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學乒乓:發下旋球要有“打水漂”的感覺,找到了你就能發轉

下旋球在乒乓中起到很多作用,多用於防守和過渡。對下旋球最直觀的詮釋大概是在削球中了。 發力:與上旋的提拉不同,下旋的製造在於切削,手腕運用更加重要,有一種用手腕把球包住的感覺。 弧線:下旋的弧線比起上旋怪異的多,由於下旋製造的特點,球速偏慢,弧線也比較跳,可是比起上旋卻短很多,有種從泥地裡“蹦”出來的感覺(PS:上旋像是從水裡“躥”出來)

看圖學乒乓:發下旋球要有“打水漂”的感覺,找到了你就能發轉


下旋球的特點:下沉明顯,在臺內時候不好發力回接,判斷失誤之後回接容易下網。所以,對對方的發球要認真判斷。根據來球的長短作出步法的調整,然後再出手接發球。

發下旋球方法:下旋球分-下旋(就是直接向下摩擦球的中部偏下部位)側下——又分為左側旋和右側旋,左側旋(向下摩擦球的左下部位,通常可以在右手持球拍者反手發球時使用或者搓球時有意搓出左側旋球以加強球的飛行軌跡,讓對方很難回出高質量的球,以便於你進攻),右下旋(正手發球時向下摩擦球的右下部,你應該看過那些削球手們的發球吧,他們一般採取的是正手下蹲時反球,通常很有威脅,不過動作還原速度慢。或者,在正手處理臺內短球時使用)。

正手發下旋球怎麼樣才能發的轉?

想著簡單做到太難了!越是基礎的技術,越需要正確的訓練步驟和竅門。


看圖學乒乓:發下旋球要有“打水漂”的感覺,找到了你就能發轉


正手發下旋球看似簡單,其實裡面學問大著呢,尤其是想要把球發得更轉一些。本期《乒在民間》,馬教練詳細給大家講解演示了正手發球的5個要點,和4個練習發球的步驟。

一練發快,二練髮長,三練發轉,四練發短又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