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是怎麼發現韓信的才能的,為什麼敢叫劉邦委以重任?

沙雅筆記


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有非常有名的君王,但是如果說起最厲害的,就不得不提劉邦。我們都知道他曾經擊敗了很多對手,最終才有機會能夠和楚霸王項羽進行最後的搏殺。最終因為個人性格和其他多方面的因素讓他成功擊敗了項羽坐上了皇位。在他當上皇帝之後勵精圖治,讓大漢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劉邦以前絕對沒想到自己會成為皇帝,他的出身非常貧寒,就是一個窮小子。並且在朝廷也沒有什麼門路,如果不知道歷史的人看他的前半生肯定會覺得他是一個碌碌無為的人。我相信當初他自己也是這樣覺得的。但是如果能抓住上天給的機會,所有人都能夠一飛沖天,不管你家庭如何,不管你有沒有地位,只要你能夠抓住機會,有所作為。

在秦始皇死後,他的兒子胡亥繼承了秦始皇的皇位。但是胡亥這個人卻沒有當皇帝的天賦,因為他自己沒有能力,但是還重用奸臣,讓好不容易平定的天下又生波瀾。在民不聊生的時候就一定會有人造反,造反的人多了就會天下大亂。在這個時候劉邦也抓住了上天給他的這次機會,走上了反秦的道路。

因為劉邦從小就非常貧窮,所以為了討生活他很早就學會了和各種人打交道。這些早年的經歷都是他寶貴的財富,讓他的領導力在所有起義軍中是比較強大的,於是他就成功的吸引了像張良,蕭何這種很有才能的人前來投靠。只可惜他們都是文官,雖然能夠出謀劃策,但是在絕對實力面前還是不堪一擊。這個時候劉邦找一個高端戰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上天既然已經給了劉邦機會,當然不會再吝嗇於他需要的各種人才,但是,還是要看他自己能不能抓住。

韓信的出身比劉邦還要艱難,在他很小的時候他的父母就都走了,所以他是自己一個人長大的孩子。不過雖然從小無人管無人問,但是因為他從小就有很大的志向,所以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在這個戰火紛飛到處都在反秦的時代,他決定參軍來實現自己的志向。因為這個時候項羽的實力是最大的,所以他決定去投奔項羽。

來到項羽的隊伍之中,項羽只是給他安排了很普通的工作。這讓韓信覺得自己的才華根本得不到機會施展,如果繼續在項羽這裡待著的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混出頭來。並且當時項羽的手下人才濟濟,也確實是不缺他這一個無名小輩。於是韓信在思來想去之後還是決定不再跟隨項羽了,他決定投奔劉邦。

在來到劉邦的漢軍之後,他也沒有得到重用,因為當時的人才選拔有人推薦是非常重要的。而他作為一個窮苦出身,又怎麼可能認識什麼大人物推薦他。正當韓信心灰意冷打算離開的時候,他碰到了對他來說一生最重要的一個人,蕭何。蕭何覺得他談吐非常不凡,應該是個人才,於是就對他暗中觀察。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和了解之後,他更加發現了寒心的不凡,於是決定把它推薦給劉邦。

劉邦正在缺乏高端戰力的時候,蕭何就給推薦來一個人,這也讓劉邦非常高興。雖然這個人籍籍無名,但是想到自己也是從社會底層爬起來的,劉邦還是決定看看這個人。當時蕭何就想讓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但是韓信畢竟是一個才加入的信任,從來沒有立下什麼功勞,如果拜他為大將軍的話肯定會引起其他將軍的強烈反彈。所以他也不知道怎麼勸劉邦答應。

在劉邦見了韓信之後,也被韓信的言談所折服,覺得這就是他需要的人才。並且因為兩個人同樣出身很低,所以還有多了一分親近。在他聽到蕭何建議他拜韓信為大將軍的提議之後,當即就同意了。

在正是舉行拜將儀式之前,劉邦手下的將軍都非常高興,他們都覺得是自己。但是等到知道是這樣一個剛加入的無名小輩的時候,都感到特別吃驚,甚至有很多人非常生氣。不過劉邦到底是一個有真本事的人,他成功的說服了這些將軍接受了這一個現實。

我們現在分析這段歷史的時候,都會覺得劉邦非常冒險,畢竟韓信在當時肯定是不能服眾的,劉邦一個操作不好所有的勢力就在片刻前飛灰湮滅了。這些道理劉邦當然也懂,但是他還是堅持那樣做了。這就是劉邦,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東臨碣石s


眾所周知,韓信是一個有才能與抱負的人,但千里馬並非都能遇到伯樂,一開始,韓信只是一個漢軍的倉庫管理員,由於他的努力,他最後終於成為了治粟都尉,由於常年與糧食打交道,所以韓信與“軍需官”蕭何成為了熟人,經過相處,蕭何這個伯樂也終於發現了韓信的抱負和能力。當然,這也離不開韓信的自我推銷。

對於項羽來說,韓信只不過是一介草夫,他沒有背景,更不是項羽的嫡系親屬,所以他根本不信任韓信,這也就使得韓信的才能無處施展。項羽雖是一方梟雄,但實際上只要涉及到加官進爵、真金白銀的賞賜,他就變得非常吝嗇,這一點不止韓信,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所以即便項羽看出來韓信有真才實學,韓信也很難留在楚營。

