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病態的愛?為什麼神經症患者感受不到家人和朋友的愛

什麼是病態的愛?為什麼神經症患者感受不到家人和朋友的愛

每一位醫生都知道和藹可親,真心體諒病人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即使燕和治療也沒有進行。只不過對病人做了一番熱心的關懷和認真的檢查,一切生理症狀和心理症狀也有可能突然消失。當一個人知道自己被人愛的時候,他所患的情境神經症即使十分嚴重也有可能徹底痊癒。卡倫霍妮。

任何形式的愛都可能給神經症病人一種膚淺而表面的安全感,或甚至是一種幸福感。然而在內心深處他卻不相信它,對它表示懷疑和恐懼。他不相信這種愛,因為他固執地相信沒有任何人可能愛他。那麼神經症患者為什麼會感受不到愛呢?或許因為以下幾種原因:

什麼是病態的愛?為什麼神經症患者感受不到家人和朋友的愛

我要的愛一定以我想要愛的方式呈現在我面前,否則即使有愛也看不到。

一個女抑鬱症患者,在媽媽那裡一直沒有得到愛。不管媽媽怎麼愛她,她都感受不到媽媽對她的愛。我們諮詢中找原因,問題的根源是她小時候在自己的姥姥家長大,姥姥和姥爺對她特別疼愛。她的一舉一動,每一個想法姥爺都知道,她自己回憶說。自己想吃冰棍,不說出來姥爺就知道。自己重感冒了,在媽媽那裡說沒事兒,可是姥爺看到了,姥爺就掉眼淚哭了。因為她六歲之前一直在姥姥家長大,所以在姥姥那裡得到了皇上一樣的寵愛。包括舅舅舅媽都愛她,所有的人都圍著她轉,她是這個家裡的中心。

可是當她上學的時候,當回到自己家裡的時候,因為她有哥哥姐姐。她再也感受不到在姥姥家得到的那種愛,可是在她心裡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想法,姥姥姥爺愛我是應該的,他們的愛是理所當然的。既然姥姥姥爺都這樣愛我,如果我回到媽媽身邊,媽媽一定會加倍的愛我,因為媽媽是我的親媽。可是媽媽一直以她自己的方式愛孩子,不會以某個孩子為中心。這就在她的心中形成巨大的反差,沒有得到更愛,反而得到的是疏忽和漠視。

什麼是病態的愛?為什麼神經症患者感受不到家人和朋友的愛

諮詢中她常問我一個問題,為什麼哥哥姐姐雖然對媽媽不滿沒有得抑鬱症,為什麼會是我?我說哥哥姐姐從小就被忽視長大的,他們已經習慣了那種忽視,可是你不同。因為你曾經擁有過寵愛,擁有過當公主的感覺,突然由公主變成平民,這種落差是一個六歲孩子無法承受的。所以你才會那麼恨自己的媽媽,因為恨正是朝媽媽要愛呢。每個人的愛都不一樣,當一個人以自己的方式要愛的時候,她既忽視了姥姥姥爺給她的愛,又忽視了媽媽給她的愛,因為每個人付出愛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所以當諮詢的時候她看到真相,她哭了好一會兒,因為她一直忽視了姥爺和姥爺給她的愛。在她那裡變成理所當然,因為無論她成長中遇到挫折,或者是失敗。她從不在自己媽媽那裡傾訴,有痛苦有眼淚總是會到自己的姥姥和姥爺那裡去,才能把自己壓抑的所有痛苦釋放出來。當然她不和媽媽傾訴,媽媽很難知道她的想法。所以才會在她心中造成一種錯覺,媽媽是不瞭解我的,因為她從來沒有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她在媽媽跟前兒總是表達自己偽裝的一面,懂事,善良,堅強,勇敢。只有在自己姥姥和姥爺跟前兒再表達出自己的脆弱無助和弱小。

什麼是病態的愛?為什麼神經症患者感受不到家人和朋友的愛

在真愛中愛的感受是主要的,神經症患者的愛最主要的感受乃是安全感的需要。

很多神經症患者會有一種這樣的感覺,我需要的愛如此微乎其微,不過是希望他人應該對我友好,應該給我善意的建議。應該同情和理解我這樣一個可憐的無害的寂寞的靈魂,我只是希望給他人以快樂,並不希望傷害任何人。他不會意識到他的敏感,他潛在的敵意,他的苛刻的要求是如何嚴重的干擾了他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所以他的困惑來自於為什麼我的友誼,婚姻,愛情,工作,事業都令自己不滿意?他都會把一切都歸結於外在,認為是別人不體諒不道德不忠貞。所以神經症患者的愛是一種幻想,實際上神經症患者毫不自知地處在一種既無力去愛又極其需要得到他人愛的困境中。

越是一個沒有要求的人,越是一個好說話的人,這樣的人更不容易滿足。因為沒要求的表面有一個更深的要求,很容易滿足的表面,有一個深層的不容易滿足他自己。所以我們看到很多有修養的人,在外面和別人處理的關係都非常好,回到家裡和愛人關係孩子關係都出現問題。這就是外表沒要求,內心有很大要求的人做出的行為。在他的心裡,既不能走進別人的內心,也不允許別人走進自己的內心。既隱藏自己的不完美,又討厭愛人和孩子的不完美,對不完美的愛人他除了改造,改造不了就想讓他滾蛋。對孩子也是一樣,直到孩子叛逆或者出現心理問題。

什麼是病態的愛?為什麼神經症患者感受不到家人和朋友的愛

很多人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緊緊抓住對方不放,就像一個落在水中淹淹一息的人,一旦抓住了一個游泳者,通常是不會考慮對方是否願意或者是有無能力救他上岸。很多人把這種情況看成是愛,實際上是一種綁架,或者說為了滿足自己病態的心理,滿足自己安全感的需要。所以那些不顧一切的去體貼對方,或者是為對方做出犧牲態度的人,只是掩蓋自己內心的焦慮和恐懼。一個妻子可能主觀上相信她深愛自己的丈夫,但每當她丈夫工作的時候,專心於自己的愛好或者是交自己的朋友時,她就會抱怨反感悶悶不樂。或者一個過分操心的母親,可能相信自己為了孩子的幸福願意犧牲任何事情,但事實上他就根本不考慮孩子的獨立發展需要,或者說他根本不尊重孩子。不多保護過度干涉自己孩子的成長,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沒有生存能力。

所以只有看到真相才能感受到愛,我們會接受不同的人不同的方式的愛,而不是自己幻想的方式的愛。脫離現實的愛都是一種幻想或者是意淫,這種幻想不但傷害了別人,重要的是傷害了自己。因為自己感受不到別人的愛,無論自己得到多少的愛,現在很多神經症患者或者抑鬱症患者,他們不是缺少別人的愛。有的甚至是得到愛多了,心理學家稱這種愛叫溺愛。因為溺愛會造成以自我為中心,不會感受他人,不會合作。還有部分是由公主變成平民的巨大落差,有的父母對孩子三歲之前特別溺愛,三歲之後對孩子特別嚴厲,巨大的落差讓孩子不相信這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兩到三歲孩子的過渡期,需要父母理解孩子的感受,否則嚴厲和苛刻都會造成神經症。所以很多青春期孩子出現心理問題,不是此刻出現的,而是兩三歲就有抑鬱傾向了。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際催眠師,今日頭條簽約作者,老師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三清老師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遇到更好的你,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私信我。

什麼是病態的愛?為什麼神經症患者感受不到家人和朋友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