速轉移。經過3個多小時的激戰,我軍佔領了山頭。在部隊的掩護下,1000多名群眾安全轉移了,但馬定夫不幸腹部中彈,壯烈犧牲,年僅28歲。抗戰勝利後,當年出賣馬定夫等人的兩名漢奸,經人民公審,雙雙被槍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