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麼類型的父母?做什麼樣的父母才真正“對症”於孩子發展?

著名的親子教育專家陳默老師曾在一個課程中將家長分為不同類型,大概有如下幾類:

1,保姆型

你是什麼類型的父母?做什麼樣的父母才真正“對症”於孩子發展?

這種類型的家長對孩子基本就是事無鉅細,無論什麼事都包辦,不讓孩子去煩心,也沒有考慮去鍛鍊孩子。

這種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自然是沒有多少生活體驗,缺乏主見,也因為缺少過程的鍛鍊而缺少過程中的成就感,把控感和自信心。或者有些孩子會浮躁不實際,喜歡吹牛,沒有責任感。

2,甩手型

你是什麼類型的父母?做什麼樣的父母才真正“對症”於孩子發展?

這種父母無論是因為確實心寬還是忙,放任孩子散養式發展。

父母甩手不管時間久了,最容易想到的危險就是孩子走偏而不能及時發現。事實上,就算孩子走偏被及時發現,面對家長的管教,孩子也不會有太大反應。因為之前孩子需要家長的時候,孩子都不在身邊;孩子覺得重視的事情,家長仍一如既往地表現得冷淡。這種距離感時間久了,父母又憑什麼身份去管教呢?斷錢斷糧?你敢嗎?

3,擔憂型

你是什麼類型的父母?做什麼樣的父母才真正“對症”於孩子發展?

這樣的父母總是擔心孩子會各種的變得不好,從而從言語上還是從管教上表現出對孩子甚至周圍環境的不信任。

這種父母當然多是沒有主見的父母,他們很難從生活的一些表面現象總結出自己覺得可信的規律。所以這種父母容易焦慮。關愛越深,焦慮就表現地越真切。面對這種父母,如果孩子自己有主見還好,可一旦孩子同樣沒有主見,那一般父母擔憂的事就會成真。因為在父母擔憂的情境中,孩子本可以做好、避免壞結果的,也因為心理的變化而產生了變數

4,比較型

你是什麼類型的父母?做什麼樣的父母才真正“對症”於孩子發展?

父母對孩子的相互比較,或者拿別的孩子跟自家孩子比較,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但如果這個家長總是對孩子發這些牢騷,而沒有一點鼓勵,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孩子躲著你走。誰會願意跟一個完全看不起自己的人相處呢?即使是真正的優秀,也是日積月累的進步換來的,而不是羨慕來的。

5,控制型

你是什麼類型的父母?做什麼樣的父母才真正“對症”於孩子發展?

這種家長,平時自然是強勢居多,自己認準的事情就絕對正確,且不喜歡別人聽不進自己的話,或做出打了折扣的回饋。一種很“火”的男性就多數來自這樣的家庭——媽寶男。依大盛來看,這種家長控制慾的根由,還是來自對外界充滿未知和變數的自衛反應,骨子裡還是缺乏自信的。在此就不展開討論。

6,指責型

你是什麼類型的父母?做什麼樣的父母才真正“對症”於孩子發展?

或者叫挑剔型,表現就是對孩子各種看不上,橫挑鼻子豎挑眼。跟擔憂型父母的不同之處在於,此種家長不是擔心結果,而是指責現在的情形和狀態。

陳默老師總結的是,這種父母多是因為其小時候沒有得到及時的肯定和褒獎。大盛以為,這種家長如此特徵,一方面是因為具有自以為超常的觀察力,另一方面則是缺少溝通並通過溝通來換位思考的能力。當然,這種情況下出來的孩子,對父母的排斥和抗拒是自然而然的,反抗而引發的無理由對抗也是大概率的隱患。

7,嘮叨型

你是什麼類型的父母?做什麼樣的父母才真正“對症”於孩子發展?

