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歲的鈴木,最終敗在中國:市場拋棄你時連招呼都不打

01 前言

曾經紅遍大江南北的經典日本品牌鈴木,在中國市場終於落下帷幕。

2018年9月,長安汽車以1元人民幣,收購日本鈴木方持有的長安鈴木50%股權;之後,長安汽車擁有長安鈴木100%股權;但鈴木繼續向長安汽車提供生產許可,即長安汽車可繼續生產、銷售鈴木品牌汽車。

至此,長安鈴木徹底成為自主品牌,變成了長安一個人的遊戲,開始了長安獨角戲表演。

而在最輝煌時,奧拓一款車型在中國就有四家企業生產,鈴木在中國擁有兩家合資企業,但一切都已是過眼雲煙。

02 鈴木品牌誕生

120歲的鈴木,最終敗在中國:市場拋棄你時連招呼都不打
120歲的鈴木,最終敗在中國:市場拋棄你時連招呼都不打

1887年,鈴木創始人“鈴木道雄”出生在靜岡縣濱松市普通農村家庭,孩童時期就成為了一名學徒工。

1909年,22歲的鈴木道雄開辦工廠生產紡織機械,1920年3月,成立了鈴木式紡織機株式會社。

1937年,鈴木開始了小型汽車研發項目,後因二戰而暫停。

二戰後,日本經濟復甦,汽車市場逐漸打開。鈴木在1952年推出了第一款摩托車;1954年,鈴木汽車公司正式成立,1955年,推出了第一款汽車Suzulight,它是日本微型車的先驅之一,售價大概在40萬日元左右(約現在人民幣6.5萬元)。

120歲的鈴木,最終敗在中國:市場拋棄你時連招呼都不打

1970年,鈴木推出了第一代吉姆尼,車重只有590公斤,深受消費者喜愛。

1979年,鈴木推出了著名的奧拓,在日本風靡一時。在上世紀90年代,該車型引進中國,取得了不錯的戰績。

鈴木從此開創在日本微型車領域的創奇,到1979年,鈴木在日本微型車市場的銷量已經位居第一。

03 鈴木進入中國

改革開放後,中國汽車工業迎來真正的發展春天,居民對汽車的需求也越來越凸顯。

在上世紀80年代,有著軍工背景的昌河、長安、哈飛等企業紛紛引進鈴木的技術,進行一定本土化後在國內生產鈴木微型車。

120歲的鈴木,最終敗在中國:市場拋棄你時連招呼都不打

昌河汽車在鈴木Carry微型廂式車的基礎上,研發出了昌河微面。昌河微車在當時風靡全國,當時連很多政府單位都採購昌河微面,而昌河微面在出租車市場同樣受歡迎,佔據著很高的份額。

無獨有偶,長安汽車也看中了鈴木Carry,並開始了仿製開發,1984年11月,SC112微卡下線,長安的造車之路也由此起步。

120歲的鈴木,最終敗在中國:市場拋棄你時連招呼都不打

1991年,長安汽車通過直接採購日本奧拓散件的形式,在國內組裝了第一批500輛的奧拓轎車,一年後,國家正式批准長安為微型轎車的生產基地。

鈴木的奧拓窈窕的身材,在當年非常受歡迎;當時居然還有另外三家企業也在生產奧拓:吉林江北、湘潭江南、西安秦川;加上長安汽車,奧拓一女嫁了四夫。

04 長安鈴木(1993年~2018年)

120歲的鈴木,最終敗在中國:市場拋棄你時連招呼都不打

1993年5月,重慶長安鈴木汽車有限公司成立,長安還是比較強勢,持股51%。兩年後,第一輛奧拓SC7080下線,排量0.8L。

奧拓非常符合剛剛奔小康的中國百姓,憑藉較好的經濟性廣受歡迎,成為很多中國百姓的首輛轎車。

1999年9月,長安鈴木第二款車引入:羚羊SC7100投產,共有1.0L、1.3L兩款發動機。

僅憑藉奧拓和羚羊兩款車型,長安鈴木實現了年銷量10萬輛,由此可見長安鈴木當年的盛況。

120歲的鈴木,最終敗在中國:市場拋棄你時連招呼都不打

2005年4月,Swift雨燕國產,成為一代神車,在消費者口中有著極佳的口碑。

2006年12月,天語SX4發佈,該車擁有兩廂版和三廂版可選。

在2011年,長安鈴木全年銷量突破22萬輛,達到全盛時期。

之後,長安鈴木逐漸走下坡路,2013年銷量不足15萬輛。雖然後面陸續有新車上市,但是沒有扭轉頹勢,2017年全年銷量為8.6萬輛,直到2018年鈴木日本方全面退出

05 昌河鈴木(1995年~2018年)

120歲的鈴木,最終敗在中國:市場拋棄你時連招呼都不打

昌河鈴木比長安鈴木更慘。

1995年6月,鈴木在中國成立了第二家合資企業:昌河鈴木汽車有限公司。

昌河鈴木筆者印象最深的車型當屬北斗星,一款微型轎車,在市場同樣非常受歡迎。

120歲的鈴木,最終敗在中國:市場拋棄你時連招呼都不打

2005年,昌河鈴木利亞納問世,定位為小型轎車,最高峰時月銷量達到過5000輛。

2007年5月,昌河鈴木的微面浪迪上市。這款車居然配備了全時四驅系統配置,真的搞不懂市場調研是怎麼做的。浪迪的銷量很差,最終停產收場。

接下來就是昌河鈴木的動盪期。

2009年11月,昌河鈴木被劃給了長安汽車,業績極差,毫無起色。

四年後,昌河鈴木再次被重組,轉嫁給了北汽集團。之後,鈴木已經基本退出了該公司的運營管理。

2018年6月,北汽昌河正式發佈公告,宣佈日方股東撤資。

06 分析總結

2018年鈴木全球銷量321萬輛,同比增長1.2%,全球排名第10,鈴木在全球的銷量表現並不差,處在主流市場梯隊中。

在上世紀80~90年底,鈴木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一度非常好,是中國人第一批家用車的主力產品,與中國汽車企業的合作往來非常頻繁。

2010後,中國市場繼續增長,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市場,而鈴木卻在中國節節倒退。

為何鈴木在全球最大的中國市場混不下去呢?

從2010年開始,中國汽車市場已經開始了明顯的轉變:

第一,消費升級,使微型車市場萎縮。

第二,中大型SUV逐漸風靡。

第三,汽車電動化趨勢,特別是微型車的電動車趨勢明顯。

第四,中國汽車市場的迭代明顯加快。

在如上幾方面,恰恰是鈴木做的不好的。

鈴木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故步自封,另一種語言表達就是堅持自我。

面對具有中國特色的汽車市場,鈴木沒有做任何改變,沒有跟上市場發展節奏,逐步被邊緣化,直到毀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