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人赫德:甲午戰爭中國被日本打敗,中國倒可進步朝正確方向前進

甲午戰爭的爆發,清廷希望列強幫助調停,但調停是失敗的,於是,李鴻章只好親自赴日談判。對於中日議和,英國人赫德一直在關注著事態的發展變化。自日軍跨過鴨綠江侵入中國境內到李鴻章赴日談判,赫德更加關注著事態的發展狀況。但是,面對日本侵略者兇焰爭勝,慾壑難填;列強在所謂的調停中各懷鬼胎,勾心鬥角;清廷又腐敗無能一味妥。如此局面,赫德既有一種危機感,又有一種對議和無從下手之感。

1894年11月上旬,當日軍佔領大連灣炮臺把目標瞄向旅順之時。赫德這樣感慨的說道:

中國依舊無所準備,它的最好的軍隊已被擊垮,正像孫大人(指孫毓汶)幾天前對我說的:“箱蓋子揭開了,裡面卻是空的。”他指的是所有用於購置武器、軍艦,修築要塞、擴大兵員的經費都付諸流水了。這件事情上的每一步驟都暴露出一些新的喪心病狂的行徑,儘管令人難以置信,但有些身份極高的人物卻從每一次災難中賺了大錢……總理衙門今天還抱住一切會順利解決的想法,認為他們不需要做什麼事,總會度過難關的!這真正可悲!我認為日本攻下旅順後可能願意談判。如果答應給它朝鮮、臺灣和賠款,它就可以不再向前進軍。但是如果拒絕的話,它將在春天進攻北京,以後怎樣,活著的人都能看到![1]

英人赫德:甲午戰爭中國被日本打敗,中國倒可進步朝正確方向前進

本文根據《晚清官場洋大人》改寫

赫德既為中國擔憂,又希望中國振作,在他複雜的情感裡還有著這樣一種意念:中國這條沉睡的巨龍,太需要外力使他驚醒了。它按照西方的要求,開放的步子太慢了。它的無能到了可惡的地步——這個老大帝國根深蒂固的慵懶拖沓、麻木,有時候倒成了它抵制西方影響的一件韌性的武器。赫德很希望中日戰爭像一劑猛藥,使清朝這個積鬱已久的病軀之身在沉痛地打擊中醒來。

在平壤戰役之前,赫德已經有了希望通過沉痛的戰爭打擊,迫使中國覺醒,實現進步的想法:

在時機到來的時刻,我很可能要“插手”安排調解,因為我們越早結束戰爭越好!這是個存亡攸關的大問題,關係到東方的文明。我雖然一直認為中國本身肯定會以健康的方式通過革命的過程,儘管步伐緩慢,在較遠的將來是會走出一條路來的,但我相信若是它被日本打敗,倒可以把進步的車輪從古舊的泥淖中拔出來,讓中國擺脫束縛,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另一方面,中國如果取勝,就會把進步拖後幾個世紀!日本人在近三十年裡所做的事值得高度讚揚,他們在朝鮮所推行的改革也引起我們極大的同情和得到我們的祝願。

[2]

11月21日,日本輕鬆佔領旅順。赫德又重複了他希望通過中日戰爭使中國覺醒的言論。“如果我們躲過了這場災難,我所害怕的是這個老大帝國仍將酣睡。中國不是一個喜歡戰爭的國家,它的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它的種種特性,都傾向於和平,而這個粗暴的世界卻偏要打擾它。但是這正是醫治和平的種種病態的唯一方法!”[3]

赫德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老實說,他並不希望看到日本在遠東稱王稱霸。他也知道,日本不狠狠地教訓中國,這條睡龍就不會覺醒。赫德也詛咒日本的狂妄,特別是隨著戰爭的發展,日本多次拒絕外國調停,這更使赫德感到一種咄咄逼人的攻勢可能危及他的地位和權力。在這種複雜的情感中,他更有愁白了“少年頭”的況味。

12月間,赫德一面與歐洲軍火商聯繫購買軍艦槍支、籌措外債和設法聘用琅威理等人,一面又有些疑惑,不知這樣“搞來搞去,於事何補”。他擔心日本人一旦攻佔北京,則必將控制包括海關在內的所有政府機關,屆時可能將他趕跑,到那時他和英國在中國的利益也將化為烏有。[4]赫德在給金登乾的信中表露了它的擔憂和無奈:

