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是何民族?為何要滅匈奴?

月光下的溫唇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

據《史記》記載,匈奴是夏后氏的後人,他們的祖先叫做淳維。再往前追溯,在帝堯、帝舜的時候,就有了山戎、獫狁、葷粥,他們居住在北方荒涼之地,隨著畜牧活動而遷移。

說到底,匈奴也是黃帝的子孫,夏禹的後代嘛。因為他們生活的環境不一樣,不靠種植莊稼為生,就是遊牧民族。

那為什麼要討伐匈奴?

01 禍害中原時間長

在《匈奴列傳》上,北方的那些戎狄之屬都被認為匈奴的前身。他們和中原的摩擦也沒有消停過。如果不算唐虞時期的山戎之類,從公元前1600年夏朝滅亡,算到南北朝時代匈奴徹底退出中原為止,差不多2000年時間。

如果中原早日統一且穩定,就能將匈奴徹底驅除。可惜,中原自己內亂不斷,以致於剛打擊了匈奴的氣焰,中原的內亂又給了他們死灰復燃的機會。其實,主要原因在於中原內亂。

例如,李牧剛把匈奴趕跑,秦始皇就殺過來了,一個離間計就倒下一位名將,相當於救了匈奴一命。

接著,秦始皇聽聞胡人要滅秦後,怒不可遏,派蒙恬率領30萬大軍收拾匈奴,不但將匈奴逐出河套之地,還修繕了燕、趙、秦三國之間的長城。這工程正在如火如荼之際,秦始皇駕崩,趙高這無恥小人篡改遺詔,害死了蒙恬。從此,中原再度陷入混戰。北方的冒頓趁此機會,悄悄地崛起。等到劉邦統一天下時,他已經40萬大軍在手,只能以和親來停戰。

再後來,漢武帝把他們趕跑後,又跳出來個王莽,虐待他們,逼著匈奴鬧事,等等,簡而言之,匈奴就像打不死的小強,每次都能逢凶化吉。

02 掠奪的天性

不說遠的,就說說古公亶父,本來在豳地生活得好好的。那幫傢伙看見古公亶父糧多,就眼紅了,古公亶父二話沒說給他們糧食,結果沒過多久,就說什麼,要你的土地和人民。看看,戎狄有多霸道,自己懶不生產,只知道強奪。古公亶父為了不讓人民做無辜的犧牲,就來到了岐山腳下,重新來過。

舉這個例子,就是想說,戎狄就是一幫強盜。《史記》這麼記載的:其俗,寬則隨畜,因射獵禽獸為生業,急則人習戰攻以侵伐,其天性也。

什麼意思?他們每天練習攻戰本領,就是為了侵襲掠奪,這是他們的天性。

當然不可否認,這跟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有關係。冬天百草凋零的時候,他們的食物供應就難以為繼。為了能夠生存,就把魔掌伸向了中原邊境的老百姓。

從剛開始的小股力量,到漢朝冒頓單于時期,匈奴的兵力一度與漢朝相當。中原統一後,匈奴就成了中原的心腹大患,等到有魄力的漢武帝登基後,驅逐匈奴就被提升為國家戰略。漢朝舉國上下勒緊褲腰就是為了趕走匈奴,幸好衛青、霍去病完成了這一歷史任務。即使後面匈奴又捲土重來,但是這兩位將軍已經給後人提供了攻擊匈奴的有效作戰方法,這是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

03 干預中原政事

漢朝以來,胡人不斷向中原遷徙,在中原的寬容接納政策下,胡人勢力不斷壯大,盤踞華北地區。到了西晉時期,胡人已入居關中及涇水、渭水流域,對西晉首都洛陽形成包圍之勢。

八王之亂後,晉室分裂,軍事力量迅速衰退。由氐族及匈奴族揭開五胡亂華的序幕,侵擾中原。在百餘年間,先後由胡人及漢人建立了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政權。北方淪陷,漢人被迫南下。恆代而北,盡為丘墟;崤潼已西,煙火斷絕。有學者稱之為“中原淪陷”等。這一時期,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是漢民族的一場災難。

結語: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雖然匈奴也是夏禹的後代,但是獨特的生活環境,驅使遊牧民族為了生存而成了天生的掠奪者。雖然中原也給予他們幾次幾乎滅絕性的打擊,但是中原的一次次內亂,總讓匈奴絕路逢生。

