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工會職能 助推精準扶貧

困難職工救助幫扶、困難職工技能培訓、人才培訓、消費扶貧……今年的10月17日是我國第6個扶貧日。近年來,北京市總工會在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工作方面,積極落實黨中央、市委的政策要求,按照《北京市對口支援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任務安排,堅持首善標準,結合工會業務,對接對口幫扶地區,開展精準扶貧。2019年以來,北京市總工會對受援地投入專項救助金已達1040萬元。

高度重視 強化責任

扶貧攻堅工作是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是一項改善民生利國利民,增強黨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的重要舉措,影響深遠,意義重大。北京市總工會黨組高度重視,不斷提升政治站位,激發擔當作為,以強烈的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扶貧大軍之中,以困難職工“孃家人”的身份活躍在幫扶地區,活躍在貧困職工群眾身邊。

北京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鄭默傑指出,做好扶貧協作工作是北京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北京作為首都,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帶頭深入貫徹習總書記關於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部署,堅持從打好三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高度,充分認識扶貧協作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多次強調,要把這項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作為北京分內的事來辦,以更大決心、更精準舉措、更過硬作風,助力對口地區打好脫貧攻堅戰,立標杆、作示範,圓滿完成黨中央交給北京的扶貧協作任務。

措施有力 落實有效

堅持以首善標準助力對口幫扶地區,這是北京市總工會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工作實施措施的標準。市總工會按照市委要求,拿出專項資金、設立了切實可行的項目活動,創新工作思路,在為貧困戶解決難題的同時,充分發揮首都工會的優勢,通過“扶貧”與“扶志”“扶智”與“扶能”相結合的方式,與工會幫扶救助工作結合,為農民工聯繫就業崗位、提供就業技能培訓、為貧困地區困難農民工子女開展救助等活動,把黨和工會組織的溫暖送給貧困戶。今年以來,北京市總工會對受援地投入專項救助金共計1040萬元。

——與張家口市總工會:2019年,北京市總工會投入100萬元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資金,開展人才培訓和消費扶貧等救助工作。一是人才培訓。為了讓困難職工掌握一技之長,促進困難職工就業、創業。北京市總工會投入80萬元資金,由張家口市總工會負責為困難職工組織開展技能培訓。二是消費扶貧。北京市總工會投入20萬元資金,以購買衣物或農副產品等方式進行消費扶貧,首購商品用於慰問冬奧一線職工,由張家口市總工會負責採購等相關事宜。

——與玉樹州總工會:2019年,北京市總工會投入200萬元扶貧協作資金和支援合作資金,分別就困難職工生活救助、困難職工子女助學、兜底戶救助、困難職工醫療救助以及困難職工技能培訓幫扶等,開展救助工作。

一是開展困難職工(含農牧民工)生活救助幫扶。2019年,北京市總工會投入80萬元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資金,由玉樹州總工會通過直接資金幫扶、慰問等形式,對320名包括農牧民工在內的因病致貧、因殘致貧、因意外致貧的困難職工進行救助幫扶。二是開展困難職工子女助學幫扶。2019年,北京市總工會投入45萬元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資金,由玉樹州總工會通過“金秋助學”的形式,對90名包括農牧民工在內的因學致貧的困難職工子女進行救助幫扶。三是開展兜底戶救助幫扶。2019年,北京市總工會投入12萬元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資金,通過開展精準識別、兜底調查的形式,對30名包括農牧民工在內的兜底困難職工進行救助幫扶。四是開展困難職工醫療救助幫扶。2019年,北京市總工會投入33萬元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資金,通過開展大病救助、醫療救助的形式,對33名包括農牧民工在內的困難職工進行醫療救助幫扶。五是開展困難職工技能培訓幫扶。2019年,北京市總工會投入30萬元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資金,通過開展困難職工技能培訓的形式,充分發揮工會優勢資源,使困難職工有一技之長,助推困難職工脫貧致富,為建設玉樹“兩個越來越好”做出自己的貢獻。