英人赫德:甲午戰爭中國被日本打敗,中國倒可進步朝正確方向前進

1894-1895年,營口,為保護歐美人員的美英軍艦被冰封在船塢裡。

一星期前,通過美國調停和平有望,但日本人改變了主意,他們說,“叫中國派它自己的人來同我們談判”,而中國不肯,現在的事情是一決雌雄。如果他們聽從我的勸告,……那麼我們的機會就會好得多。如今它的軍隊被擊潰了,各地招募的兵員既無訓練又無鬥志,而官員們結幫自保,老百姓願意臣服於任何皇帝,使得野心勃勃的敵人可以不費力地實現其征服慾望。就正義而言,日本人根本沒有任何正義——也許只有這種正義即由他們認定別的幹了錯事的國家必須改正。我本人不相信單憑正義可以成事,正像我不相信只用一根筷子能吃飯一樣,我們所需要的是第二根筷子——實力。但是中國人現在感到應該以外柔內剛的辦法處理,因為他們認為正義在自己一邊,並希望這種正義最終要比日本越打越重的鐵拳實力更強有力。我想日本人將試圖打到這裡。如果他們成功了,他們將佔領這些政府建築物,很可能把我本人攆走或囚禁起來。他們所想到的就是征服,他們將推翻一切。[5]

在悲觀失望的情緒中,赫德彷彿感到,北京的天氣烏雲密佈,巨大的狂風隨時都可以把這個帝國都城摧毀。但是失望、莫可名狀的情緒又使人感到痛苦。他在負載的情感中,仍然期待著各國能夠出面調停。他希望西方的斡旋能夠成功。他“相信公理定能戰勝強權”。雖然列強出於維護自己的利益,再次進行了斡旋,但調停最終還是失敗了。大清只好親自到日本議和了。

1895年1月初,清廷派遣張蔭桓和邵友濂赴日議和。赫德料定,他們此去將非常艱難。他們敢於接受日本的條件嗎?他們如果接受了將遭受唾罵,如果不接受,日本就會發起向北京的進攻。赫德擔憂地說,“人們希望議和成功,但我擔心現在是用賠款、割地去買來和平。中國竟然把這場仗打得如此糟糕,使人氣惱。現在仍很難說,繼續打下去是否會好一些,我們可能有所改進,敵人可能實力消耗殆盡。假如由我掌權的話,我必定堅持打下去,可惜我沒有這個權力;我也不敢勸這個政府這樣幹,因為打下去有可能造成它的毀滅。如果中國人從此認真地進行改革,將來一定會好得多。但是我恐怕,除非攻佔了北京,他們大概不會理解改革的必要性,也不會理解缺少的是什麼樣的素質,並設法達到要求。”[6]

果然,張蔭桓、邵友濂在日本受到了羞辱,清廷只好派李鴻章前往日本談判。那麼,要李鴻章為全權代表赴日本談判,又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情形呢?赫德認為,“那個必須在和約上簽字的人(李鴻章)面臨的是一個極招人埋怨的任務,全國人民要咒罵他和政府,起碼是輕蔑他們!外國人只能提出議和的意見,並暗示如果他們的利益受到影響將要出頭干涉,這一點只能非常加以審慎地利用。我擔心列強,或其中的某些國家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不肯讓日本和中國自行解決,也許會出面強制召開國際會議,或者樂於見到中國被打垮,藉此一方面保留為了以後搜取其它權利的發言權,另一方面也可分沾這個未留下遺囑的死者的財產。我的建議是讓兩個當事國自己解決問題。但是李鴻章最近幾天腦海裡裝了過多的建議,以致他或許把人們的意見攪成一鍋粥,思想混亂無所適從了!他像我一樣,年輕時交上好運,就此扶搖直上,位極人臣,其實我再說一遍,他像我一樣,不過是一個普通人,只是因為身居高位使他聲名顯赫而已。當他接待外國人時彷彿應付自如,但揭去他的這張皮,他還是中國佬,同其他官僚同樣是無能之輩。德璀琳很崇拜他,我卻不那樣看待他。”[7]

