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準來了,房地產是不是又要漲起來了?

行走在濟南


9月6日,央行重磅宣佈將於9月16日起開啟全面降準+定向降準的組合模式,這是年內的第三次降準,也是近年來降準力度最大的一次,直接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其中包括全面降準釋放8000億元+定向降準釋放1000億元)。

就在央行宣佈9月降準之後,很多人再次將目光投注在房地產市場,這確實是正常的,因為過去的歷次降準之後,都確實是利好樓市和股市等。比如說,降準之後進而影響房貸利率,原因就在於銀行可貸資金增多,對於首套房購房者來說,這是十分利好消息。但對於二套房購房者來說,房貸利率早已確定,無法從中獲益。


房地產是一個金融屬性極強的市場

由於,房地產是一個金融屬性極強的市場,過去的20年,作為中國經濟支柱產業,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經濟的蓄水池,吸納了最龐大的和最廉價的資金。但隨著調控力度的加大,在“房住不炒”的形勢下,金融監管部門早就開始對樓市實施定向貨幣緊縮,進一步收緊了房地產市場的融資環境。與此同時,監管層也加大了對違規向房企“輸血”的懲罰力度。

顯然,這種情況下,無論是什麼樣的貨幣政策工具都不可能直接傳導至房地產,那麼,面對已經被“隔離”的樓市融資會受到此次央行降準的多大影響呢?


一、房地產業容易受貨幣政策性影響是不爭的事實。從歷次降準等貨幣政策調整來看,基本都會對房地產業形成積極影響,尤其是在當前房企等供需兩端融資渠道被打壓的情況下,有助於降低市場的悲觀情緒。比如,對銀行房貸額度、市場預期、房價堅挺等方面帶來直接的影響。

二、此次央行降準之後,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很可能會給那些藉機炒房者提供了重新炒作的可能。比如說各類中介和代理機構通過虛假營銷和宣傳來慫恿購房者簽約。

三、受央行貨幣政策的調整,降準之後銀行的房貸積極性增加,這必定會對房地產市場後續的交易較好的支撐作用。從而帶動市場交易上升和行情更加活躍。


總體來看,可能會很難避免部分資金流向房地產,最起碼從銀行這方面來說,房貸業務依舊是優質信貸資產,但我認為面對金融監管部門的打壓之下,不可能明目張膽地大規模地流入房地產。因此,最終的影響是有限的,房企目前來看想要回籠資金加大流動性,主要還得看銷售情況。


東震木


作為一名售房專員,給大家說一下,房地產帶動著經濟的發展,

隨著人口的增加,房子的需求量還是比較多的,如果房市掉價了,從每平方30000元 掉到10000元,那麼經濟絕對會下滑,

掉價只是每平方掉個100-500元,都說的房子掉價了,那麼實質的掉了多少呢?還不是掉了幾百元每平方,

對於新疆來說,大量棚戶區改造項目,地價上漲,開發商買地從80萬每畝,上漲到450萬每畝,個個費用成本都提高了,房價自然要上漲。在加上經濟帶動,漲的還是比較明顯的


昌吉住宅出售王鵬朝


我覺得是邏輯搞反了。降準了,說明房地產更難漲了。

01

很多人以為,既然降準了,就釋放了資金,既然資金多了,房地產就應該漲。

其實這是把因果關係弄反了,把邏輯弄反了。

正是因為市場缺資金,所以才降準。既然市場缺資金,房地產就不容易漲,甚至有跌的風險。

先不用急著反駁我,看一看過去的歷史經驗。

直到2011年,中國都一直在增加準備金率,但是在那之前房地產一直都在漲。既然增加準備金率,房地產會漲。為什麼降低準備金率,房地產又會漲了?

02

把以前存款準備金率上調的過程反過來看,你會對未來更明白。

我們的存款準備金率,最高達到21.5%。換句話說,存在銀行的錢,有超過20%,是不能動用的。

我們來看一下在那之前發生了什麼?

進入了千禧年之後,尤其是加入了WTO,中國的貿易順差越來越大,簡單的說,我們把東西賣給外國人,收了外匯,遠大於我們向外國人購買東西使用外匯,所以企業手上有大量的外匯,需要換成人民幣,也就是結匯。

也正是因為有大量的人民幣需求,在這個過程當中,人民幣不斷升值。

越來越大的結匯要求,導致央行不斷的增發貨幣,為了避免增發的貨幣,導致太高的通貨膨脹,所以要提高準備金率,把錢鎖定下來。

而沒有被準備金率鎖定的錢,有意或無意的讓他流入了樓市,造成樓市的大牛市。

那一段時間發生過的事情,在現在慢慢的反過來了。順差大幅度減少,結匯也在減少,人民幣持續貶值,央行降準釋放鎖定的資金。

樓價會怎麼樣,你說呢?

