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芋頭高產標準栽培技術

毛芋從8月下旬起直到泥土封凍前隨時都可挖取食用,還可以貯藏到來年3月,食用時間很長,可以調劑蔬菜的淡季。

毛芋頭高產標準栽培技術

一、品種

1.白稈芋 株高120~150釐米,葉柄淺綠白色。葉片卵圓形,長3l釐米,寬27釐米,淺綠色,葉脈深綠。母芋大,呈短圓錐形,風味好,仔芋少,每株有仔芋7~13個,較大,長圓錐形,末端稍彎曲,入土淺,芋頭肉質細嫩,仔芋不易萌芽,根系粗短。長勢旺,芋頭產量很高,畝產4500公斤左右。

2.紅稈芋 株高l00~140釐米,葉柄紅帶紫色。葉片寬卵圓形,長30釐米,寬28釐米,綠色,葉脈紅綠色。母、仔芋均呈短圓錐形,入土很淺,子芋易萌芽,每株有仔芋10一20個,個頭較小,產量較高,畝產3500~4000公斤。

3、黑稈芋(也叫烏稈芋):株高120釐米左右,葉柄紫黑色。葉片心臟形,長38釐米,寬27釐米,深綠色,葉脈紫紅色。母、仔芋均呈近圓形,入土深,每株仔芋12—22個,個頭稍小,肉質硬,澱粉多,耐貯藏,母芋個頭小,味淡,畝產一般3500公斤左右。

毛芋頭高產標準栽培技術

二、選種和催芽育苗

毛芋是用地下小球莖(仔芋)繁殖的。因此,要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單個仔芋重50克以上,大小均勻一致的做種。要選擇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的肥沃旱土(最後菜園土)作苗床。苗床寬1~1.3米,床長視種芋多少而定,整平耙細做壠,壠高25-30釐米。施腐熟的人糞尿作基肥。於“春分”(3月20日左右),將種芋取出,壠上開6-9釐米深的溝,按株距6-9釐米距離,芽頭朝上,排放在播種溝內,再按行距9釐米左右開第二條播種溝的土覆蓋在前一行的芋種上,依次逐行開溝覆蓋前溝。也可按9釐米左右的行距,將芋種直接插入壠的鬆土裡,播好後蓋草木灰1-2釐米,並蓋上薄膜或稻草保溫催芽。經過15天左右,可將薄膜或稻草揭開,潑澆10%的腐熟人糞尿,當有一葉一心或二片小葉、苗高10~13.5釐米時,即可移栽。

毛芋頭高產標準栽培技術

三、選地整地,施足底肥

1.整地 一是早耕:選擇水源較好,排灌方便,土質較肥沃的田,元月上中旬翻耕土壤,讓其日曬雨淋,冰雪霜凍,達到自然風化;二是深耕:一般要求土層深40~50釐米,有利於芋的根系深扎和地下球莖生長;三是細耕:種(芋)苗移栽前,將田面土塊打碎成雞蛋大小土團,有利於通氣排水,並分廂開溝,廂寬2.5~3米,視田的大小,開好腰溝和圍溝,溝寬33釐米左右,做到溝溝相通,排灌自如。

2.施肥 毛芋生長期較長,據統計,全生育期210~225天。需肥較多,施用基肥要以有機肥為主。每畝施充分腐熟的人畜糞1500公斤,餅肥150公斤。

毛芋頭高產標準栽培技術

四、適時移栽,合理密植

“清明”至“穀雨”移栽最適宜,最遲不超過4月下旬。為提高產量,應合理密植。適宜的密度,每畝1200~1500蔸,按66×66釐米或66×83釐米的株行距打穴,穴深23~28釐米。移栽時,將種苗栽入穴內,然後每穴放一碗發酵過的火土灰壓住種苗基部,以保溫保肥。在移栽時,排乾溝中積水,防止浸壞種苗(芽),並結合除草,及時補苗,保證全苗。

毛芋頭高產標準栽培技術

五,科學栽培管理,及時收穫

1.科學追肥 毛芋生育期長,需肥量大、耐肥性強。因此,必須多次追肥。具體要求:當苗高23~26釐米,每畝用尿素5公斤,第二次重施有機肥,每畝施腐熟的人畜糞1500公斤,放入穴內芋苗四周,並進行培蔸,促進葉片不早衰,球莖充分膨大;“夏至”(5月初)前後每畝用尿素1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發酵過的菜餅40公斤;7月上、中旬每畝施尿素15公斤,鉀肥10公斤;8月上、中旬每畝施尿素5公斤,並拌經過發酵的餅肥25公斤,為了球莖的迅速膨大,提供豐富的養分。必須注意看苗施肥,不能一次施得過多,以防葉片生長過旺,不利地下球莖養分的積累。

2.合理灌溉 穀雨至夏至,土壤保持溼潤,以利苗葉生長,7~8月份,氣溫高,空氣乾燥,水分蒸發量大,應保持溝中半溝水或滿溝水,使中層土壤溼潤,以防莖葉受旱枯萎,同時,芋葉不能剝掉,讓其自然死亡,以免影響正常的生長髮育,以致影響產量和品質。但切忌乾旱和脫水過早,否則,不利苗葉生長和地下球莖的肥大。

3.培土壘蔸 從“小滿”以後,每施肥一次,結合除草,培蔸一次,特別是7—8月份,要清溝培蔸築高畦,以免球莖外露。堅持多次用土雜肥培蔸,有利球莖生長均勻,外形美觀,品質好,並能提高抗旱.抗病能力。

4.防治病蟲害 危害毛芋的主要病害是腐敗病和芋疫病。主要防治措施:實行輪作;選用無病種芋;防止土壤過幹過溼;芋疫病發病初期噴波爾多液,或58%雷多米爾可溼粉劑500倍液,或80%大生可溼粉劑600-800倍液,腐敗病用72%農用鏈黴素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或可殺得2000型1000倍液噴霧防治。以上任選一種藥,隔7-10天一次,連續3-4次。

地下害蟲:主要有蠐螬、小地老虎、螻蛄,主要影響芋地下球莖質量最主要的害蟲,誘發芋地下球莖感病,該蟲危害期在4-9月,防治方法:用3%米樂爾顆粒劑4公斤/畝進行土壤處理,方法是在芋苗種植前將3%米樂爾顆粒劑混細乾土50公斤撒在定植穴內,淺覆土後再定植。

地上害蟲:主要有蚜蟲、青蟲、斜紋夜蛾等,蚜蟲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防治,青蟲用阿維菌素、吊蛾螟防治。重點防治斜紋夜蛾,可用5%的抑太保或卡死克2000倍液,或0.5%甲維鹽500倍液噴霧防治。

5.適時收穫 一般在霜降至立冬收穫,產量高,耐貯藏。毛芋收穫前,先離地6釐米高割掉芋苗,然後用耙頭分蔸挖取,除掉母芋上的泥土和鬚根,上市出售或讓其風乾後放入地窖貯藏。

毛芋頭高產標準栽培技術

六、留種與貯藏

留種時選擇母芋中部著生的莖頂充實,個體粗壯、大小一致、無病蟲害、無創傷、無凍害的仔芋做種。貯藏方法有兩種:一是地窖貯藏,將仔芋挖出後,及時清除泥土,待風乾後,貯入窖內。這種方法,種芋生活力強,生長勢旺,應大力推廣;二是霜期短、霜雪冰凍程度不大的地方,可放在土壤不積水的土壤中越冬,覆蓋砂土,並加蓋稻草,一般年份不會遭受凍害,可在露地過冬,留作翌年做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