英人赫德:甲午戰爭中國被日本打敗,中國倒可進步朝正確方向前進

春帆樓

赫德料定李鴻章必定是要去簽訂屈辱條約的。果然,隨著三月間日軍分三路進犯,幾天之內,牛莊、營口和田莊臺皆被佔領,遼東半島陷落,大清敗局已定,李鴻章到日本後也是被動的議和。

3月23日,5000名日軍在戰艦的掩護下,在澎湖登陸,清軍起而抵抗,不到一天,日軍便佔領了澎湖。在3月24日的第三次會談上,伊藤博文提及此事,讓李鴻章萬分緊張。他知道,大清已經沒有談判條件了,手裡沒有可以使對方讓步的牌;他失去了方寸,竟然大罵清廷中的那些主戰派,指責他們不瞭解國外形勢,把局勢弄得不可收拾。李鴻章說,“中央之達官顯貴不能洞察中外形勢,排斥敝人意見,以致不幸造成今日之局面”。[8]

戰事的繼續推進,使李鴻章很有一種擔心,擔心清廷因此崩潰,因而表現得更加軟弱。正當他一籌莫展之際,卻發生了一個意外;第三次談判結束後,李鴻章無奈地乘轎返回引接寺行館,可到行館門口的時候,突然衝出一個年輕人舉槍朝他射擊,子彈射中他的左頰。當時現場一片混亂,原來這是一位名叫小山豐太郎的極端仇華分子,他希望中日戰爭一直打下去,不願意看到兩國議和。受了槍傷的李鴻章當時就昏厥過去了,過了一個多小時,他醒過來了。不過這一次他到還鎮靜,看著被鮮血染紅的衣服,撫摸著被處理過的傷口,長嘆一聲:“此血可以報國矣。”

李鴻章遇刺令日本政府也異常吃驚,伊藤博文擔心因此誤了議和之事,他說:“該犯以和為非,應將本大臣槍擊,不應戕害中國使臣。蓋議和一事,所有條款,專靠本大臣定奪,非靠中國成行使臣也。” [9]隨即與陸奧宗光一道前往行館看望李鴻章,一再地表示歉意。

李鴻章被刺傷的時刻,赫德尚不知情。但是,面對江河日下的戰局和日本的獅子大開口,甚至列強各國都想趁火打劫,卻使赫德更為憂慮,“我們不知道會出現什麼局面。日本要求佔據山海關、大沽、天津等地,作為答應停火的條件,這使人反感而不能接受的,我們害怕這預示要恢復和平,條件將極為苛刻。英國除了講得好聽以外,一無作為;但是講好聽的話目前於事無補,而且這幾乎同女王選派英格斯為海軍隨從參謀一樣被人看做是毫無意義。因此,如果我講過的老預言成為事實:俄國把它的手伸進了中國,這是不必驚訝的!”[10]

英人赫德:甲午戰爭中國被日本打敗,中國倒可進步朝正確方向前進

日本出版的《日清甲午戰記》刊登戰爭的詳細情況

李鴻章被刺的事件,日本政府一方面積極給李鴻章療傷,另一方面立即開始審判兇手。受此事件影響,日方接受了李鴻章提出的簽訂停戰協定的要求,並提出了議和條件。日方提出的合約內容主要有四個方面:一、中國認明朝鮮國確為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二、中國將盛京省南部地方、臺灣全島及澎湖列島永遠讓與日本國;三、中國賠償日本軍費庫平銀二萬萬兩;四、中國已開通商口岸之外,更開順天府、沙市、湘潭、重慶、梧州、蘇州、杭州七處為通商口岸,日本國臣民運進中國各口貨物減稅,免除厘金,並得在中國製造一切貨物。

苛刻的要求,聽到消息的赫德萬分驚異,他評論道,“議和條件已到,要求異常苛刻!全世界將為日本喝彩,而中國將不寒而慄。我擔心一些冠冕堂皇的條款所包藏的禍心,會將另一些看上去好像是包含著什麼好處的條款消除掉。”這裡所說的包含著好處的條款大概是指開放通商口岸等,這些條款在日本看來是自己的需要,也是各國的需要,“皆各國多年願望不可得者”。[11]