“財說得明白”,這裡用簡單的語言,把理財的東西說得清楚明白。已經發表的文章,包括房產,基金,銀行理財,黃金等,有些熱文已經收錄在菜單裡,請你關注,在後臺查看菜單。


財說得明白


想多了!!!時

首先一點,之前國家制定的LPR新政其實就是為了打壓炒房,抑制房價漲幅過快,過大的一個趨勢。

10月8日以後,“基準利率”這四個字以後不會出現了,將用LPR代替。10月8日以後的首套房貸利率不得低於LPR利率(按8月20日5年期以上LPR為4.85%)!

未來首套房利率=近一個月LPR利率+本城要求點數(大於等於0)+個人信用決定點數(大於等於0) (ps增加點數合同期不變,但LPR利率可在合同裡協商約定以一年期起至合同期為期限調整)

二套房利率=近一個月LPR利率+本城要求點數(大於等於0)+個人信用決定點數(大於等於0)+0.6%!

也就是說,未來的房貸其實是由LPR,由個人的信用點數,以及各個城市的要求點數共同決定的。如果遇到了房價漲幅過大,炒作勢頭很旺的情況,國家就可以通過調控點數,增加炒房者的壓力。

甚至對於個人來說,如果你的徵信非常差,手裡有著許多房產還要繼續買房炒作,那麼就會大幅提高你的貸款,增加你的購房壓力,讓你放棄炒作的念頭!

而此次的降準,其實更加利好實體經濟!

9月6日下午,降準消息落地,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在此之外,再額外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於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

此次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既然前面已經提到了,房地產受到了國家的政策調控,那麼自然是不允許資金更多地進入。所以,這一次的降準其實更多的是為了刺激實體經濟,甚至短期利好金融市場。

這次整個釋放資金量大概9000億,應該是四年來首次既普降又定向,9000億可以拆分成普降8000億的資金面,和特別針對省域範圍內城市商業銀行的1000億,這些資金能不能真正落下去、沉下去,輸血輸到實處,是大家最關心的。

所以,明白了國家這幾次的“大舉動”,其實就明白了未來房地產是否還有炒作空間!!

可以說,住房不炒是未來長期的調控任務,如果有人想要以身試險,估計最後的結果就是活活套牢,甚至虧損出局。

而未來的實體經濟和金融領域,才是重中之重,也是此次降準所希望達到的效果!否則降準所帶來的活水和寬鬆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財經背後的真正邏輯。

琅琊榜首張大仙


2019年9月16日之後,央行將正式降準,本次採用的是全面降準加定向降準,累計向市場釋放9000億的資金。

那降準之後對樓市會有什麼影響呢?房價會不會上漲呢?可能很多朋友會說,本次央行降準主要是為了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因此對房價來說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我認為本次降準或多或少的都會對房價產生一定的影響,局部地區的房價有很大的概率會出現上漲,但總體來說對樓市的影響有限。

雖然本次降準釋放的資金主要用於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但大家都知道當前實體經濟的環境並不太好,除了毛衣戰之外,國內的一些中小企業環境也不太好,在這種背景下,大家投資實體經濟的積極性可能沒有那麼高,那麼釋放的資金很有可能在實體經濟一輪遊之後,就開始慢慢流入樓市和股市當中,這種事情不管大家承不承認,現實當中確實會發生的。

因為按照目前樓市的發展趨勢來看,投資房產仍然是比較可觀的一種投資方式,雖然最近兩年大家一直在說我國的房子空置率已經很高,房價有泡沫,房價準備下跌了,但從統計的數據結果來看,很多城市的房價仍然持續在不斷的上漲。

比如下圖是2019年8月份我國70個主要城市新建商品房的價格指數。



從這個統計結果來看,在全國70個主要城市當中,新建商品房的價格基本上都是上漲的,個別城市同比上漲甚至達到20%以上 。

而跟房價的表現相比,目前實體經濟的表現並不太樂觀,很多企業利潤率很低甚至出現虧損,所以我們看到很多企業即便有錢也不會投資到產能擴大上面,而是會選擇投資房地產,比如目前A股至少有一半的公司是持有投資性房產的,個別上市公司持有的投資性房產價值甚至達到上百億。



所以雖然本次降準釋放大量的資金,但不排除這些資金在進入實體經濟之後,又會迴流到房地產當中。

除此之外,隨著資金的寬鬆,銀行的房貸利率有可能會進一步下降,至少不會上浮太高的利率,這樣大家的購房成本就會降低,一旦購房成本下降,那麼購房人群肯定會相應的增加,如果樓市需求回暖,不排除局部地區的房價有可能會上漲。