——與和田地區工會:2019年,北京市總工會投入200萬元扶貧協作資金,資金到位後通過和田地區工會撥付給和田市、和田縣、墨玉縣、洛浦縣四個縣市開展項目實施。分別開展了兩項救助幫扶工作。一是開展困難職工救助幫扶。北京市總工會投入扶貧協作資金,由和田地區受援的四個縣市通過直接資金幫扶、慰問、“金秋助學”等形式,對335名包括農牧民工在內的因病致貧、因殘致貧、因意外致貧、因學致貧的困難職工進行救助,投入資金100.10萬元。二是開展困難職工技能培訓,促進就業幫扶。依託於和田地區四個受援縣的農民工技工學校,對農民工開展“三學一去”培訓,提升參訓學員就業能力。培訓2770人次,投入資金97.094萬元,人均培訓費用350.52元。

——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四師工會:2019年,北京市總工會投入200萬元扶貧協作資金,資金到位後通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四師工會撥付給三個團場開展項目實施。開展困難職工(含225團農民)救助幫扶。2019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四師工會通過直接資金幫扶慰問等形式,對460名職工群眾進行生活救助、助學救助、醫療救助。

——與拉薩市總工會:2019年,北京市總工會投入約140萬元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資金,開展人才培訓和民生救助工作。一是人才培訓類。為了讓困難職工(農牧民工)掌握一技之長走出大山,從而促進農牧民工就業、創業,打破原有的生活模式。北京市總工會投入40萬元資金,由拉薩市總工會負責為100名困難職工(農牧民工)組織開展1期技能培訓。二是民生類。為幫助解決職工所面臨的困難,通過開展送溫暖、生活救助、大病救助、助學救助等活動,減少貧困人口增加率,及時把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送到困難職工手中,幫助解決拉薩市總工會送溫暖及困難職工幫扶救助資金20萬元;八縣(區)總工會送溫暖及困難職工幫扶救助資金各10萬元,共80萬元。

——與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2019年,北京市總工會投入200萬元扶貧協作資金和支援合作資金,用於困難職工救助幫扶,並開展產業幫扶、就業幫扶等救助工作。

一是開展困難職工(含農牧民工)救助幫扶。2019年,北京市總工會投入200萬元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資金,由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通過直接資金幫扶、慰問、“金秋助學”等形式,對1000名包括農牧民工在內的因病致貧、因殘致貧、因意外致貧、因學致貧的困難職工進行救助。二是促進產業幫扶。由北京市總工會組織一次勞模、民營企業家赴內蒙古的深度貧困旗縣考察、調研,鼓勵和帶動首都民營企業到內蒙古投資創業;利用《勞動午報》和工人體育場等工會優勢資源,宣傳內蒙古優質旅遊資源,助力發展旅遊業,並推廣銷售內蒙古農牧產品。三是開展就業幫扶。通過開展京蒙跨區域促就業招聘會活動,精準引導北京地區家政、安保、餐飲、護工、建築等行業,優先聘用內蒙古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增加貧困人員就業機會。四是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北京市總工會發揮社會動員優勢,組織引導技能人才、工匠、勞模等先進人物參與開展技能培訓、技術交流、支醫支教、醫療救助、志願服務等扶貧活動;組織動員溫暖基金會、企事業單位、慈善機構和愛心人士開展捐款捐物、產業扶貧等公益活動。

精心部署 創新機制

完善北京市總工會與受援地工會形成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的日常工作機制,形成雙方領導互訪對接機制,及時通報進展情況、落實加強合作事宜等機制……在北京市總工會與各受援地簽訂的2019年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行動計劃上,最後一條總會寫上: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機制這一條款。

而這一點正是體現了北京市總工會突出工會扶貧協作的整體性、延續性、規範性。鄭默傑在10月14日召開的北京市總工會與張家口市總工會扶貧協作座談會上講話時指出,“現階段扶貧協作工作時間緊迫,任務艱鉅,必須長抓不懈,久久為功。市總與受援地工會應順勢而為,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好工作計劃和實施細則,健全完善工會對口扶貧協作的工作機制,做細做實相關臺賬和責任清單,加強廉政風險防控,嚴格審計資金使用情況,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統籌好協作項目的優化整合,發揮整體性、延續性、規範性作用,真正把工會對口援助項目轉化為受援地職工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工程。”

□本報記者 白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