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這些網紅街你打卡了嗎

近段時間,去昆明火車站乘車的市民朋友可能已經注意到了永平路的不同,一幅由玻璃鋼製成的“官渡八景”彩色浮雕躍然牆上,向省內外遊客展現著老昆明的歷史文化,引得路人紛紛駐足圍觀、拍照留影。隨著昆明市容市貌的提升整治,不少街道融入歷史文化,經過改造升級後的街道備受關注。那麼,近年來昆明還有哪些街道換“新顏”了呢?

昆明这些网红街你打卡了吗

永平路

據官渡區城市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這組“官渡八景”彩色浮雕牆從設計選材、選址到製作安裝,共歷時4個多月。彩色浮雕牆由玻璃鋼製成,選用的顏料也是色彩保留度較高的特殊顏料,可長時間經受日曬雨淋,屬於永久性圍牆。

這組浮雕牆位於永平路與北京路交叉口以西的霞飛樓北面圍牆上,整組浮雕的風格為國風水墨畫,分別展現了古渡漁燈、九曲花街、月映雲臺、杏圃牧羊、煙繚凌雲、螺峰疊翠、壩塘煙柳、雙塔交輝的景色。

路過的市民朋友紛紛駐足觀看,拍照分享。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以前聽老一輩的人說過‘官渡八景’,但是具體是哪八景就不清楚了。現在這個文化牆就給我們還原出來了,不僅知道有哪八景,還知道了是什麼樣的景色。”

據介紹,隨著城市化的發展,現在部分“官渡八景”中的景色或遺址已經不復存在了,比如說古渡漁燈等景色,製作這樣一個浮雕牆不僅能讓市民瞭解、認識“官渡八景”,還能向來往的遊客展現昆明的歷史文化。

昆明这些网红街你打卡了吗

新聞南路

復古的路燈,南洋風格的長凳……2018年10月南僑機工主題文化街在新聞南路上線。走在新聞南路上,就如同翻閱著一本厚厚的歷史書籍。

1939年,數千名南洋青年在中華民族最危急的關頭,放棄海外的優裕生活,毅然回國參加抗戰,3200名南僑機工中有1000多名為國犧牲。新聞里社區以他們為身邊的英雄,不斷挖掘轄區統戰文化資源,以僑務文化建設為抓手,充分利用南僑機工歷史文化資源打造南僑機工歷史文化品牌社區,以弘揚傳承南僑機工精神。

巡津新村

巡津新村位於巡津街和書林街之間,融合了法式風情、中式意蘊,是一條具有老昆明人文小資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

走在巡津街上,一幅幅繪畫映入眼簾,裴氏樓、東寺塔等地標性建築物出現在曾經斑駁的牆面上。巡津街在7幅浮雕和插畫結合、新打造的街景映襯下,網紅氣息越發濃烈,老建築的外牆重新塗刷過,連下水管道也渾然一色,讓老舊靜謐的巡津新村環路和敬德巷煥發生機。細細一看,韻味十足,讓人驚喜連連。這些景觀生動地向市民、遊客反映更為豐富的巡津街舊事、舊景。不少人專程跑到這裡“打卡”,站在牆壁面前開心地拍照。

塘雙路

與巡津街一江之隔的塘雙路,也是根據歷史文化而打造的一條網紅街區,道路旁的房屋外立面、垃圾箱、店鋪門頭等已換上了充滿火車元素的“外衣”,閒暇之餘走在街面上看一看這些彩繪,也是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以前的昆明火車南站就在今天的塘雙路附近,老昆明人習慣稱它小南站,以便它與南窯火車站區分開。我們也是根據這一歷史,運用火車的元素來打造塘雙路片區。”官渡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加上南站小學、南站新村等學校、小區名字烘托,塘雙路更能讓行人感受到滿滿的歷史感。

昆明这些网红街你打卡了吗

春融街地鐵站A出入口

粉色的樓梯、粉色的牆壁、甜蜜的情話……今年年初,春融街地鐵站A出入口著實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成為了不少市民網友慕名前來拍照的網紅“打卡”點。

走在地鐵站A出入口,從樓梯到牆壁,滿眼都是甜甜的粉色,上面還飄著朵朵白雲,讓人直呼“少女心炸裂”。雖然時隔多月,但還有市民網友來打卡這一粉紅色地鐵站。

互動

你身邊是否有文藝清新,或個性十足,或極具時代感的街道?快發給我們來分享。

掃碼進入開屏新聞App,點擊爆料,發送文圖給小編。(記者 羅宗偉 實習生 邢夢芸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