在赫德看來,日本人提出的這些要求實在是太苛刻了,即使是所謂的開放通商口岸等條款也潛藏著進一步的侵略野心。但李鴻章還是在《馬關條約》上籤了字。《馬關條約》確認朝鮮“獨立”,承認朝鮮與中國脫離宗藩關係,承認朝鮮為日本的附屬國;中國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及附屬島嶼;賠償日本軍費庫平銀二萬萬兩,在七年內付清;《馬關條約》經兩國皇帝批准互換後,重新談判新的通商行船及陸路通商章程;增加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日本可以派駐領事到各通商口岸等等。

《馬關條約》簽訂後,朝野上下對李鴻章的指責、非議之聲一時甚囂塵上,自知罪孽深重的李鴻章此時倒是會圖清靜。1895年4月18日,他從馬關登船回國。他到天津後,說自己有病不能上朝,讓伍廷芳將《馬關條約》的文本送到總理衙門。老實說,甲午戰爭的失敗,李鴻章負有很大責任,因為他的妥協政策、懼敵思想、臨戰指揮失當都是導致戰爭失敗的原因,所以才被動地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即便是李鴻章躲著,但還是遭到朝中大臣們的彈劾。

條約的簽訂,此時的赫德認為自己的優勢將失去。但面對侵略者的強大,他也贊同李鴻章對日本的屈從,也為自己和英國政府在這場艱難的議和談判中並無作為而感到遺憾。憑著多年的經驗和政治敏感度,他覺察到戰後列強蜂擁而上搶奪中國的可能性,覺察到了英國維持多年的優勢行將失去,至少它沒有甲午之前的那種赫赫聲勢了,在侵華的列強各國中無可置疑的領先地位也可能要被顛覆。這種頹勢將影響到海關,影響到自己在海關的地位,這樣的情況下,赫德很希望清廷裡那些頭頭腦腦們能夠聽取他的建議,那樣他將仍然發揮他的作用。赫德在給金登乾的信中寫道:

英人赫德:甲午戰爭中國被日本打敗,中國倒可進步朝正確方向前進

日本刊登的李經方和李鴻章

和約已簽字,李已回國,但我怕的是革新很可能又是一紙空文。很多要求革新的中國人今天感到惋惜的是日本沒有打到這裡,因為他們說總的看來中國並不認為自己會打敗,因此它將同以前那樣我行我素。賠款借債大概會使海關立足於中國到下個世紀中葉,如果中國能維持完整到那麼久的話。除非銀價上升,否則這海關生涯除了工作的興趣和生活過得去之外,將很少有誘人的魅力。中國如不認真著手革新,我就沒有必要在這裡久留下去了。我相信,如果我提出要求,他們是會把海軍交給我的。為什麼他們不在十或二十年前這樣辦呢?如今為時太晚了,這是對我而不是對中國而言![12]

赫德很有一種掛冠歸里的想法,但他更多的是不捨,更多的是對權力的迷戀。他知道有很多人覬覦著自己這個職位,特別是甲午之後,那些覬覦的人更加急不可耐。在這種局面中,他所預感的列強借甲午之戰的“東風”瘋狂瓜分中國的狂潮還是很快發生了。後來,赫德不得不為自己、為了英國的利益而投入一場保位之戰。

——

參考文獻:

[1]王宏斌:《赫德爵士傳:大清海關洋總管》,第312頁。

[2]陳霞飛主編:《中國海關密檔:赫德、金登幹函電匯編1874—1907》第六卷,第108頁。

[3]陳霞飛主編:《中國海關密檔:赫德、金登幹函電匯編1874—1907》第六卷,第176頁。

[4]盧漢超:《中國第一客卿:鷺賓·赫德傳》,第170頁。

[5]中國近代經濟史資料叢刊編輯委員會:《中國海關與中日戰爭》,第78頁。

[6]陳霞飛主編:《中國海關密檔:赫德、金登幹函電匯編1874—1907》第六卷,第213頁。

[7]陳霞飛主編:《中國海關密檔:赫德、金登幹函電匯編1874—1907》第六卷,第244頁。

[8]戴逸等著:《甲午戰爭與東亞政治》,第159頁。

[9]孫克復編:《甲午中日戰爭外交史》,第190頁。

[10]陳霞飛主編:《中國海關密檔:赫德、金登幹函電匯編1874—1907》第六卷,第261頁。

[11]王宏斌:《赫德爵士傳:大清海關洋總管》,第318頁。

[12]陳霞飛主編:《中國海關密檔:赫德、金登幹函電匯編1874—1907》第六卷,第273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