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怪傑”辜鴻銘:青樓女人是上品,小腳女人是絕品

民國,是東西方文化碰撞與融合的時代。

以蔡元培、胡適等人為代表,引入西方先進思想的大師們,至今仍然被傳頌。

不過,大師們也不全都是正經的,

在民國,還有一位非常奇葩的大師。

他就是——

辜鴻銘


“清末怪傑”辜鴻銘:青樓女人是上品,小腳女人是絕品


可能很多人沒聽說過辜鴻銘的名字,

但他是清末民初時期精通西洋科學、語言兼東方文化的第一人。

辜鴻銘的出身,就和普通人不一樣。

他的祖輩是福建泉州人。

不過,到了他父親這一輩時,已經在馬來西亞紮根多年了。

當時,他的父親是一家英國人經營的橡膠園的主管。

母親則是一位金髮碧眼的純種西方人。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辜鴻銘從小就對語言有著極強的理解和記憶力。

英語、葡萄牙語、馬來語,每一種語言他都當作母語來說。

當然,最重要的是,他還能飆出一嘴正宗的閩南話

會說多種外語的男孩子運氣都不會差。

橡膠園的莊主布朗,十分喜歡這個會講外語、嘴皮子賊6的小夥子,

於是將他收為義子。

並在他10歲這年,帶他前往歐洲

臨行前,辜鴻銘的父親告訴他:

“不論你走到哪裡,不論你身邊是英國人,德國人還是法國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國人。”


“清末怪傑”辜鴻銘:青樓女人是上品,小腳女人是絕品


可惜的是,外頭花花世界,辜鴻銘一到英國,就把老爹的話忘了。

他立刻剪掉辮子,換上西裝,一副洋大人做派。

這時清朝還是同治年間,戊戌變法、甲午戰爭都是幾十年後的事情了。

剪辮子,在當時的中國根本不可能。

那個時候的辜鴻銘,是走在維新最前端的人。

在歐洲,辜鴻銘繼續打磨自己的外語技藝。

除了之前已經學會的幾種外語,他又掌握了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臘文的使用方法,並熟讀各國語言下的文獻名著。

辜鴻銘是個天才,在西方求學期間,他就展現出過人的天分,愛丁堡大學校長、著名哲學家卡萊爾就對他非常欣賞;

他在俾斯麥百年誕辰會上即興演講,博得一片喝彩,至今還被德國人傳為美談。

蔡元培去萊比錫大學唸書時,辜鴻銘已經是非常知名的學者,而40年後,當林語堂來到萊比錫,辜鴻銘的著作已成為該校指定的必讀書了。

辜鴻銘是第一個在西方獲得聲望的中國學者,而當時,他僅僅24歲。


“清末怪傑”辜鴻銘:青樓女人是上品,小腳女人是絕品


在此期間,還發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那時候的外國人看不起中國人,

一次,辜鴻銘在公交車上看《泰晤士報》。

幾個英國鄉巴佬覺得好玩,便在一旁侮辱嘲笑辜鴻銘。

確認過眼神,遇見懟的人。

於是,為了懟死這幫英國佬,辜鴻銘設計了一個小計策——

他先是把報紙倒過來看。

這樣一來,那幾個英國人更來勁了——

看,那個中國男孩連字都不認識,還裝模作樣看報紙呢。

辜鴻銘等的就是他們這句話。

接下來,辜鴻銘用最純正的倫敦腔把整段文章念出來。

唸完之後緊跟了一波嘲諷——

你們英文才26個字母,實在是太簡單了。我要是不倒著看,根本找不到閱讀的樂趣。

結果,幾個英國人聽完後全都傻眼了。

這個X裝的很完美。


“清末怪傑”辜鴻銘:青樓女人是上品,小腳女人是絕品


24歲那年,辜鴻銘返回故鄉南洋。

此時的他,已經是精通西學、頗有名氣的學者,

他回國後,深感中華文化的偉大,於是又潛心研究中國文化,昂首走上了一條弘揚國學,嘲諷西學之路。

1883年,他開始在報紙上用英文發表一系列中國學文章,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他還把剪掉的辮子重新留了起來。

他還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理論——

茶壺茶碗論。

他認為男人娶小老婆是社會穩定的基礎。

男人就像是茶壺,女人就像是茶杯。

一個茶壺肯定要配幾個茶杯,總不能一個茶杯配幾個茶壺。

從這個趣聞可以看出,

辜鴻銘對中國文化的推崇。


“清末怪傑”辜鴻銘:青樓女人是上品,小腳女人是絕品


在辜鴻銘的心中,一切舊的文化都是好文化,他固執的喜歡女人的小腳,甚至還要拿三寸金蓮的繡花鞋喝酒,認為這樣才能文思泉湧。

不過在當時,大部分出國留學開過眼界的大師們都是西學的倡導者。

他們不遺餘力地宣傳西方的政治、文化、科學等等等等……

實際上,直到上世紀末,這種趨勢還在延續。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本名為《醜陋的中國人》的書籍在國內廣為傳播。

