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浪底到三峽,細數焦柳鐵路沿線的大型水利

焦柳鐵路,如一鋼鐵洪流穿行於中國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群山峻嶺之間,時隱時現。如一條隱伏的蒼龍,護持著在它以東的神州大地。

從小浪底到三峽,細數焦柳鐵路沿線的大型水利

無數條桀驁不馴的大河,鑽過這條巨龍的爪下奔流向東。同巨龍交匯之際,大江大河被一個個扼住咽喉,摁進造福兩岸的河渠湖泊,在時隱時現的焦柳鐵路旁,閃耀起一串璀璨的珍珠。

從小浪底到三峽,細數焦柳鐵路沿線的大型水利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而護佑群黎的理想和胸懷裡,必定樂於水利。那是自然之靈觸碰人間軀體的反彈,那是山水壯美與人間雄奇的交響。水利工程,全國遍地都有,但焦柳線這個階梯過度帶,水利的關鍵性工程就更為密集!小浪底、鴨河口、丹江口、漳河水庫、葛洲壩、荊江分洪、三峽大壩......一個個人類鬥爭河伯的光輝成績,全都靜列於焦柳沿線的山河。

從小浪底到三峽,細數焦柳鐵路沿線的大型水利

沿著焦柳線,不久就會經過小浪底附近。如今,站在高達160米的小浪底大壩上,看著一望無際的綠色水面,很難相信這就是奔騰不息的黃河。大壩巍然屹立在黃河干流最後一段峽谷出口處,是下游五省7 800萬群眾的防洪之盾。即使遇到自唐以來的最大洪水,也可安全無虞。

從小浪底到三峽,細數焦柳鐵路沿線的大型水利

當焦柳鐵路衝出伏牛山,走到南陽盆地邊緣,便會遭遇鴨河口水庫。它位於河南省南陽盆地北部,庫容極大,防洪標準達千年洪水設計,水域面積110平方公里。58年南陽、南召等8個縣10餘萬人施工,1965年完工。是河南最大的自然流灌區,也是全國十大灌區之一。

順焦柳繼續往南走不遠處,便來到鄂豫交界處的丹江口。水利專家李儀祉曾言:“漢江之為災,多於長江,治江必先治漢,漢不治則江不治,殆定論也。”漢江流程短,水量豐,河床狹窄,宣洩不暢,每當洪水來臨,就會恣意肆虐。建國前的二十年中,就決口了十一次之多。

從小浪底到三峽,細數焦柳鐵路沿線的大型水利

丹江是漢江的一大支流,如今的丹江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主要水源地。

1958年,鄂豫兩省10萬工農大軍,用扁擔、筐子、小木船,運載著黏土、砂石晝夜不停三班倒,全憑人力“腰斬漢江”,築起大壩。然而丹江口水庫的修建的初衷並不僅於此,他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希望所在,大壩的修建,就是為了抬高水位,方便將部分漢江水引到北方,以解決中國降水南北不均的問題的。此外,為了治理長江水患,三峽、葛洲壩在丹江口水庫修建之前就提上了議程,丹江口水庫又為三峽水庫做準備。

從小浪底到三峽,細數焦柳鐵路沿線的大型水利

當列車直下襄陽,到荊門附近,漳河水庫便要映入眼簾。漳河是長江中游較大的支流沮漳河的東支,古與江漢並稱。它源於荊山,上游雨量充沛,每逢暴雨、山洪洶湧,兩岸往往潰決成災,並增加長江洪水壓力,嚴重影響荊江大堤安危。然而就在這水患頻繁的漳河東岸,有一大片丘陵崗地,小早幾乎年年都有,中旱五年兩遇,大旱約為十年兩遇。無窮盡的水旱災害,舊中國無法根治,人民不堪其苦,多少年來治理沮漳河的夙願無法實現。

從小浪底到三峽,細數焦柳鐵路沿線的大型水利

漳河水庫,如今在這一片平靜之下,掩映著過去歲月裡的波瀾壯闊。

漳河水庫規模大,任務艱鉅。在1958年動工興建這樣大的工程,確實困難很多,但人們爭先恐後,自願報名參戰,不計報酬,不辭勞苦,日以繼夜戰鬥在工地。有的農民全家出動,春節也不回家。施工期間最多上民工13.30萬人,炮聲動地,塵土遮天,比、學、趕、幫、超勞動競賽一浪高過一浪。

