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廣東陽江70後牡丹畫家謝潤卓

在美術界有“牡丹王子”之稱的70後畫家謝潤卓,出生於陽江著名蠔鄉——陽西縣程村鎮紅光村。多年來,他既堅持研習書法,也苦練繪畫功夫,最擅長工筆花鳥和山水,尤其擅畫寫意牡丹。2011年,謝潤卓巧遇我國宮廷畫派大師趙又弘先生,經過一週的考驗,被趙收為入室弟子,當場喜極而泣,從而拉開一段遠隔數千公里的書畫情緣。

自幼喜歡學習繪畫

謝潤卓自幼喜歡畫畫。小時候,比他大幾歲的堂兄很有繪畫天賦,每幅畫作都受到大人的讚許,美術作業還得過99分。受堂兄的影響,謝潤卓也喜歡上了繪畫,他向堂兄借來圖畫書,問家裡人要錢買回圖畫簿來畫,竟也畫得像模像樣。慢慢地,他開始對繪畫著了魔,畫花鳥、靜物,甚至風景等。讀小學二年級時,有一次,謝潤卓的美術作業也得了99分,這讓他很受鼓舞,一發不可收拾。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當讀到神話故事《神筆馬良》時,小小年紀的謝潤卓被馬良的神奇畫筆所震撼,從此決心做一個出色的畫家。

訪廣東陽江70後牡丹畫家謝潤卓

謝潤卓在揮毫書法

其實,謝潤卓很早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藝術天賦。小學四年級時,在老師的指導下,謝潤卓的繪畫作品《威震群山》參加全鎮中小學生書畫大賽,一舉奪得小學組國畫一等獎。他的書法還獲得學校書畫比賽三等獎。一直以來,他的繪畫作品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這讓他備受鼓舞。初中二年級時,謝潤卓負責出班裡的學習園地,在牆報上配上栩栩如生的花鳥和山水插圖,當牆報完成後,受到老師和同學的一致好評。老師更是當眾誇獎他說:“潤卓,你的插圖畫得如此漂亮,以後一定很有出息!”

訪廣東陽江70後牡丹畫家謝潤卓

謝潤卓畫作《大角灣寫生》

對於老師的鼓勵,謝潤卓一直牢記在心裡,並作為自己前進的源泉和動力。1996年,他考入湛江藝術學校美術教育專業。從此,謝潤卓對書畫藝術的追求,達到了一個忘我境界,他經常為鑽研某個畫家的技法,或潛心創作某幅作品而廢寢忘食。謝潤卓說,湛江藝術學校老師的教誨,讓他受益終身:“你所畫的每一幅作品都要不一樣,畫出的每一幅作品,都要有自己的風格。”同時,老師也說,要學會做一個“會創作的人”。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校期間,謝潤卓書法作品《前赤壁賦》獲全校書法大賽優秀作品獎,還獲得《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20週年美術書法作品展》優秀獎,以及“新世紀杯”中華青少年美術書法攝影大賽書法類青年組銀獎等榮譽。

臂掛秤砣苦練書法

從湛江藝術學校畢業後,謝潤卓回到家鄉一間中學任教。在此期間,他利用寒、暑假,連續四年到廣東教育學院美術教育專業繼續深造。畢業後不久,他從鄉鎮中學調到了陽江技師學院信息技術系任教,對書畫藝術始終追求不止。在教學中,謝潤卓秉承“教好他人,成就自己”的教學理念,一批批學生在他的悉心調教下成長成才。他還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融入到實踐中來,把日常教學與社會接軌、與公司企業接軌,他教出的學生畢業後很多直接上崗。

除了喜歡畫畫,謝潤卓也愛書法,還特別喜歡臨帖。不過,他從平時書法臨帖中,又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如果一味追求像原帖,就要對此產生警覺,“一旦發現自己臨帖相近似了,就要面臨程式化的狀態時,自己要學會放下、要回頭,轉而臨習另一種風格完全不同的帖子。”謝潤卓說,臨帖是為了打開門戶之見,博取眾家所長;傳統並不是某種固化的形式,而是百川彙集的一條大河,如果因認知僵化而將自己囚禁,將無法領略傳統的厚重與博大。他還表示,書法要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就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要做到和諧共處。寫書法有上下結構、左右結構、半包圍結構等,但無論結構如何都要和諧謙讓。如果明白這一道理了,書法怎麼寫都好看,做到“我手寫我心”。

有一次,謝潤卓運用毛筆寫大字,由於不習慣,用大毛筆寫了一段時間後,仍然是寫不好,達不到他想要的效果,這讓謝潤卓很受打擊,一度“不想再練了”,心灰意冷的他,一氣之下把毛筆扔在地上。這時,剛好他媽媽經過,見狀上前安慰他說:“兒啊,這麼多年你都堅持下來了,不能就此放棄!再說了,你現在寫的書法,相比以前已經有很大的進步了。”媽媽的話如醍醐灌頂,他重新振作起來。

為了把書法練好,謝潤卓還找來四五斤重的秤砣,掛在手臂上練習書法,以鍛鍊手臂的穩定性、手腕的力度以及自己的毅力。就這樣,謝潤卓堅持練習逾兩年時間,悟性甚高的他書法進步很快,寫起書法來靈活多變,運筆也不再輕飄飄,書寫的力度比以前更大了。他頗有感觸說,要想寫好書法,一定要充分利用腰力、臂力、腕力和氣力等。