書中大談中國民族的劣根性,把中國人罵的體無完膚。

可以想象,如果辜鴻銘看到這本書一定是嗤之以鼻,並藉此話題寫一套反諷系列叢書——

《醜陋的美國人》、《醜陋的英國人》、《醜陋的德國人》、《醜陋的法國人》……


“清末怪傑”辜鴻銘:青樓女人是上品,小腳女人是絕品


1885年,辜鴻銘終於來到了中國。

他在張之洞門下做了外文秘書,後又在自強學堂(武漢大學前身)執教。

雖然在湖廣總督張之洞門下當幕僚,他卻一點不願奉承上司,公然拿前後兩任湖廣總督開涮:

“文襄(張之洞)傲,故其門下幕僚多偽君子;午橋(繼任總督端方)浮,故其門下幕僚多真小人。”

饒是如此,他的官運還算不錯,一路做到外交部左丞。

不過,好景不長。

辛亥革命一聲槍響,大清亡了。

辜鴻銘丟掉了公門鐵飯碗,又被蔡元培請過去,到北京大學教書。

一個扎著辮子的老頭給學生講英國文學,想想也算是北大奇景了。

當然,這也顯示了蔡元培主張學術自由、兼容幷包政策的了不起之處。

辜鴻銘一生狂傲,蔡元培是少數的幾個他所欽佩的人


“清末怪傑”辜鴻銘:青樓女人是上品,小腳女人是絕品


當“五四運動”興起時,蔡元培被認為是革命黨受到牽連。

而辜鴻銘則決定與蔡元培同進退,他說道——

蔡元培和我,是中國僅存的兩個好人。我不跟他同進退,中國的好人不就要各自陷入孤掌難鳴的絕境了嗎?

當別人問他“好人”如何解釋時,他又答道——

好人就是有原則。

蔡元培在前清時就點了翰林,但他不肯做官卻跑去革命。

到了今天,蔡元培依然在堅持革命。

這就是堅定的革命派。

而我,自從跟張之洞做了前清的官就是保皇派。

到了今天,我依然是保皇派。

這就叫有原則。


“清末怪傑”辜鴻銘:青樓女人是上品,小腳女人是絕品



辜鴻銘在北大主講英國文學,

將自己寫的一本《春秋大義》(又譯作《中國人的精神》)灌進學生們的腦子裡,

書裡用熱情的筆觸寫中國文化才是拯救世界的燈塔,把西方文明批判得一文不值。

辜鴻銘自詡保皇派,但自始至終,他連皇帝的面都沒見過,也並非看見牌位就磕頭的腐儒。

辜鴻銘瞧不上的人有很多,北大的教授基本沒一個不挨他的罵的,其中胡適捱罵的次數最多。

胡適是新文化運動的領導者,堅持“全盤西化”論,在辜鴻銘的眼中,這簡直就是“全盤胡說”。

一次演講,胡適用英文唸了首荷馬的詩,被他嘲笑“英國下等人的口音”;

胡適在報紙上寫篇短文,老辜第二天就也登一篇批判,還要到法庭去告他。

胡適一向推崇白話文改良,被辜鴻銘逮住了小辮子:

“現在的人,包括那些自以為是的文字教授,用詞作文都不通。譬如說“改良”吧,以前的人都說“從良”,字典裡也只有“從良”這個字詞,指的是娼妓棄邪從正,沒有說“改良”的。“改良”讓我百思不得其解,你既然已經是“良”了,還改什麼?難道要把“良”改回去退而從“娼”嗎?”


胡適對此哭笑不得,屢次反擊,但辜鴻銘嘴炮多厲害,胡適哪能比得過?


“清末怪傑”辜鴻銘:青樓女人是上品,小腳女人是絕品


1928年4月,本來要去執掌山東大學的辜鴻銘不小心染了感冒。

當月月底就在北京逝世,享年72歲。

辜鴻銘是個怪人,

他在西方文明推進的時候,選擇不剪辮子、推崇中華文化,

辜鴻銘是否也是沽名釣譽呢?

或許是的,

昔年人人留辮,唯他剪辮。

如今已是民國,剪辮令下了一道又一道,他卻堅定的不肯剪。

這並非對清王朝有多忠心,只是要一個標新立異、自詡清高罷了。

但是,辜鴻銘也是中華文化的大師。

他對中華文化的貢獻,是不可置疑的。

在那個人人都推崇西方文明的嶄新中國,孔孟之道被斥為迂腐,忠義仁孝被笑作愚蠢,年輕人妄自菲薄,覺得中國樣樣低等,外國事事高尚。

辜鴻銘這外來的“半個洋人”,卻站在風口浪尖,告訴世界:中化文化從來不低人一等!

他堅定地捍衛了中華文明的尊嚴,保存下傳統文化的最後一絲火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