從小浪底到三峽,細數焦柳鐵路沿線的大型水利

繼續向南走,來到焦柳線第一期的工程終點---枝江市。萬里長江,險在荊江。枝江正再荊江之畔。荊江江段蜿蜒曲折,水流宣洩不暢,古往今來都是長江水患最嚴重的地方。平均五到六年就發生一次大洪水。新中國成立後,為了緩解長江水患,國家決定興建荊江分洪工程。當宜昌上游來水量遠大於荊江河段安全洩量時,便可啟用荊江分洪工程,分蓄超額洪量,確保荊江大堤、江漢平原安全,減緩洪水向武漢推進的速度。

從小浪底到三峽,細數焦柳鐵路沿線的大型水利

在新中國成立的第三年,湖北30萬人,以75天的驚人速度,建成了荊江分洪區主體工程。佔據公安縣近半個縣的面積,208公里長的分洪區圍堤構成一座天然蓄水庫,蓄洪容量54億立方米。就在荊江分洪工程全面建成的第二年,長江出現罕見的全流域性大洪水,荊江大堤、江漢平原、武漢三鎮和京廣鐵路告急。緊要關頭,荊江分洪區首次運用,歷經幾十個驚險的日日夜夜,大洪水終於退去,荊江大堤和武漢三鎮都保住了。荊江分洪工程,給肆虐千年的長江洪水套上了枷鎖。

從小浪底到三峽,細數焦柳鐵路沿線的大型水利

荊江分洪工程北閘

雖然,荊江分洪工程,從建成到今天只用過一次。然而一旦發生重大緊急水情,這個備份的國之水利重器,仍將江漢平原千萬人民的寄託和希望。

從小浪底到三峽,細數焦柳鐵路沿線的大型水利

荊江分洪工程——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大型水利工程

荊江分洪工程之所以可以數十年不用,同五十公里外長江上游的兩座大壩密不可分。葛洲壩、三峽大壩均有“三峽明珠”之稱,它們盤踞在相聚三十多公里的長江上。上萬年肆意奔流不羈的長江水在兩座大壩的梳理下,從此變得馴服起來。

從小浪底到三峽,細數焦柳鐵路沿線的大型水利

近五十年前,8萬軍民誓師開工大典,開始實現“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的宏偉藍圖。葛洲壩工程規模巨大,技術問題複雜。它的建成,說明我國技術人員已有能力修建世界第一流的水利工程。可以說,葛洲壩的興建,是三峽工程最全面的實戰準備。這對於三峽工程的獲准興建有很大的影響。

從小浪底到三峽,細數焦柳鐵路沿線的大型水利

三峽大壩,在葛洲壩上游三十八公里處。三鬥坪一帶河床開闊,兩岸花崗岩基堅硬、完整,長江三峽工程就選址於此。它的建成,形成了從宜昌到重慶綿延650公里的人工湖,碧水連天,煙波浩淼,“高峽出平湖”的壯觀景象展現在世人面前。三峽大壩則宛如一條出海的蛟龍騰飛江中,又如一架美麗的彩虹橫臥江上。兩岸群山疊翠,綠水環繞,小島星羅棋佈,溪流蜿蜒曲折,峽谷縱橫交錯,秀美的自然風光必將令人們如遊畫廊,心曠神怡。

從小浪底到三峽,細數焦柳鐵路沿線的大型水利

三峽大壩創下了很多個世界第一:裝機容量、發電量、防洪能力、建設難度、升船機規模等等。稱其為第一大水利樞紐當之無愧。

從小浪底到三峽,細數焦柳鐵路沿線的大型水利

除此之外,焦柳鐵路的兩岸,還有無數個水利工程,它們默默無名,卻如漫天繁星一般,灑落在這鐵路線的兩側,保障著沿途地區生活、農業和工業用水。

從小浪底到三峽,細數焦柳鐵路沿線的大型水利

走過之後你才會發現,焦柳鐵路不僅聯通了一個又一個的煤礦、機械製造和軍工,而且串聯起了一系列超大型水利工程。正是這些“億萬工農齊踴躍”建成的水利重器,“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的場景才絕跡神州,一個個“高峽出平湖”的壯闊圖景,正是人民眾志成城、重整河山意志的最好註腳。

從小浪底到三峽,細數焦柳鐵路沿線的大型水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