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財才能達到8%-12%左右收益?


目前從所有的理財產品來看,如果不要承擔風險最高可以獲得的收益率為5.5%左右,如果想要獲得6%以上的收益就要承擔風險,所以沒有任何產品可以安全的獲得8%到12%的收益率,如果有人對你說無任何風險可以獲得就不要搭理他了,一定是騙子。在承擔風險的情況下有不少產品可以達到這個收益水平,下面我們看看吧。

第一,P2P產品。隨著P2P產品轟轟烈烈的大戰逐漸落下帷幕,6000多家公司現在僅剩下700多家,並且隨著國家監管趨嚴這個數字還會逐漸減少。目前主流的理財平臺,一年期的P2P產品可以達到8%到10%的收益率。如果選擇這類產品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就是選擇頭部平臺,雖然也出過問題但畢竟比其他的靠譜了不少。

第二,股票投資。股票大家聽到的多真正懂的人少,不少人聽信所謂內部消息被割韭菜,買股票最重要的就是看準一個優質股然後相對長時間持有,趕上一個漲停就可以獲得10%的收益率,當然如果趕上一個跌停本金也會虧10%。

第三,基金。基金產品目前其實挺火爆的,得益於各大理財平臺的推薦,很多人可能都已經有了人生中第一個基金產品。比如支付寶每次贈送5到10元的紅包,1000元起投,可能是很多人的處女投基金產品。裡如果購買基金產品我建議選擇指數基金,比如我自己購買的銀行指數產品,目前持有時間為兩個月左右,收益率4%,而歷史近一年收益率15%。

以上就我自己的經驗介紹了三種產品,具體需要量力而行,畢竟掙錢不易。


談財論道


怎樣理財才能達到8%-12%左右收益?

年化8-12%的收益,現實中有,但也是有風險的收益。下面列舉這類型的收益產品

一、投資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是較穩妥的能達到年化10%左右收益的理財方式,操作也簡單。

關鍵是要有較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做到:

1. 長期定投,把錢至少分式3-5年左右的時間買入,不能1次性把錢全買進去,很容易套在高點。分散在每個節點進入,分散平均成本。這樣做好持有本5-10年的準備。

2. 多指數分散投資,國內的上證50,中證500;國外指數也買點。

3. 賣出時,分批分節點出手,按網上各大指數的估值信息。低估的時候按照低估的程度決定投資多少,越低估,買的越多,正常估值的時候持有,高估的時候分批賣出。


二、民間借貸

自有資金民間借貸一般在年化24%內的是受法律保護的,也是法院支持的。這個在借時要作好抵押借款手續,期限6-12月最好,借貸期限不宜過長。

三、股票

這個要有專業操作水平,一個漲停板就是10%。一年之中抓住幾個紅板,就實現了上述收益率。

四、P2P

目前全國所有P2P都在清退中,基本上也沒什麼人投了。看明年上半年清退完後,還有沒有國家確定下來的幾家平臺能發標,到時再可以看看。一般P2P一年的年化收益有7-10%左右。


大家有什麼不同看法,請下方留言討論。關注“虎子財經”,學習財經知識!


虎子財經


如果是長期不會用到的錢,投資指數基金是最穩妥的可以達到年化10%左右收益的理財方式,操作也簡單。

但是需要做到:

1. 長期定投,把錢至少分兩年左右的時間買入,千萬不能一次把錢全買進去,很容易套在高點。做好持有10年的準備。

2. 分散投資,買多個指數,而不是隻買一個,同時買國內外指數,而不是隻買國內的。

3. 按指數估值選擇定期不定額的投資方式,指數買的都是股票,按照股票的估值方法可以大概推算出其估值,網上也可以找到各大指數的估值信息。低估的時候按照低估的程度決定投資多少,越低估,買的越多,正常估值的時候持有,高估的時候分批賣出。

4. 在股市不好的年份裡,看到賬面上有高達30%的虧損,也不能慌,心理素質要好。反而應該是跌的越多,買的越多。

5. 看到賬面上賺錢了,也不要著急賣,按照估值定期分批賣出,這樣才不會錯過大牛市。從國內外股市的歷史上看,幾乎沒有10年還碰不到一次牛市的情況。

6. 總的來說,你要像機器一樣,儘量不參雜個人的感情,按照既定的規則,嚴格執行計劃。

最後推薦幾本書:

