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湖南的一個小縣城,多少錢能算得上財務自由呢?

牛哥養牛


財務自由是要根據你的消費觀決定的。

有的人工資不多,但是願意花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的工資去買一個自己心儀的東西。也有的人,一個月省吃儉用就能攢下不少錢。

湖南就整體而言,房價水平不是很高,所以租房成本不會很高。就算是在長沙1000多也可以租一個房子了。小縣城租房成本應該會更低一點。當然如果你在縣城有自己的房子,不需要租房,那生活成本更低一點了。

但是,湖南工資水平低,平均工資也就三千左右。這也導致了很多人才流向珠三角地區。因果循環,反正導致工資水平低。所以在湖南的縣城工作,如果沒有買車買房的壓力,一個人生活,一個月5000元完全夠生存。

要算上財務自由,個人存款至少需要50萬。


薄扶林


我曾經看過一本書,寫的非常通俗易懂,以兩個爸爸的收入開支資產配置等來講故事。其中有個2*2維矩陣非常的形象表達如何才能實現財務自由。在這個2*2維矩陣裡,把家庭的收入現金流進行分類,分別列入這個矩陣的4個不同象限裡(也稱為現金流象限圖),如下:

在這個矩陣裡,4個不同的象限用代表不同含義單詞的首個字母來代表:比如,E是僱員的首個字母,代表擁有一份工作;B是企業主,代表建立一個別人為自己工作的系統;S是自由職業者,代表做自己的老闆;而I是投資人,代表錢為我自己工作。

每個人或家庭的收入現金流都會出現在這四個象限裡。或者說,你的收入主要來自哪個象限呢?不同象限代表掙錢的方式不同或不同掙錢途徑,每個象限都可能使你富有,也可能貧窮!

富人和窮人的區別

富人70%以上的收入都是來自投資,也就是右下角的I象限,只有不到30%的收入來自工資,或者說E象限。

而相反的是,大多數中產階級或窮人,他們的收入中至少80%來自E象限或S象限的工資,只有不到20%來自投資,即I象限。

財富是用時間衡量的

財富是用時間來衡量的,而不是用錢來衡量的。比如當你(或你全家)完全不工作了,以你現有的生活水平能夠生存多少天,這就是你的財富。所以,我經常聽說,“別個**富豪有多少錢,幾輩人都吃不完”,就是1個道理。因此,我們要想實現財務自由,就必須延長這個時間。

財務自由簡單點就是通俗說的“躺賺”!

“躺賺”就是你在睡大覺的時候都在賺錢!也就是說,你不用工作了,錢都用不完,這樣你就實現了財務自由了。

繼續用上面的現金流象限來解釋。你要多增加被動性的收入來源(躺賺要多!),比如:投資性的收入(比如股息),房屋租金,銀行利息,廣告收入,版權、專利收入等等;一旦這些被動收入大於開支了,你就實現了財務自由了!

儘可能的讓右側的B象限和I象限的收入越來越高,這樣你實現財務自由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往往90%的社會人都在左側E和S象限工作!為什麼大多數人們會選擇左側的收入呢,那是因為安全;而右側雖然自由,但是往往代表風險。

並不是所有的房產都是資產,很可能是負債哦!

富人要越富就必須儘可能地購買資產,避免負債,則收入增加,支出減少。

在這裡,特別說下,並不代表所有的房產都屬於資產,很多情況下,房產屬於負債。只有當你的房產產生租金收入才屬於資產否則屬於負債,比如你自己居住的房子,房子越大,裝修費越高,物管費越高,維修費用越高,支出越高,所以我們把這種房產要列為負債!當然,當你把房產交易賣掉的時候,也可列入資產,但更多的列為短暫的1個投資收入而已。


對於湖南的小縣城,什麼是財務自由?我舉個例子,假如,你的家庭月開支2萬,那麼你要有大於2萬的“躺賺”收入,比如有大約銀行存款大約700萬(按照年化3%來計算),或相當的其他收入,比如房租,假如你有10套房,每套月租金2000元,你也財務自由了;或者藍籌股的股東,股息率在4%的話,大約要持有550萬市值左右的股票,等待每年的分紅收入。

但是即使如此,也並不代表你的家庭一直是財務自由的,一旦你的家庭開支水平提高了,比如多生了個娃,比如月消費達到5萬了,你又不財務自由了,所以,這個是動態的。當然,假如你或你家庭的“躺賺”收入是你月開支的N倍以上,比如10倍以上,我估計,至少可以管你1家1輩子的財務自由,比如你家庭目前開支2萬,而你家庭的“躺賺”收入大於20萬元,相當於7000萬銀行存款;或100套房產(每套租金2000)或5500萬左右市值的藍籌股等。簡單來說,若能夠實現當下物價水平的億萬富翁,則你的家庭1輩子都屬於財務自由的!



錢道財經


有物業,無負擔,月收入在一萬左右,在大陸三四線城市基本上算是財務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