中原皇帝的讓步變成了姑息養奸,以致於西晉末年,爆發了史稱為漢民族巨大災難的五胡之亂。事已至此,中原還要繼續退讓嗎?這就是為什麼要打匈奴的原因。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晉書》等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通知作者刪除。

讀春秋思無忌


現在已經沒有匈奴這個民族了!匈奴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夏朝被滅亡之後,其一支後裔逃到北方阿爾泰山以東的鄂爾多斯高原,並最終在現在的內蒙古包頭市境內建立匈奴王朝。在五胡亂華的時候,一部分匈奴人融入到中原文化之中,並因朝庭賜劉姓,而自為漢人;另一部分則在盛唐時被趕往中歐(現土耳其,匈牙利一帶),至元朝,匃奴族徹底消失!

ps:曾有土耳其,匈牙利和蒙古國人自認古匈奴後裔,但被法國史學界證偽,認為他們只承襲了匈奴文字和語言,在血緣上並無傳承!


水行無痕


簡單來說吧,匈奴主要由遊牧民族組成,這個民族的主要生活來源分兩部分,一是放牧,二就是搶劫,基本不用自己動手就能豐衣足食,日子過得無比瀟灑,人口也就越來也多,當人多到靠打家劫舍已經無法餵飽他們的肚子的時候,就開始了侵略國家,他們馬快人狠,在歐亞大陸四處劫掠,打得過就搶,打不過就跑,反正沒有家,跑得了和尚也跑得了廟,別的國家也拿他們沒辦法,但這些被侵略的國家確是有固定根據地的,常年受匈奴侵擾,苦不堪言,在那一時代幾乎所有國家都把剿滅匈奴當做頭等的國家大事,所以為何要滅匈奴就不用多言了吧,你幸辛苦苦種了一年的糧食,秋收的時候別人來“收走了”,你要不要幹掉它?


世界經典影視片段


匈奴是個歷史悠久的北方民族,祖居在歐亞大陸的遊牧民族,他們披髮左衽,由古北亞人種和原始印歐人種的混合。中國古籍中講述的匈奴是在漢朝時稱雄中原以北的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黃河河套地區,歷經東漢時分裂,南匈奴進入中原內附,北匈奴從漠北西遷,中間經歷了約三百年。匈奴影響了當時的中國政局,《史記》、《漢書》等留下了匈奴情況的一些記載。近代主流歷史學家一般認為來自中亞的匈人,與中原以北的匈奴人,是一些喜歡以馬征戰與結盟的混合遊牧民族(或蠻族),但只是民族集團而非同種族群。 由於遊牧民族經濟的不平衡性及脆弱性,故而會不定期的與周邊農耕民族發生戰爭,以掠奪資源、財物。 武帝時漢胡交惡,戰亂連年,故而有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為家”之願。


Auliu


本是匈國與漢國的領土糾紛的戰爭。雙方搶劫都是為了削弱對方。但草原與大山不同,平民無法躲避藏身,因而屠盡匈奴,三光政策,算是漢朝大屠殺的一個證明,更漢勢力搶劫,屠殺平民的佔領匈奴人家園一個永遠抹不掉的證據。


忘記歷史就是犯罪


所謂匈奴,是指秦末漢初,起源於陰山山麓,活躍於中原以北廣大地區,善騎射、征戰的草原遊牧民族。

匈奴,受其地域及民族生產生活方式所限,糧食以及輕工業品等皆不能自給自足,於是頻繁騷擾、搶掠秦漢邊境,邊民苦不堪言。西漢時期,匈奴甚至威脅到漢朝的政權,於是漢武帝舉傾國之力下決心剿滅匈奴,怎奈霍去病英年早逝,且匈奴盤踞地區有較大的戰略縱深,所以未能將匈奴滅族。東漢時,匈奴分成南北匈奴,北匈奴漸漸融合於中亞,南匈奴歸順於漢朝,至此“匈奴”二字,淹沒於民族大融合的歷史洪流之中……


上古風存


匈奴是炎帝族少皞金天氏白民的後裔,金姓,漢朝有匈奴王子金汨磾,為金姓始祖


周乙1963


匈奴就是民族的代稱,在漢朝被趕出了中原。直到民國時期。一直中華民族與外族入侵相互鬥爭的。五胡亂華,宋金,元,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