《指數基金定投指南》,雪球上的銀行螺絲釘寫的,通俗易懂,是我投資的啟蒙書。

《漫步華爾街》,讓我明白了投資和投機的分別,也知道了通過基本面、消息、走勢等選股靠的其實不是技術和見識,而是運氣,用數據說明90%多的專業投資人管理的基金在長期是跑不贏指數的。

《聰明的投資者》,價值投資理論的經典書籍,雖然有點枯燥,內容也有點老,但是仍然值得一讀。

《思考,快與慢》,作為心裡學家的作者憑藉這套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可見其對經濟學的影響之大。這本書告訴了我們人類是多麼的不理性,多麼的容易被情緒影響而做出明顯錯誤的決策,就算是公認的最理性的一批人也不例外,因為這是我們為適應環境而進化出的大腦構造和運作方式決定的。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受過專業訓練的投資人士,大多跑不贏指數。


呵呵x10


8%~12%的收益,的確能達到,不過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如果想穩定獲利,還是有點的!當然資金體量越大(超過100萬元),這種風險相對而言會小很多!

小資金可選擇的投資方案

對於100萬以內的資金來說,6%是一個收益分水嶺,低於此標準,一般來說,風險都比較小!比如,銀行大額存單、定期理財、結構性存款等,出現本金虧損的可能性極低!

而一旦收益要達到8%以上,那麼可選擇的產品範圍要狹窄很多,且收益越高、風險就越大!

  1. P2P理財。目前存留的、一些規模較大的平臺,P2P產品預期年化收益能有7%~10%。雖說,經歷了2~3年的洗牌,P2P行業的風險已經下降很多,但購買之前還是得謹慎一點才行!

  2. 民間借貸(過橋資金)。這個自然不必多說,借貸利率只要不超過24%都是可行的!不過,借貸風險有多大、是否能按時拿回本金,這就不好說了!

  3. 股票、基金、期貨等高風險投資產品,預期年化收益可達到﹣30%~﹢30%之間,收益波動較大,且本金隨時都有可能面臨虧損!非專業人士,還是少參與為妙!


  4. 另外,還有一種“討巧”的方式,就是定投某幾隻指數型基金產品,持有時間至少也得3年以上,每週定投一次!預期平均年化收益,也很有可能達到10%以上的!

資金量達到100萬元,可參與高收益的理財產品

如果資金體量超過100萬元,可購買信託、私募基金等高門檻、高收益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可在8%~10%之間,甚至更高!

比如,某地方AAA級政府平臺融資,有擔保(國有獨資)、有土地抵押、還支持半年付息,項目風險可控!100萬起投,稅後年化收益8.8%,完全能達到要求!

總之,年化收益8%~12%,的確是可以實現的,不過會有一定的風險,尤其是對於小資金來說!因此,如果資金比較小,建議優先選擇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畢竟確保資金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如果我說有,不知道你敢不敢把錢拿出來。你敢把錢拿出來,不知道有沒有做好血本無歸的準備。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陸家嘴金融論壇上發表演講稱: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 超過8%很危險, 超過10%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準備。


一般的理財很難達到8%以上的收益,市面上少有,銀行也少有。我所瞭解到的,如果哪家銀行說能達到這樣的收益,只有三種情況:

  1. 飛單。工作人員沒有經受住誘惑向你推薦的不是自主發行或是經過內部機構審慎討論後代銷的理財,而是自己的通過某種渠道瞭解到的理財。且不說盡調,也許這個理財的來龍去脈,他自己都不清楚。這種產品何止是沒有保障,基本上就是衝著投資者本金來的。
  2. 基金、貴金屬。這種產品的特點就是淨值或者說價格有較為明顯的波動。你這個月的漲幅能高達20%以上,也許下個月就可能跌回原形。只要你不贖回,永遠不能說自己是否賺錢,賺了多少。
  3. 信託。早些年信託能達到8%,甚至10%以上的收益,口碑也不錯,很少有違約。現在隨著資管新規出臺,房地產不景氣,市場違約情況增多,一方面信託的利率在降低,另一方面違約情況也屢被曝光。它的風險也上升到了比較高的水平。

