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工業引擎鍛造發展脊樑

新中國成立以來,大姚縣立足“為農業服務,為人民生活服務,為國家建設服務”和“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銷售”的“三為”“三就”方針,開始發展地方工業。70年的心血和汗水凝聚,如今,大姚縣的工業發展已邁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走進雲南大姚機械配件廠辦公室,63歲的老廠長龔兆祥正全神貫注地手工繪製圖紙。先後在石羊汽車配件廠、大姚縣交通工具廠、雲南大姚機械配件廠工作的他,在練就了一套過硬的機械加工技術後,及時抓住國有企業改制的機會,於1989年大膽創辦了雲南大姚機械配件廠。“那時候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給了我們很大的發展空間。”技術水平到位,理論知識欠缺——龔兆祥跟自己較上了勁,走出去學習企業管理、設計製圖等相關知識,還專門聘請老師來廠裡做指導,白天管生產,晚上去讀書,企業逐步開始有了起色。

大姚:工业引擎锻造发展脊梁

當看到很多跟自己一起發展的企業無聲無息地消失在時代浪潮中,龔兆祥產生了強烈的緊迫感和危機感。怎麼辦?出路只能是學習、學習、再學習,進步、進步、再進步。“做我們這樣的企業,技術沉澱和人才培養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終身學習。”秉持著這樣的理念,龔兆祥帶領大姚機械配件廠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前行,從當年千元起家、兩個人生產,發展成為目前我省境內最大的汽車底盤件生產民營企業,成為省內唯一的球墨鑄鐵類汽車底盤件、薄壁類發動機增壓管件生產企業。通過積極推行股份制改造,今年7月大姚機械配件廠“退城入園”,“雲南大姚祥華工業製造股份公司”將在大姚工業園區南山壩工業片區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實現美麗的“蝶變”。

2014年通過以商招商落地大姚的雲南七彩絲綢有限公司,則是嗅著新時代的氣息而來。“我做這行20多年,原來一直在浙江,這幾年浙江人力成本越來越高,招工越來越難,大姚蠶桑產業有發展基礎,勞動力富餘。經過多方考察,我決定落地大姚。”公司董事長朱葉坤介紹,作為雲南省第二家、楚雄州唯一一家絲綢深加工企業,截至2019年5月底,累計生產雙縐、電力紡、彈力雙喬縐三大品系真絲面料212萬米,累計實現產值1.02億元,完成銷售9180萬元。這樣的發展,離不開企業自身的拼搏奮鬥,更離不開大姚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良好的發展前景,讓朱葉坤信心更加堅定,下一步,他還準備把在浙江的產能轉移過來,進一步做強大姚公司。

“這些年過來,企業的生產設備、生產工藝發生了質的飛躍,管理理念、管理方式逐步向現代企業制度轉變,依法經營、契約精神深入人心。”這是縣工信商務科技局副局長楊光明對大姚工業發展最深的感觸。

70年來,大姚縣工業和民營經濟經過一個漫長的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從最初發展手工業、輕工業、重工業,解決當時農業生產上和人民生活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的歷史定位,到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培強做大以綠色食品、冶金礦產、新型能源、輕紡加工、生物醫藥、機械製造等為主的產業集群,大姚縣域工業體系逐步完善。

2014年,“大姚工業園區”被認定為省級工業園區,“一園四片區”的工業格局初步形成。至2018年底,全縣共有規上工業企業33戶,實現總產值71.4億元,同比增長24.9%,實現可比價增加值16.4億元,同比增長22.3%,工業已成為促進縣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引擎。記者 楊冰潔 通訊員 郭媅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