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祕密》:5個方法,避免落入“瞎忙”陷阱

值得讀 |《高效的秘密》:5個方法,避免落入“瞎忙”陷阱

暢銷書《習慣的力量》作者查爾斯·都希格在《高效的秘密》這本書裡研究高效人士的行為習慣,總結出高效的八大秘訣。人們往往混淆了效率和生產力之間的差別,如何避開為了追求高效的感覺掉入瞎忙的陷阱?今天跟大家分享其中的五個方法。

1. 高效需要動力。

高效可以理解為不拖延,不拖延則可理解為積極主動的去完成任務。當人們有選擇權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有掌控力,因此會更加有動力。所以,個人可以通過問自己“為什麼”來把要完成的任務轉化成一個對自己有意義的決定,動力就會隨之產生。

2. 高效需要專注。

你以為讓自己成為“多任務處理器”,就能所向披靡了嗎?No!No!No!這樣只可能讓你陷入越忙越傻越窮的怪圈!完成事情的數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的這些事情到底重要不重要?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人是無法長時間保持專注度的,但掌控注意力的能力是可以被鍛鍊的,也需要被鍛鍊。如何培養專注力?你可以時常在腦海演練每一個步驟細節,培養自己給自己講故事的習慣,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快確定關注的對象。

3. 高效需要目標。

沒有明確的目標就沒有專注的對象,也沒法制定實現目標的步驟,但明確的目標會使人眼光受限,過分沉迷於完成任務的快感,選擇簡單的任務。因此需要根據smart原則(具體的、可測量的、可達成的、現實的和有完成期限的。)確定有意義的任務,和確定延展目標,促使人跳脫現狀,轉變思維方式。

值得讀 |《高效的秘密》:5個方法,避免落入“瞎忙”陷阱

SMART原則

4.高效需要決策。

正確的選擇取決於我們對未來的預測,準確的預測要求我們接觸儘可能多的成功和失敗案例。如何做出更好的決定?必然是瞭解事情的全貌,這樣才有助於我們做出更好的判斷。我們只有分別坐在擁擠和冷清的劇院裡,才能知道電影票房會怎樣;我們只有花時間與兒童和老人相處,才能準確地預測出人的壽命;我們只有與表現優異和碌碌無為的同事交談,才能培養敏銳的商業直覺。

5. 高效需要數據。

決策需要數據。信息時代,並不缺少數據,但需要我們加強對信息的篩選和分析。面對數據,我們需要由被動變得主動去分析,當面對太多數據時,可以把信息分解小塊,注意對信息進行分類並分析。善於學習的人,能夠汲取身邊朋友的經驗,從個人經歷史中領悟人生道理,知道如何跳出思維定式 ,他們會對生活給予自己的東西進行改造,他們知道最好的經驗是從行動和信息處理的過程獲得的。

高效意味著我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精力、智力和時間,少做無用功,取得價值最大的回報或事半功倍的效果;意味著我們要努力學會如何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輕裝前進;意味著我們在完成某個目標的同時,不以犧牲其他目標為代價。祝你有所收穫,週一藍色學習日快樂!

值得讀 |《高效的秘密》:5個方法,避免落入“瞎忙”陷阱

首家五色閱讀俱樂部 匯聚獨特五色悅讀者

小一大書悅讀會創立於2009年,匯聚了一群有趣有知的悅讀者。我們相信:

1.每個人都是一本獨特的書,閱讀、思考和分享,助你由小我成就大我。

2.每份“小”小的能量,匯聚成“一”本“大”而厚的思想之“書”。

3.因你同行,閱讀的路上“悅讀”越讀,風雲際“會”,共閱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