以上三種產品都是不能保證本金的,哪怕從歷史數據看,也很少能兌付足額本金。本金都不能大概率保障,談收益就是在建空中樓閣。


市面上倒也有獲得8%以上收益的方式,只是那不能算作理財,只能算作投資。

開個煎餅攤,投資萬把塊,找個還不錯的位置,月淨利潤沒有一萬也有五千,一年也能掙個六萬塊。假設僱一個人發五萬工資,一年掙個一萬塊錢,不操心的情況下,收益也能達到100%。

報個ps培訓班,投資自己萬把塊,學成之後,每天去兼職幫人p圖,一年掙個一千塊錢,收益就有10%了。

總結:

以上其實是在偷換題主概念,我想表達的是,6%以內的收益可以通過理財獲得,想要獲得8%甚至更高的收益,建議還是踏踏實實靠自己的雙手來獲得。

如果你覺得我說的有道理,歡迎關注我:銀行研究僧。


銀行研究僧


你好,作為一名財經領域的原創作者,在這裡我簡單的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

8-12%這樣的年收益還是很常見的,下面為你一一列舉區間型收益的產品:銀行的存款產品基本控制在2-3%這樣,推出的一些理財產品大部分都是在4%,最高也就在5%左右。如果想要8%那就得選擇一些大型公司的產品比如平安的陸金所的P2P,這些就是8%左右。越是往上的收益,風險也隨之而增加,比如基金,股票,期貨,外匯,貴金屬等等,當然你想一年翻倍那就有點難,畢竟你不是專業操盤手,穩健型的年收益在10%左右還是有機會的。10%相對於股票來說那就是一個漲停板的說法,只是想抓住大部分人還是看運氣。

這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幫到你,如果有需要可以私信給我,謝謝。



大戶s913448


當下能夠達到8%-12%左右收益的投資品種應該來說是非常少的,以銀行定期存款來說,5年期以上的能夠達到4%以上都非常罕見,大額存單達到5%也不多見,國債的年化收益也維持在4%左右,債券基金除非遇到債券市場牛市,排名靠前的債券基金才能達到10%左右,但是整體上也偏少。從現實的角度來說,通過理財達到8%-12%是比較困難的。當然也並意味著完全沒有。

部分P2P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可能高達12%左右。(存在一定風險)

P2P一向都是以高收益來吸引投資者,有些平臺甚至給出15%-20%的收益率,只不過去年7月份連續爆雷後,導致投資P2P存在非常大的風險,不過暴雷的一些P2P都是一些綜合排名靠後的平臺,所以投資者投資P2P不能完全靠收益率,還需要看一些平臺的背景以及資金的投向,儘量選擇一些綜合排名靠前的平臺,同時儘量分散,也就是把錢分散投資在不同的P2P理財產品,這樣也可以在保證高收益的同時,最大程度的降低風險。

不斷的進行基金定投。(需要付出較高的時間成本)

基金定投非常適合很多理財小白的投資者,要知道基金定投的核心就在於熊市賺份額,牛市賺市值,通過每月固定買入一些基金份額,行情好直接可以獲取8%以上的投資收益,即便行情不好,持續殺跌也不用擔心,只要把時間拉昇,不斷投入攤低成本,只要後續行情有所反彈,就可以通過時間換空間來獲取高額的收益。

對於有經驗的投資者來說,還可以選擇一些處於相對低位的績優股,通過定投個股,把時間週期放長,也可以獲得8%-12%以上的收益率。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目前股市處於相對的低位,相對來說定投的時機還是不錯的,而且經歷了連續4年的熊市調整,距離牛市也越來越近,只要持續保持定投,後續獲得高額收益是大概率。

購買信託產品。 (存在100萬以上的高額門檻)

很多信託產品的收益率基本都可以保持在8%以上,只不過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信託存在非常高的門檻,一般的投資者買不了,而且按照信託新規,很多風險較高的信託產品投資100-300萬的投資者不得超過50人。所以對於大多數投資者而言,信託產品的高收益同他們無緣。


