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喜與遺憾並存的《舞蹈風暴》,舞蹈類綜藝突圍20年

作者|毛麗娜

被戲稱為“舞版聲入人心”的《舞蹈風暴》,10月5日在湖南衛視悄然播出。洪濤團隊製作、何炅擔任主持人,又請來了劉憲華、彭昱暢擔任評委,這檔綜藝的目標恐怕不只是為Q4貢獻一檔競技類綜藝這麼簡單。

播出三週左右,《舞蹈風暴》的豆瓣評分從8.6分飆升至8.9分。目前看來,還真有希望復刻去年《聲入人心1》的成功,甚至可能成為舞綜的出圈之作。

驚喜與遺憾並存的《舞蹈風暴》,舞蹈類綜藝突圍20年

仔細想想,這些年來舞蹈綜藝也不少了。要說哪檔節目出圈了、造成社會廣泛討論度了,似乎又差這麼一點點。硬糖君今天就從《舞蹈風暴》開始,來說說國內舞綜20年不出圈之怪現象。

風暴時刻是個啥?

先說一些節目細節的問題。不瞞各位,在《舞蹈風暴》開播的前半小時,硬糖君一直也沒弄明白,各路選手、評委不停cue到的“風暴時刻”是什麼。

官方的解釋很高大上:利用時空凝結技術定格舞者在舞蹈中最極致的美,展現其技術與肢體力量的結合。

說了跟沒說一樣。或許演播廳的評委可以現場感受到這種“被凝固的瞬間”的神奇,但是對於我們觀眾來說,這不就是回放、慢放、定格嘛。

驚喜與遺憾並存的《舞蹈風暴》,舞蹈類綜藝突圍20年

在舞綜中插入科技元素當然是值得讚賞的嘗試,但是給“風暴時刻”的鋪墊太過於神化,展現在節目中難免給人一種“貨不對板”的嫌疑。

另外按照官方說法,觀眾可以通過“風暴時刻”親自感受舞者的舞蹈究竟好在哪兒。恕我直言,對舞蹈一點了解都沒有的人,即使看了風暴時刻還是不懂舞者們厲害之處。按說湖南衛視出品的節目,一向以花字氾濫見長。這回該用花字做補充卻反而剋制起來,令人費解。

驚喜與遺憾並存的《舞蹈風暴》,舞蹈類綜藝突圍20年

同時“風暴時刻”這一技術手段,作為節目的亮點之一,勢必會被選手、評委以各種不同形式反覆強調,加深觀眾印象。這種做法是一柄雙刃劍,觀眾有時候思維很直觀,評委總是強調“風暴時刻”的定格動作,就會有觀眾認為評委評判選手的標準,是通過定格瞬間“動作美不美、跳得高不高、託舉穩不穩”來判斷。

驚喜與遺憾並存的《舞蹈風暴》,舞蹈類綜藝突圍20年

誠然,節目中幾位評委都是國際知名的專業舞者出身,不太可能以這麼簡單粗暴的準則作為衡量標準。但近幾年我們看到觀眾對節目組、評委錯誤解讀的事例不少,硬糖君估計,未來“風暴時刻”有可能成為觀眾質疑評委不公正、打壓選手的一個爆發點。

舞綜比起音綜而言,本身就有一定的門檻。如果節目組能夠多加一些解釋說明的花字內容,相信會把引起誤會的可能降低幾分。

另外一個細節則是老生常談的剪輯問題。或許是受到近年其他競技類節目的影響,在選手錶演的時候,總要切入一些其他選手或觀眾的反映,而且大部分都沒什麼營養,不過就是“太厲害了”、“簡直神了”這類的彩虹屁。

驚喜與遺憾並存的《舞蹈風暴》,舞蹈類綜藝突圍20年

《舞蹈風暴》中每組選手在舞臺上展現個人實力的時間僅有1分鐘。與音綜甚至表演類綜藝不同,舞蹈看得既是舞者的技術,也是舞者的情緒感染能力。

這1分鐘對於舞者而言,是他用盡渾身解數,通過舞蹈把觀眾代入他想要表達的那個世界裡。時不時地切換一下其他人的反應,好好一支舞節奏變得稀碎,如硬糖君這樣的普通觀眾就更迷惑了——“為什麼評委說他跳得好,也沒什麼出彩的地方啊”。

