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帶來的傷害,在於你從不把溝通當回事

瓊瑤劇有個經典的劇情,就是當男女主角發生誤會時,女主要求男主解釋,男主會先講一些廢話,還沒開始解釋,女主便說:“我不聽,我不聽。”

於是,劇情便朝著不可控的方向肆意發展,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傷害,而最後,通常會發現這只是一個很簡單的誤會。

生活帶來的傷害,在於你從不把溝通當回事

每次看劇的時候,我會氣得直跺腳,恨不得爬進電視替男女主人公把事情講清楚。

而造成這樣的誤會便是雙方溝通出了問題,男女主人公都不懂得去傾聽對方想表達的東西,女主更不懂得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麼。女主不知道自己其實更需要的是與男主相愛相處,所以,她需要去傾聽男主的想法,而不是盲目地拒絕。

可見,學會正確的溝通方式是多麼重要,這能幫助我們避免許多不必要的傷害的發生。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曾出版了《非暴力溝通》一書,幫助人們更好的學會溝通。真的希望瓊瑤劇的男女主角能用心看看,或許他們早就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啦。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是全球首位非暴力溝通專家,是國際非暴力溝通中心創始人,他曾運用非暴力溝通法幫助一個學校重建校園秩序,也曾運用非暴力溝通法幫助一個三個月未說話的女士重新開了口。

同時,他通過舉辦非暴力溝通研討班幫助更多的人學會非暴力溝通,並從中受益。比如一位在聖·路易斯教書的老師運用非暴力溝通法保護自己,避免被強姦;再比如一位在多倫多戒毒中心上班的年輕婦女通過非暴力溝通法保護自己,避免被癮君子暴力相對。

為了讓更多的人受益,阮胤華老師翻譯了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的這本著作—《非暴力溝通》。

生活帶來的傷害,在於你從不把溝通當回事

《非暴力溝通》一書詳細講解了非暴力溝通法的四個要素,並通過具體案例展現非暴力溝通法的成效。

非暴力溝通法主張用尊重、理解、欣賞、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貪婪、憎恨、偏見、懷疑和敵意,來主導生活。非暴力溝通,即意味著愛。

那麼,讓我們來看看這個主張愛,也讓生活充滿愛的溝通方式究竟是怎樣一種方式。

01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觀察

觀察是指我們看到的一件事實,並清楚地說出觀察結果,但不加以評論。區分觀察和評論,是掌握這一要素的關鍵所在。

比如我們不應該說:“我的孩子做事非常拖拉。”

這是一種評論。

我們應該說:“我的孩子從晚飯後開始寫作業,距離現在,花了3個小時。”

這是一種觀察。

而若我們說:“我的孩子從晚飯後開始寫作業,距離現在,花了3個小時。我認為他有點拖拉。”

這是區分開了觀察與評論。

倘若我們不把觀察與評論區分開,直接說孩子做事拖拉,那麼,他接受到的信息就是我們在批評他。這種情況下,他就會做出反擊,以對我們的說法表示抗議。

這將非常不利於後續溝通的開展,實際上,使用這種評論,我們已經向自己的孩子實施一種語言暴力。語言暴力雖然不像行為暴力那樣的直觀,但傷害力或許比行為暴力更大。

生活帶來的傷害,在於你從不把溝通當回事

02非暴力溝通的第二個要素—感受

感受是指我們誠實的講出自己目前的內心體會,可以是興奮,也可以是憂傷,總之,表達出自己真切的感受。

夫妻之間常常會有些磕碰,一不小心言語就誤傷了對方,我們通常的反應是以更尖銳的語言以表達自己的委屈,而這就很容易導致一場激烈爭吵的爆發。

如果,我們此刻能將自己內心的感受準確地表達出來,比如說:“聽你這麼說,我很難過。”、“我感到非常絕望”等,相信對方的內心也會受到觸動,進而注意自己的講話方式。

在表達自己的感受時,有一個注意點需要關注,那就是不要把感受和想法混淆了。

比如上述夫妻之間的爭吵,如果我們說:“你不愛我了”這就是一種想法。我們因為內心感受到難過,於是有了對方不愛我們的想法。而想法不能代替感受,我們需要的是讓對方體會到我們此刻的感受,而非我們的想法。

