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肿瘤"如何切除?

高校老师要发论文,而且讲级别,国内级别越高越好,最好发到国外刊物上,而且与老师收入挂钩。与之相应的,教学活动却不被看重,因为那与老师的评价和收入关系不大。大学,本来是传道授业解惑之地,变成了论文工厂,学术车间,各类抄袭事件层出不穷。本来令人羡慕的大学老师被论文任务逼得水深火热,躁动不安。而进入大学后的学子普遍茫然无措,师生关系淡漠隔离,学无所得。

论文是学术的结晶。高校老师特别是教授做科研,写论文,占有行业前沿最新信息,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撰写成论文或教案,传授给学生,本来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事情,也是必须的工作,但现在因为各种原因,搞得怨声载道,鸡飞狗跳。易中天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大学要求老师做论文就像要求鸡生蛋,生什么蛋,生在哪儿,多大型号,什么时侯,都有规定。这些蛋直接决定了老师们的地位薪酬帽子甚至去留。

罗锅认为,这是典型的学术形式主义,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这也是典型的本未倒置,害学生,害学校,害国家。不是说论文不重要,研究不重要,而是考核要合理,目标要有度,不能陷在学术形式主义泥潭里而不能自拔。罗锅曾就某高校直接聘刚毕业但发了三篇高质量论文的老师为教授的事件大声疾呼:迅速制止高校学术人才大跃进,迅速扭转和整治高校唯论文论引发的各种乱相怪相!

罗锅是正高职称,所谓核心期刊(北核南核)发论文也不少,40多篇吧。从来没有说是因为职称而写稿,也没有因为刊物级别而投稿,大多只是为了总结工作及业务心得,辨析新闻规律,把握行业动态,与同行交流,水到渠成地写,也是选择合适的刊物投。论文质量也不是刊物级别越高越好。

罗锅有四点建议可作参考:

一,大学老师评职称教学和论文都需要,但论文不能泛滥成灾,每个职称等级两三篇代表作即可。

二,论文刊物级别只作参考,取消分区论。不论发在哪儿,专家评审组一看就知道质量,不能唯级别论,唯外国论,唯数量论。那样是作茧自缚,自讨苦吃。

三,国家应有针对性地创办一批学术刊物,解决费用问题,为科研成果提供更多出口,而不能只提生产要求,不解决发布阵地。

四,开展年度省级论文评比活动,不论级别,只看创新度和影响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