巧遇宮廷畫派名師

一次機緣巧合,謝潤卓參觀奇石館時,有幸遇上我國著名宮廷畫派藝術大師趙又弘。趙又弘1940年生於北京一個書香之家,他曾祖父趙書村曾拜宮廷畫師張樂齊為師。後來,現代工筆畫大師馬晉少年時由趙書村開蒙,悉心教習宮廷畫技法,終成我國一代宗師。感恩之餘,馬晉將少年趙又弘收為入室弟子,成為了宮廷畫派新一代傳人。趙又弘22歲時,由馬晉指導完成巨幅《百駿圖》,轟動了京城畫界,一舉奠定他宮廷畫派傳人的地位。據說,目前身懷宮廷畫派絕技的在世承繼者僅兩三人而已。而令謝潤卓意想不到的是,後來他竟被趙又弘收為入室弟子。

也許是上天特別眷顧努力的人,也許是被謝潤卓的真誠所感動,看過他提供的書畫作品後,趙又弘提出,還要與謝潤卓相處一週進行接觸和考察。一週後,趙又弘才正式宣佈收他為入室弟子。那一刻,從未想過這樣一個大師級的人物收自己為徒,謝潤卓激動得熱淚盈眶。事後,恩師趙又弘無限感慨地說,他見過很多年輕畫家,而謝潤卓是他第一個被感動的學生,他下決心要把謝潤卓教好。他後來評價說,潤卓對繪畫藝術一絲不苟,對各種名家畫派的繪畫刻苦鑽研,中國的傳統功底深厚,大自然的情感形神兼顧,生動傳神,千姿百態;他的書法作品也有獨到之處,並形成個人瀟灑飄逸、典雅別緻的藝術風格。

此後,每隔一段時間,酷愛畫牡丹的謝潤卓就會去北京找老師學畫,有時1個月,有時一兩週。在趙又弘家裡,他虛心地跟老師學習書法、畫牡丹技法,學習鑽研宮廷畫派的傳統技法。恩師還把家裡珍藏的十多幅十二生肖、牡丹等繪畫精品讓他觀摩,並一一講解每幅畫的創作理念、用筆、用色、構圖、意境、心境,讓謝潤卓受益匪淺,他迎來藝術創作全面發展的春天。

苦練工筆

重彩技法

除了去北京恩師家裡孜孜求學外,平時謝潤卓與老師的交流還以電話、微信等方式溝通。他每創作好一幅作品後,會通過微信發給恩師指導,讓老師指出那些畫得好的,要繼續保持下去;那些畫得不足的,下步要如何改進。難能可貴的是,趙又弘把宮廷畫派工筆畫創作技法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謝潤卓。比如,要創作一幅工筆牡丹,便指導他如何起稿、修稿、進入正稿,再如何層層上色、用什麼色、時間如何把握等。又比如,要想畫好一幅工筆牡丹,還要有所選擇。“首先要畫好花頭,其次要畫好花骨,然後再畫好牡丹的葉子。在選擇葉子時,最好要選擇夏天的葉子,冬天的花骨,春天的花。這一點是非常關鍵的。”謝潤卓說,這是恩師曾對他的殷殷教導。

在謝潤卓看來,宮廷畫派的傳統技法,其特點是清秀脫俗,靈動而莊重,清新而華麗。在學習鑽研宮廷畫派的藝術精髓時,他後來領悟到,畫畫是把最好的東西表現出來,讓人賞心悅目,從而更能吸引人。還要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就是無論什麼時候都要過得開心,讓自己保持一種最好的心情和狀態,然後融入繪畫中來,讓自己所畫出來的作品,給人感覺每一點、每一畫都是最好、最吸引人的。同時,謝潤卓探索以寫書法的理念去畫牡丹,更加註重線條的運用,他畫的牡丹神韻與眾不同,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後來,他還將趙又弘的作品風格與自己風格融合在繪畫中,並把老師教導的工筆牡丹畫技法,與其他名家的技法融合一起,從而形成自己的繪畫風格。

訪廣東陽江70後牡丹畫家謝潤卓

謝潤卓畫的牡丹作品

此後,在恩師的悉心指導下,謝潤卓的書畫藝術造詣有了長足進步,先後加入陽江美協、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北京翰海書畫院等,還被聘為北京工筆重彩畫會陽江工作站站長、中國文化藝術人才庫推薦基地陽江負責人、市尚古海上絲綢之路藝術院副院長等。為進一步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普及和推廣中國書畫藝術,2017年10月,在學院和市美協領導的見證下,謝潤卓國畫工作室在學院正式揭牌。第二年,謝潤卓作品《庭下牡丹》入選北京工筆重彩畫會會員作品交流展,《大角灣寫生》入選中國當代工筆畫作品系列邀請展等。畫作《春風》等多幅精品,還被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市陽光教育基金會等機構收藏。

知名書畫家謝汝蒲現場觀看謝潤卓畫牡丹後,評價他的作品風格飄逸、厚重、立體,也很雅、很美,並寫下詩句讚賞他敢於自我突破的習藝精神:“飄逸花枝頗用功,厚重墨色素養豐。立體構圖看不厭,聚散有度藝精通。

其實,謝潤卓是幸運的,在書畫創作生涯中,他先後得到謝汝蒲、謝汝修、陳思瑞和謝鼎銘等陽江書畫名家的指導和提攜,讓他的從藝路上少走彎路,書畫技藝進步較快。作為北京工筆重彩畫會陽江工作站站長,謝潤卓最大的心願是,要把工筆重彩技法融入到日常教學中,為學院和社會培養更多有用的書畫人才,助推陽江書畫藝術不斷向前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