我們的想法只是我們的主觀想法,如果對方聽到我們這個想法,並不會用心體會我們的感受,只會覺得我們無理取鬧。

所以,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感受,適當地進行示弱,是非常有助於溝通的進行。

生活帶來的傷害,在於你從不把溝通當回事

03非暴力溝通的第三個要素—需要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我們往往不敢表達自己的需要,更多的是一種順從。我們養成了討好型人格,生怕自己哪裡做的不好讓他人不滿意。

與同事之間相處小心翼翼,與領導說話畢恭畢敬,我們不敢表達自己的需要,壓抑自己的需求。這是一種非常不健康的成長方式,同時也不利於雙方之間的溝通。

有個同事曾跟我抱怨,領導在大家午休時間給他佈置了任務,只說儘快處理。他犧牲了自己休息時間完成了這項任務,才發現其實並沒有那麼著急,午休結束再處理完全來得及。

如果他當時能明確表達自己的需求,以及瞭解清楚領導的需求,那麼,他就不需要侵佔自己的休息時間。

他可以直接告訴領導:“現在是我們的休息時間,我需要養足精神,這樣才能更好的應對下午的工作。這項任務的截止時間是什麼時候?如果來得及,我想午休後再工作。”

勇敢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幫助我們正確溝通,形成健康向上的成長模式。

生活帶來的傷害,在於你從不把溝通當回事

04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個要素—請求

請求是讓對方確切地瞭解我們需要什麼。表達請求時,請求的內容越具體越容易得到對方積極的回應。

男女相處時,女方往往會抱怨男友不夠關心自己,抱怨男友不夠愛自己,而男友嘗試了多種改進辦法,都無法達到女方提出的關心她、愛她的標準。

而當你問女方怎樣才算是關心她、愛她時,她一定也很難回答出來。這就是請求不具體造成的,女方其實並不清楚自己對男友有什麼樣的一個期待。

在我們家,媽媽基本負責家裡的大小事務,因此她常常會抱怨爸爸不幹活,覺得爸爸好吃懶做。

而爸爸也覺得自己冤枉,因為他覺得自己該乾的活已經幹好了,那麼休息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於是,我鼓勵媽媽直接說出自己的請求。

有一次早晨,媽媽因為又想洗衣服又想早點趕上街買新鮮的菜,兩者忙不過來,於是她對爸爸說,希望早上由爸爸來買菜。

爸爸很爽快地答應了,並且騎著他的小電瓶,很快就買好了。

在此之後,我發現每次回家時,總是爸爸買的菜。

其實有時候不是對方不願意做,只是對方的理解與你的理解不一樣。媽媽抱怨爸爸懶惰,卻沒有告訴爸爸她需要的幫助是什麼,也許爸爸就會理解成媽媽希望爸爸能天天在外打工。

生活帶來的傷害,在於你從不把溝通當回事

05結束語

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是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當我們與他人進行溝通時,就可以想一想,用這個方法進行解決。

我高中住宿時,學校條件比較艱苦,學習壓力也大。當時是六個人一個寢室,到了夏天,女生們每天都需要衝澡,而從下晚自修到熄燈就寢的時間並不長,給六個人沖澡完全不夠用。

於是,大家都擠一塊衝,不然沒法按時就寢。

但是我們宿舍有個姑娘無法接受大家一起洗澡,每次她洗澡時都把其他女生拒在門外。這導致了我們時間安排不過來,最後大家決定派我為代表與這個姑娘談談。

我當時並沒有想過去傾聽這個女生這種行為的真正需求是什麼,我直接表達了自己的請求,希望她能和大家一起沖澡。

結果,我剛說完,這個女生便哭了,我們也引發了一場矛盾。

事情的最後,我都不知道她為什麼不願意和大家一起沖澡,因為後來她不適應這個學校的模式而轉學了。

如果當初我就學習了非暴力溝通法,用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去與她溝通,並用這個方法認真傾聽她的內心想法,瞭解她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或許,我就不會傷害到她。這讓我一直很內疚。

生活帶來的傷害,在於你從不把溝通當回事

非暴力溝通法是以愛為出發點,它的目的在於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上與人聯繫,而不是一種為了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所使用的手段。

運用非暴力溝通法是讓我們彼此更親近、更能互相理解,建立起雙方之間的聯繫。

希望我們都能以愛為出發點,運用非暴力溝通法,減少不必要的傷害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