當然還有其它的獲取8%-12%的年化收益率方式,也希望大家留言評論。


侯哥財經


理財分兩種:個人理財交給基金公司來理財,好基金公司在牛市可以達到你這個收益,在熊市可能就要虧錢,若你做個人自己理財的話,你只要做到三點即可實現超過目標的收益:

一、你要選一個好的標的

選標的滿足這三個條件就OK了;

第一:企業要有錢

企業要有錢 怎麼判斷呢?那麼我們可以看一下,第一個,翻開它的年報看看,只要看一下,這個企業給員工的待遇如何?它發放的一個總的金額除以企業員工數,就可以知道這個企業員工平均工資水平然後再跟當地的平均工資水平做個比較一般的話,如果這是個好企業都比當地的平均水平高我舉個例子吧,貴州茅臺,貴州茅臺我給它算了一下,員工的年平均收入應該在32萬元就是員工年收入32萬,企業是不是有錢呀,沒錢能給員工年收入32萬元嗎?對吧!還有一個體現它是否有錢,就是這個企業不融資,還給股東每年都有分紅,這也能體現這個企業是否有錢。

第二:企業會賺錢

那麼選擇這個,怎麼去判斷這企業是否會賺錢的我就看標準第一個就是看企業毛利率;第二個就是淨資產收益率;毛利率達到80%以上,這個標準也要看,只是我喜歡選高的,有些競爭激烈行業的企業,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能取得很好收益的企業我也會選中,這就是毛利率,另外的一個就是淨資產收益率,淨資產收益率達到20%以上用這兩個指標取篩選一下A股市場的兩三千家企業,剩下的不會很多,剩下的我估計就是五十家,你就在這五十家裡面選就可以了這就是一個好的公司,然後你在根據好企業好行業,看這個企業必須未來十年,都能夠有很好的發展(前景)這就是好企業,我們不僅選擇優秀的企業我們還要選偉大的企業,偉大的企業我們看,不僅看現在,還要看過去,還要展望未來,這就是選標的的;

第三:企業會用錢

有些企業它賺了錢,把這些錢用在了非主營業務上,跟主營業務沒有關係,這樣的企業我是不會選的,一般我喜歡選把錢用在壯大自己實力的上面,比如增加研發能力,增強自己市場佔有率等一系列方面上;而不是用在非主營業務上比如建一個博物館呀,與主營業務不搭架無底洞的項目,打水漂的項目,這樣的企業我是不會去選它!


二、你要在一個比較適合的價格,買入好的標的

除了我們選了標的以後,還要選擇一個好的時機進行買入,選個時機買入的話其實還是有點那個的,不是說我在熊市買,我在牛市就不買不是這樣的,因為好股票在熊也會漲,比在牛市漲的更厲害;你看去看看A股幾個最牛的股票,看看熊市漲不漲,一定是漲的,所以你會問什麼時機買看好的股票;時機就看,市場比如不穩定的因素,什麼股災呀,這是時候去買,別人恐慌的時候,這個時候你要出動了;別人恐懼,你得貪婪呀,這個時候是你下手的最好時機。而不是熊市,熊市好股票不一定會跌的,照樣會漲;

三、你要長期持有好的標的

長期持有,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有多人就想打個短差,他想熊市買了牛市拋了做一個這樣的短差,我是從來不做的,以前可能經驗不足可能會做;我告訴你,你能過躲過熊市的下跌,你就會錯過牛市的上漲;這是我說的,所以說這個一定要長期持有;巴菲特有一句話“你不想持有一隻股票十年,就不要持有一天” 這是有道理的

總結一下:要到達比較高的年收益可以給專業評級比較高的理財公司打理,也可以個人理財,我將自己多年來價值投資的理解歸結成上面的文章,希望對你有一點價值!