蓋因評委在現場看得是一隻完整的舞蹈,我等觀眾欣賞的則是支離破碎的舞蹈片段而已。完整的舞蹈對於觀眾理解內容有多重要?舞神楊麗萍厲不厲害?她在春晚上的幾次舞蹈表演,如果幾秒鐘切換一次觀眾如痴如醉的表情,你我照樣看不懂她跳了個什麼。

令人欣喜的是,在節目播出至第三期時,節目組也發現了剪輯對於整隻舞蹈完整性的影響。最新一期節目中,觀眾的歡呼、驚訝臉鏡頭明顯變少。知錯能改,硬糖君給《舞蹈風暴》點贊。

節目組有個誇誇群?

細節問題是一方面,《舞蹈風暴》絕對是硬糖君看過氛圍最和諧的一檔競技類綜藝。但競技類節目,需要這麼“和諧”嗎?

該節目一共有五位,四組評委。舞者上臺表演,評委推杆表示認可,1票淘汰、2票待定、3票4票代表晉級。

沈偉、沈培藝、揚揚這三位評委,組成該綜藝中的“技術擔當”;劉憲華與彭昱暢弟弟則以聯合評委的身份自成一組。

驚喜與遺憾並存的《舞蹈風暴》,舞蹈類綜藝突圍20年

三位專業評委的履歷不必多說,在舞蹈界都是頗有分量的人物。劉憲華從11歲開始學習芭蕾,後又通過SM公司全球選秀的篩選,進行了韓舞學習。

不過,彭昱暢弟弟出現在這裡的作用就令人迷惑了。吸引流量嗎?倒不如像豆瓣網友所說,把彭昱暢的評委席設置為飛行評委來得合理。

每次看到彭昱暢弟弟努力想點評一下又不知道說什麼,最後只能露出乖巧的笑容,硬糖君都想替他長嘆生活不易。

驚喜與遺憾並存的《舞蹈風暴》,舞蹈類綜藝突圍20年

猶記得早年舞蹈綜藝,評委點評以犀利見長。尤其是依靠一張利嘴出圈,甚至擁有了自己脫口秀節目的金星,那可真是一點面子不留。管你是誰,跳得不好,罵哭你都是輕的。

《舞蹈風暴》的氛圍卻不是一般地和諧,硬糖君都懷疑評委揚揚女士是不是偷偷加入了什麼彩虹屁誇誇群,怎麼誇起人來比飯圈女孩的小論文還專業?

驚喜與遺憾並存的《舞蹈風暴》,舞蹈類綜藝突圍20年

大概評委老師們也知道,現在的粉絲不好惹,動不動就在互聯網上來個聯名聲討。自己又不知道這些選手中誰會是下一個“爆款”,所以乾脆都以誇為主。可惜觀眾不懂評委的苦心,直接在討論組質疑,這檔節目的評審部分太“水”。

驚喜與遺憾並存的《舞蹈風暴》,舞蹈類綜藝突圍20年

評委不毒舌,對於選手來說是件好事。大部分選手都拿到了通行證,即使沒能通過的,評委的點評也溫柔克制,一直誇讚其身上的優點。這硬糖君就疑惑了,她這麼好,為什麼不讓她通過呢?

驚喜與遺憾並存的《舞蹈風暴》,舞蹈類綜藝突圍20年

《聲入人心1》的點評也並不麻辣犀利,但廖昌永老師同樣有對選手表現不滿意,黑臉直言不諱的時刻。希望後期的節目中,《舞蹈風暴》的評委們能夠“硬”起來,不學金星的毒舌,至少也不能被觀眾質疑節目“水”。

受到近年來真人秀式競技類綜藝節目的影響,《舞蹈風暴》中加深了對於選手自身故事的挖掘。甚至安排了主持人何老師,對每一組即將出場的選手進行背景故事回顧以及簡短採訪作為串場。

