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前沿芯片科技,2019新一代信息技術暨集成電路國際峰會在深舉行

聚焦前沿芯片科技,2019新一代信息技術暨集成電路國際峰會在深舉行

2019年10月27日,新一代信息技術暨集成電路國際峰會在深圳灣畔的深港產學研基地隆重舉行。本次峰會由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深圳市發改委、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和深圳市新興戰略產業博士專家聯誼會主辦,由深港產學研基地、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北京大學深圳系統芯片重點實驗室、深圳市灣區數字經濟和科技研究院和深圳灣論壇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承辦。

峰會聚焦前沿芯片科技,邀請了深圳市科技協會黨組書記林祥、美國工程院院士兼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北京大學深圳芯片重點實驗室主任何進、中科院院士唐本忠、北大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所長童慶禧等數位中美院士在內百餘名專家,就現階段芯片技術發展展開深刻探討。

北京大學深圳芯片重點實驗室主任何進教授、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林祥、深港產學研基地主任譚文長致歡迎辭。

聚焦前沿芯片科技,2019新一代信息技术暨集成电路国际峰会在深举行

深圳市科技協會黨組書記林祥

其中,深圳市科技協會黨組書記林祥表示:“中央給深圳新的歷史使命,就是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這是四十年來深圳再次受到中央高度重視。深圳要探索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實現歷史使命,最重要的途徑就是科技創新。”

同時,他還指出當前科技創新最重大的問題,是能不能攻克一大批“卡脖子”問題。實際上,卡脖子問題很多集中在集成電路領域。此次峰會的舉行,對深圳科技發展,對深圳建設科技創新城市乃至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將起到較好的帶動作用。

“芯”火相傳,“新興戰略產業博士專家聯誼會”啟動

隨著5G和AI技術的崛起,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特別是集成電路產業正進入重大調整變革期,移動智能終端及芯片呈爆發式增長。在中美經貿鬥爭的大背景下,全國上下已經意識到發展自主芯片的緊迫性,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已經進入到了全民“愛國芯”時代。

基於此,峰會現場院士與深圳中學生代表舉行了

“少年中國芯”工程薪火相傳見證儀式。

聚焦前沿芯片科技,2019新一代信息技术暨集成电路国际峰会在深举行

“少年中國芯”工程薪火相傳見證儀式

據悉,該項目由著名海歸芯片科學家、北京大學教授何進博士首創。其主要內容包括:芯片基本知識講解、小小芯工程實驗、芯片專家科普教育課、5G趣味科普、電子技能挑戰賽和“少年中國芯”工程教育展等。

事實上,目前該工程已經開展了兩年,在北京、香港、深圳、廣州、長沙等5個城市一共推出了36場活動。今年,該項目又受邀作為2019年全國科普日(深圳南山)的主題活動推出,深受廣大中小學生的喜愛。該項目打造了無縫嵌入中小學課程體系的創新校園科普課程,填補了國內芯片科普教育的空白,助力發現和培養中國未來新一代的芯片產業人才。

此外,現場還舉行了深圳市新興戰略產業博士專家聯誼會揭牌及戰略合作簽署儀式

聚焦前沿芯片科技,2019新一代信息技术暨集成电路国际峰会在深举行

深圳市新興戰略產業博士專家聯誼會揭牌及戰略合作簽署儀式

據介紹,深圳市新興戰略產業博士專家聯誼會,是深圳市高層次人才自願結成的地方性、非贏利性社會組織。聯誼會致力於通過廣攬高層次人才、匯聚多方資源、活化智識資本,通過深圳市科技產融創新服務行動計劃,賦能新興戰略產業、推動技術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產業與金融深度融合。

聚焦前沿芯片技術,中美院士共話未來產業發展

科技發展需要傳承,而傳承的基礎是對過去及現在科技發展的認知。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加快趨勢下,我國信息產業如何充分發揮規模市場的比較優勢,進一步推進產業有序發展?如何整合產業資源,凝聚產業力量,攻克前沿技術難關?如何發揮政府調控優勢,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努力實現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跨越式發展?