太陽下的冒泡人


投資理財,首先要建立風險意識,明白收益與風險呈正比關係。通俗地講,“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要想獲得年化8~12%的收益,我想第一點就得做好虧損的心理準備。

第二點,要想達到一定水平的收益,尤其是年收益率超過8~12%,必須得有一定的資本基礎,以便進行風險收益特性不同的資產配置,分散投資風險。我個人的觀點,如果沒有個百八十萬的,恐怕想比較有把握地賺八到十二個點,是相對困難的一件事。

開篇先打個預防針,並設定一個門檻,下面我們來考慮如何投資理財。

第一,銀行存款類(現金管理類)

銀行存款類產品,安全性有存款保險保護,50萬元以內萬無一失。

收益率上,目前比較有競爭力的定期存款產品可以達到4~5.5%,現金管理類產品在3.5~4%左右。

此類產品既包括定期存款、大額存單,也包括結構性存款、智能存款、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等。

作為最基礎、最安全的資產配置,國債、金融債、政府債也可以配置,收益率區間為3.3~4.27%。

第二,網貸P2P

自2018年中期以來,雖然網貸經歷的巨大的波折,造成投資者重大損失,但是固定收益類投資品收益率能夠超過8%的,還就它是可以選著的標的。

行業中排名靠前、持續不斷盈利、運營相對穩健的網貸平臺,比如陸金服、拍拍貸、桔子理財、小贏理財、宜人財富等。其網貸產品有的還有賠標,或者加持了履約險、第三方擔保等,收益率區間大致在5~10%。

第三,基金定投

普通投資者參與股市的最好方式,莫過於定投寬基指數基金,比如滬深300、中證500等。目前上證指數在3000點附近波動,還不算是高點,開始定投也不是很差的時機。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一般定投週期3~7年可以經歷一輪熊牛行情,平均下來年收益率超過8%是比較保守的估計。

第四,高風險投資

依靠低風險投資品很難做到收益率超過10~12%。如果追求再高的收益率,肯定要冒更大的風險,比如炒幣。

下圖為BTC今年以來的周K線走勢圖。

幣幣從年初的不到4000美元,一路走來氣勢如虹,上漲到今天已是12000美元左右(曾衝高至接近14000美元),上漲幅度超過200%。

所以,如果膽子大的話,不妨拿出可投資資產的10%,嘗試一下心動的感覺,有可能獲得很好的收益,也有可能發生巨大虧損。如果個人承擔不起損失,小心臟也受不了這個刺激,那就千萬別參與,老老實實地按照前三種方式投資,也可以獲得不錯的收益。


顏開局


  收益率在8%以上的產品是存在的,但是不具備有穩定性。即可能達不到該收益,也可能遠高於該收益,一般為權益類理財產品,比如主要資產投向股票期權期貨等標的,收益率的波動性較大,不具備有預期性。

  而如果是債權類理財產品,比如低風險和中低風險理財產品,主要持有國債金融債企業債等債券標的,那麼收益率是不可能高達8%的,因為風險較大的企業債(指公開發行,非私募,下同)利率6%幾乎到頂,能達到7%的極少,何況是達到8%的前提下還要進行多樣化分散投資呢?

  因此,要想投資收益具有穩定性的理財產品(一般為低風險和中低風險理財產品),那麼不管什麼理財是不可能高達8%及以上的,也就別在收益率上鑽空子了。也因此,有了前財政部長樓繼偉“保證6%以上回報率的就別買,那是騙子”的說法。

  當然啦,如果是借貸產品,而不是資管類理財產品,那麼也是存在8%及以上利率的產品,比如P2P理財。但不要忽略其信用風險,借款人可能隨時還不起錢,平臺可能隨時卷錢跑路或破產倒閉。

  那麼借貸產品與資管類理財產品有什麼不同呢?其最大的不同是借貸產品投資標的單一,不具備有分散性,比如P2P理財產品信用取決於平臺和借款人;而資管類理財產品主要投資公開發行產品(公開市場),收益具有一定的公允性(市場收益率),與此同時進行多樣化分散式投資,可以有效的分散信用風險。

  即從總體風險而言,資管類理財產品風險要遠遠低於單一的借貸產品風險。

  因此,如果題文中的理財是指資管類理財,那麼要達到8%以上的收益率的理財產品便不具備有穩定性,比如投資股票基金,在某個時間段是可以達到8%以上的收益率,但在某個時候可能出現較為嚴重的虧損,不保證收益。而如果是投資具有穩定性收益的借貸產品,那麼幾乎只有P2P理財了。

  最後引用郭樹清先生在第十屆陸家嘴論壇的一段話加以總結:在打擊非法集資過程中,要努力通過多種方式讓人民群眾認識到,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