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捏指成拳“雷霆”治理——懷化市著力下好市場監管工作“一盤棋”

強監管、護公平、保民生,是市場監管部門的中心工作。從今年1月成立以來,我市市場監管局梳理整合職能職責,捏指成拳,形成執法合力,著力下好市場監管工作“一盤棋”,在強化市場監管、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環境、保障民生方面持續發力,機構改革效果凸顯。

開展專項整治,保障群眾食品安全

懷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是懷化機構改革整合原工商、質監、食藥、知識產權、價監而新組建的市場綜合監管部門。今年來,市市場監管局相繼開展了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整治、重點領域假冒偽劣專項治理“雷霆”行動等一系列專項治理行動,保障了人民群眾飲食、出行、遊樂、消費安全。僅食品安全專項治理方面,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就開展集中行動 5 次,出動執法人員 9096 人次,檢查生產、經營單位4548家次,立案71起,罰沒174.3萬元,市本級完成食品抽樣檢驗765批次,不合格 17 批次,合格率為 97.78%;食用農產品 220批次,不合格 4 批次,合格率為 98.18%。自 9 月份以來,聯合開展的秋季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專項行動中,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出動執法人員3024人次,檢查學校(含幼兒園)及食品生產經營者2675戶,其中學校幼兒園食堂1655家次,校園周邊食品銷售店及餐飲店1020家次;責令改正352戶次;抽檢食品274批次;收繳問題食品8公斤,查處食品違法案件6件,罰沒金額2.9萬元。新增學校食堂明廚亮灶65戶,學校食堂明廚亮灶總數達到1017戶。

為做好“白板肉”市場整治及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檢查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364個次、檢查商場超市848個次、檢查肉品冷庫403個次、查處問題肉品7790.6公斤。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方面,還取締了4家米粉“黑工廠”。

集中打假治理,充實群眾獲得感

為落實“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總體要求,市市場監管局發力消費品、計量、知識產權、電商平臺專項治理方面的執法,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來得更充分、更可持續。在電商平臺專項治理集中行動中,強化了對虛假宣傳、虛假促銷、刷單炒信、侵權假冒等違法行為的重點監測,責令3家網站進行了整改;在認證領域專項治理集中行動中,組織開展了電子計價秤專項監督檢查,立案查處4起,既有銷售環節,也有集市、賓館等使用、消費環節;在知識產權的“雙打”中,全市市場監管系統持續保持對生產銷售假冒偽劣農資、建材、汽車配件和無證生產銷售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內產品、侵犯商標權、假冒專利權等違法行為的高壓打擊態勢,立案156起,辦結117起。

規範案件處罰,提升執法質量

為規範案件處罰,市市場監管局特別制定出臺了內部規範性文件,明確規定“擬處10萬元以上的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價值數額較大的案件;擬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的案件”等五種情形的行政處罰案件必須通過局領導集體研究決定;實行了對執法過程全過程記錄制度等監督規範措施;強化了對法律法規及違法典型案例的學習培訓和宣傳,著力提升大眾的法治意識。

據統計,截至9月底,市市場監管局已佈置開展各類專項檢查行動16個,立案查處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強制性產品認證、計量、知識產權、價格等方面的違法行為 125 起,罰沒款390萬元,開展行政指導、行政約談200餘次,舉行案件聽證會 4 次,舉辦法制培訓 6 期,利用3.15、計量日、質量月、安全生產月等時間節點開展大型戶外法律宣傳活動13次,通過媒體發佈典型案例、宣傳專項整治行動報道127次。(本報記者 謝娜 通訊員 謝景福 羅會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