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人”趙鳳珍:她用這樣的方式帶著鄉鄰“孵”好日子

漾濞縣沙河村的“熱心人”趙鳳珍,是當地有口皆碑的養殖女能人,三年創業打拼,獨自闖出了一條致富路,而更值得點讚的是,這位致富能人還帶著周邊的鄉鄰一起發展,共同致富。

“热心人”赵凤珍:她用这样的方式带着乡邻“孵”好日子

這位正在給村民送上雞苗的就是趙鳳珍,這天,她又將自已新培育出來的部分幼雞苗,免費贈送給村裡的20餘戶村民,還耐心地指導大家在養殖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热心人”赵凤珍:她用这样的方式带着乡邻“孵”好日子
“热心人”赵凤珍:她用这样的方式带着乡邻“孵”好日子

漾濞鳳珍種植養殖合作社負責人 趙鳳珍

雖然我發給他們的雞苗並不是太多,但是我想通過這個小小的雞苗,帶著他們一起發展。

3年前,趙鳳珍僅是一名熱心的普通農家女。當時,在偶然得知朋友的餐館對土雞的需求量很大後,趙鳳珍便萌生了在自家核桃林地裡養殖生態土雞,給他們供貨的念頭。說幹就幹,在家人的支持下,她迅速蓋起雞舍,購買了1000多羽雞苗,信心滿滿地搞起了養殖。然而,讓趙鳳珍意想不到的是,創業道路困難重重,養雞不到3個月,危機就來臨了。

“热心人”赵凤珍:她用这样的方式带着乡邻“孵”好日子“热心人”赵凤珍:她用这样的方式带着乡邻“孵”好日子

漾濞鳳珍種植養殖合作社負責人 趙鳳珍

我早上起來餵雞的時候,一打開圈門,地上全是死雞,當時那種心情我都無法表達,直接被驚到了,只能用編織袋一袋一袋把死雞撿起來。這樣的事情還接連發生,我直接急哭了,晚上睡不著覺,也吃不下飯,最後1000多隻雞,只剩下300只。

“热心人”赵凤珍:她用这样的方式带着乡邻“孵”好日子

在短暫的氣餒過後,倔強的趙鳳珍又迅速恢復了鬥志。一番反思後,她認識到自己最缺乏的是科學化養殖技術,於是便千方百計找到專業人士尋求幫助、上網查閱資料進行學習摸索,甚至學著解剖雞,系統地瞭解掌握雞的生理構造。此後,她嘗試著人工孵化、脫溫、配制飼料和疫苗,起早貪黑悉心照料著每一羽小雞,很快她的養殖場又恢復了“生機”。

“热心人”赵凤珍:她用这样的方式带着乡邻“孵”好日子“热心人”赵凤珍:她用这样的方式带着乡邻“孵”好日子

漾濞鳳珍種植養殖合作社負責人 趙鳳珍

現在雞一旦出現什麼情況,我能第一時間發現。像這群雞當中,若有一兩隻有問題,我就馬上能發現,及時喂藥,就基本能控制住了,基本掌握了全套的養雞技術。

攻克了技術難關後,趙鳳珍又面臨銷售難的坎兒。大量出欄的雞,在朋友的餐館銷售畢竟有限,趙鳳珍只能時不時拉上幾隻雞到街上零賣,或批發給附近的商販,利潤非常少。她嘗試著用“互聯網+”的方式拓寬銷售渠道,通過網絡加大宣傳,把自養的綠色、生態土雞批量銷往全國各地。

“热心人”赵凤珍:她用这样的方式带着乡邻“孵”好日子
“热心人”赵凤珍:她用这样的方式带着乡邻“孵”好日子“热心人”赵凤珍:她用这样的方式带着乡邻“孵”好日子

漾濞鳳珍種植養殖合作社負責人 趙鳳珍

現在至少每年能出欄三萬多隻成品雞,每隻雞最少20元純利潤。外地客商都打電話直接跟我訂雞,上個月還發了1000多隻到麗江,還在繼續跟我打電話要貨,但是我的貨已經沒有了,無法繼續供應給他們。要是我們整個沙河村都能搞養殖就好了,還能帶動一部分人跟我們一起發展。

“热心人”赵凤珍:她用这样的方式带着乡邻“孵”好日子“热心人”赵凤珍:她用这样的方式带着乡邻“孵”好日子

有了這一想法,趙鳳珍馬上付諸行動,2016年她成立了漾濞鳳珍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吸納了周邊有意發展養殖的64戶農戶成為社員,增養了鴨、鵝、山羊和肉牛,種起了林下中藥材,還通過免費入股的形式,將沙河村103戶之前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農戶作為扶助對象,列為合作社的會員,不定期給他們免費發放雞苗、鴨苗和養殖資金,讓大夥也跟著行動起來。

“热心人”赵凤珍:她用这样的方式带着乡邻“孵”好日子

如今,合作社平均年出欄30000多隻土雞,4000多隻鴨,近300只山羊和50餘頭肉牛,效益穩中有升。談起未來規劃,趙鳳珍說,她要利用自己的成功經驗和市場資源,帶動更多的鄉鄰一起擴大養殖規模,在鼓起大家錢袋子的同時,把產自大山裡的生態美食送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热心人”赵凤珍:她用这样的方式带着乡邻“孵”好日子

漾濞鳳珍養殖合作社 趙鳳珍

我現在技術也很成熟,希望能夠帶著他們一起,把這個產業做大做強,我可以毫無保留地幫助他們,我也有能力給他們幫助。

“热心人”赵凤珍:她用这样的方式带着乡邻“孵”好日子

漾濞記者站 吉正紅 楊建平

大理廣播電視臺 王洋 楊柯達 報道

“热心人”赵凤珍:她用这样的方式带着乡邻“孵”好日子“热心人”赵凤珍:她用这样的方式带着乡邻“孵”好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