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親人的關心,才是寒衣節最大的溫暖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謂之“十月朝”,又稱“祭祖節”,亦稱冥陰節,相傳起源於周代。

這一天,自古就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為其送寒衣。它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

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噓寒問暖的日子。

你對親人的關心,才是寒衣節最大的溫暖

天氣寒冷,滿地落葉隨風揚。送寒衣不僅僅是給亡人“燒寒衣”那麼簡單;還是給身邊人送棉衣、厚衣的親切關懷,是一種美好的叮囑。

寒衣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盡孝和關愛老人。”這是中華兒女不能忘卻的重要傳統————孝養父母。

寒衣節的由來,有哪幾種說法?

一、由先秦的迎冬禮儀,脫胎而成。

據《禮記·月令》記載,農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舉行迎冬禮,禮畢返回,要獎賞為國捐軀者,並撫卹他們的妻子兒女。已經死去的人怎麼受賞呢?為他們“送寒衣”,便是當時提出的方式。從此,上行下效,遂相沿成習俗。

你對親人的關心,才是寒衣節最大的溫暖

二、朱元璋“授衣”傳說。

農曆十月,在古代是一個重要的月份,此時正是稻穀收穫進倉之際,“是月也,天子始裘”(《禮記·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儀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經來臨。

相傳,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稱帝,為了顯示順應天時,在十月初一這天早朝,行“授衣”之禮,並把剛收穫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賜給群臣嘗新。南京民諺說:“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寒衣節”由此而來。

你對親人的關心,才是寒衣節最大的溫暖

三、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相傳,秦時,江南松江府孟、姜兩家,種葫蘆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範杞良。後來,杞良被抓去修築北疆長城,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尋到長城腳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築城牆裡。

孟姜女悲憤交加,向長城晝夜痛哭,終於感天動地,哭倒長城,露出丈夫屍骨。孟姜女哭倒長城八百里,秦始皇垂涎其美貌,欲納為妃。孟姜女不畏強暴,懷抱丈夫遺骨,縱身跳海殉夫。由於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的故事,長城內外,便將農曆十月初一這天,稱作“寒衣節”。

你對親人的關心,才是寒衣節最大的溫暖

寒衣節有何習俗?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祖先的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

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稱為“燒衣節”。

寒衣節當天,不管是燒紙錢送祝福,還是捧雛菊寄哀思,或者是在心中緬懷先人,人們總是會通過各種方式,來表達對先人懷念。

你對親人的關心,才是寒衣節最大的溫暖

一年一年的寒衣,一年一年的牽掛,一次一次的想念。不禁讓人感慨:人的生命何其短暫,有生之年,更應好好珍惜。

珍惜稍縱即逝的年華,珍惜身邊的人和事。不要等一切來不及的時候,而徒增悔意。在寄託哀思時,我們更應清楚的明白:生活依舊在繼續,身體健康,才是最好。

今天寒衣節,或者為祖先送去寒衣,或者在心中緬懷紀念,但無論哪種方式,都請在今天為自己的父母、愛人、關心的人,送去一句問候:天轉冷了,記得多加衣。這或許才是寒衣節中,最溫暖的一件衣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