多數父母都容易給青春期的孩子特別嘮叨的印象,但這不是嘮叨型的父母。嘮叨型的父母是孩子從小到大一直嘮叨的。這種父母一般沒有很好的邏輯能力,思維不清楚,輕重緩急感差,所以零碎、重複又沒有重點的嘮叨便形成了。

不難想見,孩子面對這樣的信息不是特別重要的話語,在一段時間的接觸之後就會自動屏蔽了。也就是說,這種嘮叨,最終演化為一個人單方面的過癮,卻沒有實際的聽眾,更沒有實際的回饋。

以上家長類型講了這麼多,並不是說天下父母就只有這7種,也不是說避免了以上類型家長的問題就在親子問題上非常順利。

人無完人!如何能讓父母在看到並接受自己的不足之後,從根本上找到親子教育的不二法門,避免精力分散和走彎路,才是大盛的最終目的。

你是什麼類型的父母?做什麼樣的父母才真正“對症”於孩子發展?

無論父母與父母有多大不同,孩子卻基本都是相同的,至少最初狀態是相同的。他們都是從一片空白,然後根據父母和周圍環境給什麼,而變成相應的樣子。

你是什麼類型的父母?做什麼樣的父母才真正“對症”於孩子發展?

你是什麼類型的父母?做什麼樣的父母才真正“對症”於孩子發展?

而與孩子溝通方面,無非奉行一個原則——尊重他們小世界的成長

這包括兩方面,一是孩子都會形成自己的小世界,二是孩子一步步變得獨立是客觀規律。二者都需被尊重,而不是被管控。

你是什麼類型的父母?做什麼樣的父母才真正“對症”於孩子發展?

你是什麼類型的父母?做什麼樣的父母才真正“對症”於孩子發展?

在孩子兩三歲之後,隨著他們能通過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走路發現自己之前沒看到的地方,孩子便開始不依賴於父母而形成自己的小世界了。當然這裡說的“小世界”並不是脫離於客觀世界的存在,而是孩子自己所遇到的和所感受的(所遇到的和所感受到的並沒有孰輕孰重的區別,很多情況下,他們的感受要遠遠重要於實際遇到的,區別於客觀大世界而言的)。成人的經驗和知識對孩子來說很多都是不適用的,也就是說在他們的小世界是不適用的。

你是什麼類型的父母?做什麼樣的父母才真正“對症”於孩子發展?

你是什麼類型的父母?做什麼樣的父母才真正“對症”於孩子發展?

在開始階段,也就是孩子剛開始不用家長在旁照看也能自己跟小夥伴玩的時候,他們還能將大人的某些“臨行贈言”當金玉良言般不敢違抗,或者動不動就義正言辭的“我爸爸說……”,但隨著他們獨自經歷的實際事物的增多,家長的那些“箴言”在多次被懷疑之後,他們自己的想法就會越來越獨立。他們小世界也隨著其成長而逐漸擴大

當然,包括青春期(所謂的“第二反抗期”),抗爭的源頭其實是一樣的。

客觀情況就是這樣。面對這樣的客觀規律,家長該怎樣做出反應呢?

自然是順應規律,尊重現實。

家長應該為孩子能夠有獨立意識而高興,應該為孩子能夠在自己的小世界中變得越來越獨當一面而高興,畢竟,培養孩子的最終目的,不就是想把孩子鍛鍊和培養成能夠成熟獨立面對生活中各種問題的人嗎?所以,家長首先應該接受並尊重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在接受和尊重的基礎上,便不該再有輕視、藐視等心態。事實上,他們所關心的問題,就是大問題,而非我們覺得是大問題的才是大問題。

在此基礎上,孩子在感受不到你對於他想法的輕視和藐視的時候,如果能適當地對其想法和細節予以認同和肯定,他們便會大受鼓舞。這其實也是父母引導孩子最好的時機

你是什麼類型的父母?做什麼樣的父母才真正“對症”於孩子發展?

針對來自父母的純粹的命令,即使孩子最終驗證是正確的,孩子也不會覺得是自己的想法,而沒有成就感。通過溝通和旁敲側擊的形式,讓其覺得是自己的想法之後,孩子的體驗會更珍貴。

孩子的世界會越來越大,直到與真正客觀的世界接軌,而家長是否能做到因勢利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與孩子的親近程度和與孩子溝通的效果如何。

歡迎關注盛說新語,與大盛一起關注孩子成長中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