有人說真人秀元素讓舞蹈綜藝變得庸俗,硬糖君倒不這麼認為。這是一檔聚焦於年輕舞者的節目,除了軍藝雙子星劉迦、選秀回鍋肉王晨藝等少數選手自帶流量以外,其餘參賽者就是素人。加之舞蹈本身有專業門檻,講故事是個讓觀眾記住他們的好辦法。

驚喜與遺憾並存的《舞蹈風暴》,舞蹈類綜藝突圍20年

但是講故事雖好,可別陷入賣慘的窠臼。從目前的節目內容來看,湖南衛視在這方面還是很剋制的,“說出你的故事”部分點到為止,即使勵志雞湯也是以花字的形式出現。希望這種剋制的處理方式,能夠一直保持到最後。難得的是,在節目中這麼多組選手的表演環節幾乎沒有快進一帶而過的部分,而是給了每組選手說出自己的故事,並且展示自己實力的完整機會。

舞綜出圈緣何難

在這檔舞綜之前,硬糖君覺得市場上已經很久沒有引起過大範圍討論度的全舞種類綜藝了。自從明星舞蹈綜藝《舞林大會》改名為《新舞林大會》,存在感驟降;央視堅持辦了20年的《舞蹈世界》,更因為專業性太強曲高寡和。

驚喜與遺憾並存的《舞蹈風暴》,舞蹈類綜藝突圍20年

這幾年反而是垂類舞蹈節目表現亮眼,如《這就是街舞》、《熱血街舞團》等節目,依託年輕群體對於街頭文化的熱愛辦得有聲有色;主打“國風”元素的《國風美少年》中一些選手展示了“國風舞蹈”,也讓人眼前一亮,但說出圈還是欠一口氣。

驚喜與遺憾並存的《舞蹈風暴》,舞蹈類綜藝突圍20年

除了上述節目以外,國內舞綜這20年中,還湧現過明星舞蹈綜藝《舞動奇蹟》、主打專業舞者競技的《舞林爭霸》、星素結合模式的《舞出我人生》和《與星共舞》。

一跳20年,提起這些綜藝,大家的第一反應除了流水的舞蹈綜藝鐵打的毒舌金姐以外,大概就是“沒想到某某明星跳舞這麼好,真是全才”。

音綜、表演類綜藝,多多少少都會在節目播出後捧出這麼幾個新生力量,但是舞蹈類綜藝的討論度卻往往集中在明星導師、明星選手,以及節目中互撕的抓馬瞬間。

音綜走出來的選手可以巡演、辦歌迷見面會,為各類劇集獻聲演唱OST;表演類綜藝的更不用說,每年那麼多劇集的製作需求,想出演角色總歸是有機會的。

舞者就不一樣了。大部分人民群眾對於舞劇的熱衷程度要遠遠低於演唱會、話劇等,各類製作平臺也沒那麼多專門的露出機會給舞者們。

可以說國內的舞者圈子仍舊是圈地自萌的狀態,或許某個垂類舞蹈在因緣際會下暫時火了,但你要問問大部分網友熟知的舞者是誰,大部分人的答案仍舊還是金星、楊麗萍和黃豆豆這些老前輩們。

驚喜與遺憾並存的《舞蹈風暴》,舞蹈類綜藝突圍20年

大部分舞綜,尤其是素人舞綜節目播出後,缺乏合適的載體持續為舞者曝光,節目一結束觀眾就把這些選手拋在腦後。所以舞綜出圈難,難在沒有後續。不過作為“梅溪湖36子”的締造者,湖南衛視或許會在節目結束後,通過舞劇、自家晚會等方式來解決持續曝光的問題。

保證節目水準的基礎上以偶像化的標準進行遴選,大部分參賽舞者都屬於“高顏值高技術高學歷”,又或者有技術也有流量的綜藝回鍋肉,《舞蹈風暴》讓人看到了湖南衛視想要做一檔破圈舞綜的野心。剪輯稀碎的問題已經在改善,後期節目中如果對“風暴時刻”的必要性挖掘再深一點,這檔兼具專業性與綜藝感的舞綜說不定能夠真的出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