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的哭戲到底有多好?沒有之一無法形容

“這樣的片子一年一部就夠了,真的太難了,太難受了,多了我真架不住。”

這是周冬雨提到她2018年唯一拍的電影《少年的你》時最常說的話。

就影片上映來說,前前後後經歷的多場風波看,的確是“太難了”:

柏林入圍、取消放映、定檔撤檔。

沉寂了幾個月以後,官方在10月22日突然宣佈,電影10月25日緊急上映。


周冬雨的哭戲到底有多好?沒有之一無法形容


沒有時間開首映禮、發佈會,連主演都不敢在社交賬號上大肆宣傳。

甚至由於定檔突然,影片的硬盤都是由數百名工作人員連夜送往全國各地,有些還需要人肉送拷貝。


周冬雨的哭戲到底有多好?沒有之一無法形容

出品公司趕工製作《少年的你》影片硬盤

這部電影,真的很難。

幸好,電影質量對得起它一波三折的命運,上映之後,無論口碑還是票房,《少年的你》均收穫了不俗的成績。

豆瓣開局8.7,位列「華語電影年度十佳」。


周冬雨的哭戲到底有多好?沒有之一無法形容


首日票房,輕鬆破億。截至發稿,電影上映三天,票房已突破5億大關。

《少年的你》的故事其實很簡單,一場發生高考背景下的校園暴力,一對少年努力掙脫黑暗的故事。


周冬雨的哭戲到底有多好?沒有之一無法形容


曾國祥的特寫鏡頭和柔光濾鏡,為陳念和小北的故事蒙上了一層憂鬱的顏色,也緊緊地抓住了每一個觀眾的內心情緒。

從影院走出來,大家最印象深刻的,一定有陳唸的眼神和表情:清澈,隱忍,和深扎內心的希望。


周冬雨的哭戲到底有多好?沒有之一無法形容


而後你也許才會想起,女主演居然是周冬雨!印象裡那個中二又跳脫、好強又倔強的周冬雨!

01

“我媽沒給我這個機會叛逆,我自己也沒給我自己這個機會。”

周冬雨從小和母親一起長大,母親管教嚴格。不讓碰手機,不讓跟男生說話,掐著放學的點兒算女兒到家的時間。

周冬雨青春期屈指可數的幾次叛逆,一次是聽《第一次愛的人》,覺得王心凌酷極了,學她一口氣打了七個耳洞。結果所有耳洞連著發炎,第二天睡覺的時候就被母親挨個摘了下來。

還有一次,周冬雨與男同學互生好感,特意向同學借一部手機給對方發短信。沒過幾天,借來的手機在考試的時候響了起來,天下皆知,朦朧的感情即刻告吹。

不過多虧了母親的嚴格管教,18歲時她才能被張藝謀一眼選中。

那時周冬雨和靜秋一模一樣,沒談過戀愛,單純的像一張白紙。


周冬雨的哭戲到底有多好?沒有之一無法形容


在《山楂樹之戀》剛出來時,有人說周冬雨是“單眼皮李曼”、“鞏俐和魏敏芝的結合體”。

但張藝謀堅決否認,“和誰都不像!她有種很獨特的東西。”

除了張藝謀,當時誰都沒能看出來。

演完《山楂樹之戀》後兩年,周冬雨陸續岀演了一些跟靜秋或多或少有幾分相似的文靜少女般無辜的角色。

從《宮鎖沉香》中為情所痴沉香,到《同桌的你》文靜的高中生周小桅。

“清純”,是她難以擺脫的標籤。


周冬雨的哭戲到底有多好?沒有之一無法形容


直到甯浩帶著《心花路放》裡的鄉鎮殺馬特女青年周麗娟找到她。


周冬雨的哭戲到底有多好?沒有之一無法形容


一開始,周冬雨不想演,又不想直接拒絕。心思走了十八個彎後,覺得自己“當時特有情商”地跑去回應了導演:“這劇本真的挺好的,您也再找找別人,千萬別耽誤了您的戲。”

導演一頭霧水,根本沒聽明白周冬雨是要演還是不演。她還竊喜覺得自己可真會說話。

但幾天以後,她突然開始覺得生活不對勁兒,情緒積壓到某一刻,她發覺她喜歡這個角色,“就要演”三個字從腦子裡生生蹦岀來。

“《山楂樹之戀》之後我從沒試過戲,我不明白什麼是試戲,但就憑著一股子‘我要演’的虎勁兒去了。”

這成為她開始轉型的一部代表,顛覆了自己以往的清純形象。

直到現在,周冬雨都記得,拍《心花路放》中黃渤和她在天台上互追的戲時,甯浩導演跟她說:

“不要浪費你的條件,要好好努力。”

02

因為周麗娟這個角色,周冬雨被大家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才讓導演曾國祥願意讓她去嘗試《七月與安生》裡的“安生”一角。

周冬雨一直記得,原本劇組是希望她演含蓄內斂的七月。但她堅持,要麼演安生,要麼就不演。

拍到安生去找蘇家明“放狠話”時,許月珍還特意找她過來說:

“冬雨,這是一個特別重的戲,你可一定要好好演啊!”

