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为因,回报为果

美好的收获都是由先付出才得到的,你的付出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生活是公平的,上帝和佛祖也不会偏爱谁。你付出,你就有收获;付出心态,收获思想;付出思想,收获行动;付出行动,收获习惯;付出习惯,收获命运。

收获,是很美好的事,它也有的前提——付出

付出为因,回报为果

1、有投入才有回报

一位商人在森林中迷路了,此时他非常渴,这时他看到对面走来一位禅师,他着急的问禅师:“大师,我现在好渴,你知道哪里有水井吗?”

禅师回答说:“往东走十米,便可找到你要水,说完禅师继续向前走。”

商人听了后飞快的跑了过去,正如禅师所说,他看到一间破茅草房旁边,有一口枯井,商人高兴极了。

可是走进一看,商人就郁闷了,这明明是口枯井,怎么会有水呢?此时他喝的不行,正准备把身上唯一的一瓶水喝掉。

这时,刚刚遇见的禅师出现了,禅师说:“把你身上的现有的所有水都倒进去。”

商人诧异的说:“大师,这可是我唯一的一点水了,我还要走出森林,去到新的村庄,如果全部倒进去了,没有水,我会渴死的。”

还没等商人说完,禅师已经走了。这时商人坐在这里犹豫了半天,最终他把身上剩余的水都到了压水井里去,然后用力的压水,一会,果然清澈的水喷涌而出。

压水井是一种压力井,需要先将一部分水做引子,倒进井里才能压出水来。

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很多时候可能会像故事中的商人一样,一边想要拥有,但一边害怕失败,不敢投入。最终也难得到自己的想要的结果。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永远是投入在前面,回报在后面,就像我们做公交车是也是需要先付费才能到达目的,在生活中交朋友必须先付出真心才能交到真心朋友。

付出为因,回报为果

2、愿意付出,才会收获

一个年轻人,准备在他家所在的那条街上开一家商店,于是他跑向一个智者征求意見:“我想在我们那条街上开店赚钱,得先准备些什么呢?”

智者想了想说:“这条街商店已经不算少了,但门面房还有的是,你如果不想多赚钱,现在就可租两间门面,摆上货柜、进一些货物开张营业。

如果你想多赚钱的话,就先得准备为这条街上的街坊邻居们做些什么。”

年轻人不解地问:“可这些跟我开商店有什么关系呢?”智者笑笑說:“如果你想把自己的生意做得好,这一切都会对你有帮助,如果你不希望把生意做好,那么这一切也许对你沒有多大的作用。”

年轻人虽然半信半疑,但他还是像智者说的那样去一一做了,他不声不响地每天打扫街道,帮邮差送信,给几家老人挑水劈柴,谁遇到困难需要帮助,年轻人听说就去了。

不久,这条街上的人们都知道了这个年轻人。 半年后,年轻人的商店挂牌营业了,让他惊奇的是,来的客戶非常的多,远的、近的,差不多一条街上的街坊邻居全都成了他的客戶,甚至街那边的一些老人,舍弃距他们较近的门店而不入,拄著拐杖,很远地赶到他的商店里来买东西。

付出为因,回报为果


他惊讶,问他们说:“你家的门口就有商店,怎么却要舍近求远呢?”

他们笑笑說:“我们都知道你是个好人,来你的店里买东西,我们特別放心。”

后来,他送货上门,遇到一些暂时困难的人家,他总是先让他们取需要的货物,等什么时候人家有钱了,再来给他还上,知道有人遭遇了不幸,他会主动登门慷慨相助。

慢慢的他的生意越来越好,仅仅几年的时间,他就从一个不名一文的年轻人,摇身变成了一个拥有资千万的企业家。

做任何事情,无论你想获得什么收获,都必定需要先心甘情愿的付出。你想摘取树上的果实,就必须先给树浇水、施肥;你想在工作上干出成绩,就必须先要付出心血和汗水;你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就必须先要去帮助别人;你想得到别人的爱,就必须要先去爱别人。

但生活中有很多人不愿付出,就想得到结果,而还有一部分人,在付出的过程中看不到结果就放弃了,但其实只要你愿意像上面年轻人一样,愿意坚持付出,终将也会得到你想要的收获。

佛说:“只有种下,“付出”的因,才会收获“回报”果。

付出为因,回报为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