在本次峰會上,各位專家學者和業界大咖分享了他們對於新經濟時期,中國未來芯片及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趨勢所思所想。

在《集成電路加乘人工智能與異質整合再創科技及經濟成長》主題演講中,盧超群院士表示,“21世紀紀是科技多元應用化結合原子級半導體革命,半導體集成電路技術整合是多元化應用的智能核心與頭腦。芯片工藝從最初的線寬微縮到面積微縮,再到逐步發展的體積微縮以至異質整合,異質性整合會是21世紀系統級芯片主流技術。”

聚焦前沿芯片科技,2019新一代信息技术暨集成电路国际峰会在深举行

美國工程院院士兼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院士

唐本忠院士進行了“聚焦誘導發光活躍的光電材料與器件”的主題分享,他從鐵器時代、石器時代、銅器時代到硅時代的不同材料的作用論證了材料的的重要性。他表示,發光材料是半導體發展的基礎,材料自主極為重要。

緊隨其後,童慶禧院士發表了“粵港澳大灣區空天大數據中心建設的構想”,他表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大灣區的發展已成為區城發展的龍頭為發展環境友好的區域和城市,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的社會生態文明建設越來越具有突出的意義,人民越來越需要跳出地球的羈絆,觀測和診斷地球上出現的各種問題,從而對空間大數據的需求與時增長、愈益迫切。”

此外,何進教授進行了“以創芯技術迎接5G基礎的AIOT時代”主題分享。他表示,智能萬物互聯的技術基礎包括通信、網絡、計算和芯片,5G和AI技術發展加速了“物聯網”到“智能物聯網”時代,5G時代,將會萬物互聯。

聚焦前沿芯片科技,2019新一代信息技术暨集成电路国际峰会在深举行

北京大學深圳芯片重點實驗室主任何進教授

此外,在圓桌論壇環節,深圳灣和美國硅谷兩地實時推出了主題為“中美雙硅谷攜手智能網聯新時代巔峰對話”的跨洋對話,來自美國硅谷嘉賓馬佐平院士、汪正平院士與來自深圳灣的嘉賓莊松林院士、葉聲華院士、楊天若院士、張學記院士、唐本忠院士、童慶禧院士等中美院士,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瓶頸、發展路徑以及芯片技術如何創新發展等,展開了熱烈地討論和智慧分享。

聚焦前沿芯片科技,2019新一代信息技术暨集成电路国际峰会在深举行

“中美雙硅谷攜手智能網聯新時代巔峰對話”的跨洋對話

聚焦高精尖集成電路發展方向,破局新一代信息技術及芯片產業

下午的11個分論壇,則分別圍繞先進芯片技術、存儲芯片技術、IC EDA技術、5G技術及應用、人工能能傳感器、先進區塊鏈、光電芯片技術、CMOS圖像傳感、太赫茲技術、物流數字化與智慧化發展、中國數字經濟與集成電路等領域深度展開。

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鄭光廷院長、香港中文大學工學院黃定發院長、香港大學BCI專家胡勇教授、國防科技大學的張曉剛教授、上海微系統研究所的曹俊誠研究員、南方科技大學郭躍進教授、香港科技大學俞捷與郭海成教授、復旦大學的曾璇教授、清華大學的王興軍和餘志平教授、北京大學的吳璽宏教授和陳鍾教授、香港科技大學的陳文新教授、新加坡亞洲區塊鏈研究院院長陳柏琿、浙江大學的馬述忠教授、北京郵電大學的樓培德教授、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孫玲玲副校長、湖南師範大學的金湘亮教授、中興微電子研究院的技術總監田萬廷、順風科技總裁王衛,深圳市智慧灣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蔡錦江等60餘名專家、學者和企業負責人,分別發表了專題演講。

與會院士、專家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高精尖集成電路發展方向、產業佈局、高端人才、核心技術等生態鏈的多視角、多層面出發,開展腦力激盪和智慧分享,深入探討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及芯片產業如何儘快破題破局,實現創新性發展?特別是探討如何藉助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這個“雙區驅動”的國家發展戰略推出的機遇期,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在政策支持、資源整合、產業佈局、核心技術以及人才培養等多方面,注入生機和活力。

相關閱讀推薦:

造“芯”正當時,中國芯逃離“卡脖子”困境

集成電路與人工智能,究竟誰是地方政府“新寵”?

聚焦前沿芯片科技,2019新一代信息技术暨集成电路国际峰会在深举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