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自建房為啥少見“四合院”樣式院落?不再適合!發展中的淘汰

農村自建房為啥少見“四合院”樣式院落?不再適合!發展中的淘汰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對於哪種四合院形式的院落一定並不陌生。記得黑嫂小時候自己家裡也是這樣的,而且村裡有不少這樣的院子,院子裡一大家子人,每到吃飯時就非常的熱鬧。而經常在農村居住的人應該都見過這樣,熟悉這樣的院落。

樣式主要有主房、廂房和門樓,有的甚至在南邊會有雜物間,放一些農具什麼的。佈局就是主房坐北朝南,這是一家之主住的,比如父母。東西有廂房,一般東廂房是家裡老大住的,當然弟兄多了後,這樣的限制會放鬆,也會住老大和老二。有的是直接在南邊開大門,有的則是在南邊有雜物間,大門進去有影壁牆。

這個就是以前農村四合院的樣子,注意我們這裡說的是樣子,因為這個稱為四合院是不對的。真正的四合院還有很多建築,比如有的會有門房,我們在這裡不去糾結真正的四合院樣式,就說一下曾經存在於農村,並且非常多的小院落為什麼會減少,這樣形制的農村建築為什麼會漸漸消失。

這裡面有時代的原因,也有人們居住習慣的改變。

農村自建房為啥少見“四合院”樣式院落?不再適合!發展中的淘汰

一、以前的大家庭

很多人想不明白,以前的院子樣式其實非常漂亮,既然漂亮,為什麼會漸漸消失呢?現在還蓋成那樣不行嗎?為什麼人們很少蓋四合院形式的小院落了呢?我們要都知道,這裡面的原因是多樣的,首先咱們說以前的居住習慣。以前的農村人可以說成是非常有集體意識,比如一個院子裡基本上住著一大家子人,常常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這裡麵包括父母、弟兄和各自的媳婦孩子。而且那個時候農村弟兄也多,比如一家有兩個或者三個兒子,但那個時候又不太講究分家,這樣都住在一起,擠在一個院落裡,非常熱鬧,但也有不方便的時候。

農村自建房為啥少見“四合院”樣式院落?不再適合!發展中的淘汰

這麼多的人住在一起就各自需要屋子,不結婚還好,弟兄們可以住在一間屋子裡。可是一旦結婚了,那麼至少要一家住一間屋子吧?在這種情況下,就產生了這樣的院落,蓋房子時並不是另外尋找宅基地蓋,而是在自己家院子裡蓋,逐漸形成了四合院樣式。這種一般都是父母住在堂屋正房裡,弟兄們住在東西廂房裡。

這樣的大家庭在以前的農村很常見,雖然院子的佈局都差不多,但蓋得也有分別和講究,比如如果是富裕的人家就會蓋得氣派一些,而不富裕的就相對簡單一些,可不管是氣派還是簡單,大家都是差不多的一個樣子佈局,主要是為了方便一個大家庭居住。

農村自建房為啥少見“四合院”樣式院落?不再適合!發展中的淘汰

二、現在的家庭

說現在的家庭,其實也是在說時代的變化。發展到了現在,別說弟兄都住在一個院子裡了,有時候就連父母也不會跟自己住在一起,結婚後就會自己另蓋院落去單獨居住,這樣矛盾可以少一些,同時大家也相對方便一些。有些人看到分家就會說是這家的孩子不孝順啥的,其實這是片面的,有些父母並不樂意跟孩子住在一起,他們嫌棄不方便,另外這樣可以少不少閒氣。

所以,現在等於是說一個家庭住著一個院子,而這個家庭裡只有自己老婆孩子。在這種情況下,根本沒必要去建成四合院的樣子。建了也沒有人住,不如向上蓋得氣派一些,這也是現在流行的。現在人都向高處發展,就是我蓋好幾層,而不是我只蓋一層在院裡四個方位都蓋成房子。

在時代發展的前提下,人們建別墅樣式的房子成了潮流,哪種一層的四合院形式也就漸漸退出了舞臺。

農村自建房為啥少見“四合院”樣式院落?不再適合!發展中的淘汰

寫在最後:當然了,現在也有人建成四合院形式的,這需要不少的投資,也需要一塊很大的地方,不是什麼人都能蓋得起來的。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想蓋成這樣的院落都需要自己有一定的經濟實力,那種真正講究的四合院普通人真蓋不起。而且蓋起後要幹什麼用呢?只是為了看著好看嗎?還是為了顯擺?這些都得想好。總的來說,個人單獨蓋這樣院落的,要麼是為了玩,要麼是為了商業,純住人,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去搞這樣的佈局了。

這看似簡單的轉變,其實有著人們居住習慣和時代發展的因素在裡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