別人越說你不行你就越要行——最後周冬雨也的確做到了,安生讓她拿到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周冬雨的哭戲到底有多好?沒有之一無法形容


之後,大家聊起周冬雨,最喜歡提到的就是“最不像女明星的女明星”“不想當表情包的影后不是好演員”,即使她出席嚴肅又尷尬的活動,卻總能最熱力四射地讓場面一秒“活”起來。


周冬雨的哭戲到底有多好?沒有之一無法形容


作為演員,她把鬼馬俏皮風,玩兒得特別轉。精湛又充滿靈氣的表演讓她和任何年齡段的男演員都百搭。

比如,她跟金城武這類成熟帥哥在《喜歡你》裡配戲,活潑少女配霸道總裁,一點不違和。


周冬雨的哭戲到底有多好?沒有之一無法形容


和井柏然這種鄰家大哥哥搭配時:她眯起眼就笑,嘟起嘴就哭,斜眼看人,蹦腳走路,怎麼“作”怎麼來。她把性格里開朗俏皮的特點在電影裡發揮到了極致。


周冬雨的哭戲到底有多好?沒有之一無法形容


然而嚴苛的觀眾再次開始質疑——

周冬雨討喜的表演頂多再支撐幾年,透支光自己的機靈勁兒之後怎麼辦?

周冬雨戲路到頭了吧,演什麼都是她自己。

這部《少年的你》,就是周冬雨給所有質疑者的最好回應。

03

“幹嗎找我演一部這麼痛苦的電影啊?”周冬雨對監製許月珍說道。同劇組的大家都明白她演這個角色壓力很大。

這是周冬雨第三次和許月珍合作,之前《七月與安生》《喜歡你》裡角色,都或多或少有本色演出的成分。而《少年的你》裡的陳念,無論年齡還是性格都與她本人有很大差別。

周冬雨覺得這個角色從性格到遭遇都跟真實的自己截然相反,所以格外想試一試,但演了才知道多麼難。

“真的好難。關鍵是我跟那個人物完全不像。這是最難的,我連個支點都找不著,也沒能說提前體驗生活就直接進組,而且我從來沒有被人霸凌過。前半個月我就覺得我要得抑鬱症了。”

周冬雨一直自詡在生活上的自在隨性,不自我強求,可這樣的“隨性”不包括電影在內。

沒有人說她演得不好,但她說,演戲這種事兒不用別人說,你演得好不好,是不是真的在故事裡,自己比誰都清楚。

《少年的你》導演曾國祥給她的表演參考資料都是紀錄片,要求是“我不要周冬雨”

他刻意壓著周冬雨本人的個性,這對於從外形和性格都被限制的她來說很難。有時演著演著,“周冬雨”又跑出來了。

陳念和周冬雨是兩個極端,陳念那麼平凡,畏畏縮縮佝僂著腰的體態,永遠泛紅的眼眶,因恐懼戰慄的雙手,沒有任何調皮和舒展的空間。


周冬雨的哭戲到底有多好?沒有之一無法形容


周冬雨個性活潑,走路時總是大搖大擺,她也把這個習慣帶到了鏡頭裡。但在導演的心裡,內向、敏感、自卑、被欺負的陳念,應該“每一步都會很小心地走”。

周冬雨悟性很高,往往導演一句“周冬雨又出來了”,她就能立刻明白,很快調整好自己的狀態。

周冬雨把陳念詮釋得淋漓盡致,沒有讓角色止於“弱”。

隨著劇情推進,陳唸的倔強愈發凸顯,哪怕電影三分之二她都在哭,可是每一滴眼淚的力量層層堆積,在光頭造型之後脫胎換骨的爆發,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直視著小北和屏幕外的所有觀眾,“我要保護世界”。


周冬雨的哭戲到底有多好?沒有之一無法形容


觀眾的眼睛一刻離不開她。

周冬雨的哭戲有多好,找不到華麗的形容詞描述。她總能準確地調動五官,嘴角牽動幾毫米的幅度,整張臉就變了。


周冬雨的哭戲到底有多好?沒有之一無法形容


母親的事情敗露,被全班人嘲笑時的隱忍哭泣。


周冬雨的哭戲到底有多好?沒有之一無法形容


被壞人追打躲在垃圾桶裡,不敢出聲抽泣,豆大的淚珠不停滑落。


周冬雨的哭戲到底有多好?沒有之一無法形容


被欺負後跟母親打電話,哭到鼻涕成泡,開口依然保持平靜,對答如流。下一秒繼續哭,又繼續平靜,人物性格就在張弛間盡顯。


周冬雨的哭戲到底有多好?沒有之一無法形容


失去小北時,情難自禁地放聲大哭,充滿感染力。


周冬雨的哭戲到底有多好?沒有之一無法形容


結尾陳念和小北隔著玻璃窗的見面,兩分鐘無臺詞表演哭出了多種層次,看到小北委屈地哭,知道哭不好就要忍住的笑,看到小北在哭忍不住跟著哭,最後是所有偽裝漸漸戳破墜入現實爆發的哭。

這段戲堪稱近年來最好的對手戲。周冬雨榮升為觀眾心中“最會哭的女演員”之一。

周冬雨的哭戲到底有多好?沒有之一無法形容


全片陳念唯一一處崩潰,是被“大人”警察設局欺騙小北被判死刑,她背過身去,雙肩不斷抽動,看起來要暈厥過去。沒想到轉過身卻是一臉倔強,一句怒吼“滾”把節奏推向高潮。

原來可以這樣演,的確是最符合角色的處理了,畢竟陳念還是個孩子。


周冬雨的哭戲到底有多好?沒有之一無法形容


周冬雨的哭戲到底有多好?沒有之一無法形容


周冬雨的哭戲到底有多好?沒有之一無法形容


看了電影大家感慨道,27歲的周冬雨,已經可以駕輕就熟地拿捏各種人物狀態,自己真正變成了角色本身,演什麼像什麼。


周冬雨的哭戲到底有多好?沒有之一無法形容


周冬雨是個不服輸的“倔”人。

一路走來,從清純到鬼馬,再到成熟,她撕碎了許多標籤。她一直在製造驚喜,一直在尋求突破。

她認為想突破就得吃苦,得狠狠地琢磨和自我折磨。

“誰沒受過苦,人生來不就是為了來解決問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