當然房價想要像過去幾年那樣迅猛發展也不太可能,一方面是目前的房地產市場已經逐漸飽和,很多城市的房子確實存在較大的空置率,投資房產的潛在風險是比較大的,雖然短期之內房價有可能會小幅上漲,但從長期來看,大量投資房產潛在的風險是比較大的,所以市場也不可能一下子出現大量的需求,因此房價也不可能出現太大幅度的上漲。


貸款教授


總是從大的方向去講這9000億的作用,其實從本體小方面來看,房子還是當今年輕人的首要基礎,對於平民來說9000億對於你的生活作用大不大,在我看來看不出來,杯水車薪屁用沒一點,這錢怎麼來的,洗刷廠出來的,這錢流入市場,市場上錢就多了?9000億有多少流轉最後又到了央行的手裡銷燬呢,如果說9000億進市場,央行能收回9萬億,那麼中國真的就是轉型成功了,人民真的富裕了,如果央行就收了900億,那麼,完蛋了,人民幣就是越南盾了。中國的經濟體系不是市場經濟,別拿學的西方經濟學來推測,沒用。作為老百姓,這錢帶來的影響就是,以前掙3000現在變成了3100,但是你吃飯從以前的10塊變成了15,這錢的作用就是繼續壓榨勞動力,但是是溫水煮青蛙,讓你覺得自己賺了,但是實際上你虧得就剩個褲衩了。看著吧,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想要解決這些改革開放一來出現的疑難雜症,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一個,戰爭,只有戰爭才能洗牌,這就是美國為啥總是打仗的原因,體格大了蝨子也多,怎麼消滅寄生蟲,不是靠一個個的找到打死,而是讓你自身讓寄生蟲感到頭疼不想去咬你。戰爭就是揮霍錢,把爛錢往戰場上一扔,市場就穩定了,沒了多餘的爛錢,大家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人們就有了掙錢的動力。現在的中國就是爛錢太多,血汗錢越來越多的轉化為爛錢,國家想靠大眾吃爛錢,國家也不怕百姓吃的多了全部領了盒飯。現在整個社會都在求穩,坐的住?說到底還是沒有底蘊,現在的中國就像是一個暴發戶,眼高手低,舉止囂張跋扈,殊不知在歐美髮達國家的眼裡,就是個土包子。中國的底蘊被歐美清朝給分瓜了,想要要回來,臥薪嚐膽的路還很長,但是卻在發達國家的假意施捨中自己先裝上了,我就想問我們有什麼資本去值得驕傲,是我們把飛機飛上了天,還是把汽車開上路,整個這個吹一波,做個那個吹一輩子,我們真的有自己的握在手裡的真材實料嗎?我實話我國的工業體系到現在能停留在上個世紀80年代,這幾十年走來,我們真的啥都沒幹,舉個例子:上個世紀汽車就能跑,現在汽車還是再跑,但是有區別嗎?上個世紀我們自己造車,現在我們組裝車,什麼時候我們讓車領先於世界能飛了,那才是我們真的站起來了。現在的人都在飄,從上到下都在飄,我在想我們這種狀態下真的腳著地了會不會把我們摔死。不說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反正我是農村人,再大的浪來了,也不會拍死我,因為我在海底,沒有逐浪而行見過太陽,但是也不會浪潮洶湧讓我吃一嘴淤泥。我的明天會比今天好,但是不明顯,卻也是真實的存在。


我愛羅吃菠菜


最近,央行動作頻頻,先通過LPR機制限定住了貸款利率水平,緊跟著發佈2019年第16號公告對房貸利率進行了嚴格調控,然後才決定實施全面降準和定向降準,向市場釋放流動性。


央行這一套組合拳下來,既限制了房地產市場貸款規模增量不擴張、房貸利率水平不降低,又增加了市場流動性,還有望提高寬貨幣向寬信用的傳導效率、實質性降低資金成本,緩解實體經濟尤其是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這正如央行在宣佈降準決定時說得那樣——

中國人民銀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調控,兼顧內外平衡,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9月6日,央行決定自第2018年以來的第7次降準。此次降準實施後,將釋放長期資金9000億元。如果我們細數2018年以來的降準,累計釋放資金已經超過4萬億元。考慮貨幣乘數效應,經過商業銀行的房貸理論上可以創造超過30萬億的信用貨幣。

央行放水,市場上錢多了,如果不加以限制增量資金大部分進入房地產行業,肯定會繼續推高地價和房價,導致房產泡沫進一步加劇。

但是,國家對於房地產行業的調控,自“房住不炒”定位提出以來就再也未放鬆過。不僅不放鬆,而且還層層加碼,現在的要求是“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和“落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關鍵一點,還要建立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這個意思很明確,較長時期內不會再把房地產作為刺激經濟發展的手段,更不會放鬆調控力度,最終的取向是引導房子迴歸居住屬性。

此次央行降準之前,先公告了關於房貸的調控要求,提前堵住了增量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的通道。換句話說,央行放水不會搞大水漫灌,更不可能讓房地產業雨露均霑。

增量資金無法進入房地產,而且國家還在各種措施限制房地產的資金供給。在此前房貸利率持續走低了6個月之後,從6月份開始止跌回升,根據目前公開的信息可以預見未來會延續上漲走勢。

現在“高房價”已經成為人人喊打的痼疾,“房住不炒”已然成為全民共識。對於個人房貸,不僅有規模與額度的限制,而且有房貸利率管控的底限要求,由此可以預判房價還會繼續縮量盤整下去,長期下跌的可能性遠大於上漲的概率。

因此,再喊房價漲起來的,還是洗洗睡吧。


顏開局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對這個問題長期關注,也有自己的獨到的看法,現在說出來分享給大家,不當之處,請批評!

我覺得央行此次降準對房地產不會帶來多大利好,也不會推動房價的上漲,所以大家擔心房價會因降準而上漲完全 沒有必要。

一則,此次全面降準釋放資金8000億元,定向降準釋放資金1000億元,總計釋放資金9000億元,這點資金相對房地產幾十萬億元總量來說,顯得太微不足道了,即便全部投放到房地產領域,也不會產生多大的泡泡。

二則,此次降準釋放資金有明確的指向,此次降準釋放資金約9000億元,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資金來源,還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每年約150億元,通過銀行傳導可以降低貸款實際利率。定向降準是完善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的“三檔兩優”政策框架的重要舉措,有利於促進服務基層的城市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這些都有利於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而並不是支持房地產發展。

三則,中央政府今年房地產調控從嚴趨勢沒有改變,抑制房價上漲的決心沒有動搖,如果房價上漲,各級政府也不好意思向人民群眾有所交待。

可見,央行降準並不利好房地產,房價也不會出現大幅上漲。


開偉觀察


週末迎重磅消息,央行自9月16日全面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在此之外,額骨外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於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

降準力度比較大,共釋放9000億的長期資金。過去每次降息降準都帶來樓市的火爆,此次降準,自然是全面民關。央媽開閘放水,房價是不是又要漲起來了?

這種想法只能說是:想多了!

此次降準是為了支持實體經濟,今年以來,宏觀經濟不斷下行,壓力較大。雖然說CPI指標在7月份升至2.8%,很多人都在擔心通脹,但實際上PPI是下行的,通脹主要是由豬肉供需關係失衡帶來的結構性通賬,通過調整供需關係就可以,因而現在放水,並不會繼續大幅推高通脹,而是為了更好的支持實體經濟。

通過降準,可以釋放出9000億的資金,同時降低銀行每年約150億的成本,在可貸資金釋放疊加銀行端成本下降,必然會降低未來的實際貸款利率,我估計下個月LPR報價還會再下行5個基點至4.8%,前期的LPR改革,加上現在的降準,實際上就促成了變相的“降息”。

當然,利率下行的話,房地產企業的融資本成也會有所下降,但就並會再次推高房價,因為在房貸利率這一塊已經鎖死了,未來房貸利率必須在LPR報價利率基礎上加點形成,即便LPR報價利率小幅下行,加點後的房貸利率也不一定會下行,而過去放水後銀行房貸利率打折則已經看不到。

所以此次降準,對房地產企來說確實是利好,特別是當前面臨資金鍊困難的房企,可以緩口氣,但從房貸端來看並不會有大的調整,“住房不炒”依然是主基點,期望未來通過降準降息重新大幅推高房價的炒房客們,趁早歇歇吧。


財經宋建文


以前,降準—>貨幣供應量增加—>房地產—>房價大漲;現在,降準—>貨幣供應量增加—>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老闆有錢了,員工工資上漲了,去買房吧—>房價漲。

1.房產也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水泥鋼鐵等建築材料,家電,廚具等等,哪個不是實體經濟?

2.經濟向好,大家有錢賺,去買房子,還是會漲,這是經濟運轉的正常狀態。

3.房住不炒≠房價不漲。房住不炒應該是指不能讓貨幣在房地產裡空轉。

4.從今年被約談的城市來看,注意觀察:什麼時候會被約談,約談之後出臺了什麼政策。據我的觀察,房價可以漲,但年增幅不可以超過5%(統計數據),這是紅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