劉邦之所以沒看出來,不僅是因為交集太少,更重要的是,劉邦對於這個不熟悉的人絲毫不重視。夏侯嬰是劉邦的“司機”,可以說有一定的話語權,按理說他的推薦應該能引起領導的重視,但事實並非如此,在劉邦眼中,韓信並沒有什麼才能,所以也就沒有得到重用。

對於韓信來說,人生中最大的伯樂就是蕭何了。因為蕭何的強烈推薦,韓信最終成了一名大將。眾所周知,蕭何是很受劉邦信重的,正因為這一點,韓信也是竭盡全力的把自己推薦給蕭何,但蕭何也未盡全力來幫助自己達成所願,這就不得不令人產生一些不好的猜想,那就是蕭何嫉賢妒能,明明驚歎於自己的才能,卻沒有盡力舉薦自己,那麼這種可能也許就是真實的,這種環境同樣不適於自己生存發展,所以便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千古美談。

但最終,蕭何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打消了這種疑慮,他為了留住韓信,堅持不懈的向劉邦推薦,最終,在蕭何的極力推薦下,半信半疑的劉邦還是將韓信拜為了大將。


口水雜談


淮陰侯韓信是西漢開國功臣,著名的軍事家,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他年輕時整天遊手好閒,揹著劍東遊西逛,到處蹭飯。人們都避之唯恐不及。但是他在遭受“胯下之辱”時所表現出來的忍耐力卻是常人所不及的。那麼蕭何又是怎麼認識韓信的呢?這要從頭說起。

話說項梁起兵以後,路過淮陰,韓信就去投奔他,在楚營裡當了個小兵。希望能在軍營裡一展自己的才華。後來項梁死了,韓信又跟隨項羽做了個小軍官。韓信多次向項羽提建議卻不被採納,深感失望的韓信又投靠了劉邦。

一開始,韓信還是得不到劉邦的重用,後來還因為犯了事被判了死刑。恰巧行刑的時候劉邦身邊的紅人夏侯嬰過來了,於是韓信大喊:“漢王難道不想打天下了嗎,為什麼要斬壯士?”夏侯嬰見韓信是條漢子,且言語不凡,下令將其釋放,還認為韓信是個有用之才,不僅不殺他了,還把他舉薦給了劉邦。劉邦讓他當了個管糧的官,因為這個官職,韓信和丞相蕭何的接觸才多了起來。

蕭何在與韓信的數次交談之中,他驚奇地發現韓信膽識過人、智慧超群,對《孫子兵法》如數家珍,並且心中也有著異於常人的遠大抱負。

有一次蕭何談到漢軍被困關中無計可施,韓信在聽完蕭何詳細地分析了當時的局勢之後,便提出了"明出子午,暗度陳倉"的反攻關中的計劃。韓軍運用這個計謀成功的擺脫了困境。蕭何對韓信佩服的五體投地,他認為韓信在戰略戰術方面是個天才,他絕對是個帥才。

蕭何幾次三番向劉邦舉薦他,但漢王總是不聽。韓信見漢王不肯重用他,就趁著官兵開小差,找個機會逃走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走,急得直跺腳,立即騎上快馬去追他,追了兩天才把韓信追回來。這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漢王聽說蕭何追的是韓信,很生氣,責問蕭何為什麼逃走了那麼多將軍,蕭何都不追,單單追韓信?蕭何回漢王說:“一般將軍有的是,但韓信這樣的人才是獨一無二的,漢王要想打天下,就必須重用韓信。”

事實證明,蕭何看人的眼光絕對是毋庸置疑的,韓信後來的表現,確實也沒辜負蕭何的賞識與信任。


通向成功的路


韓信,西漢初年異性諸侯王淮陰侯,與張良、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他所獲得的這些成就,都離不開蕭何的舉薦,那麼蕭何是怎麼發現韓信身上的大將之才呢,並且敢叫劉邦委以重任,接下來聽我一一分析。

若要講起起蕭何與韓信的關係,那便不得不提到夏侯嬰了。起初,韓信本來投靠的是項羽集團,但他多次向項羽提建議卻不被採納,走投無路的韓信便投靠了劉邦集團。一開始,韓信也沒有受到重用,後來還因為犯了事被判了死刑。

行刑的時候夏侯嬰看到了,韓信大喊“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夏侯嬰感覺韓信所說不凡就下令釋放,非但沒有殺他,還把他舉薦給了劉邦。劉邦於是讓他當管理糧食的小官。正因有了這個官職,韓信和蕭何之間的接觸多了起來。

劉邦被困關中時,蕭何作為劉邦的左膀右臂,將領們他都十分的瞭解。基本上都是平民出身,雖然作戰兇猛,但基本都不識字,雖說是能夠帶兵打仗的可用之才,但都很難擔起突破現有困境的大任。

在韓信與蕭何的討論中,漢軍被困關中自然就是不得不被提的話題。韓信聽完蕭何詳細地分析當下的局勢之後,便提出“明出子午,暗度陳倉”的反攻關中計劃。

於是,蕭何就將韓信舉薦給劉邦。起初,劉邦不委以重任。但深知韓信能力的蕭何始終不放棄,多次向劉邦舉薦,並告訴劉邦說如果志在天下,那就非用韓信不可。

這才讓劉邦下決心用韓信,而後來韓信的表現,確實也沒辜負蕭何的賞識與信任。





黃仔說史


韓信是西漢的開國功臣,官拜楚王、上大將軍,年輕時曾受"胯下之辱"。作為軍事家,韓信是繼孫武、白起之後,最為卓越的將領,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活用兵,其指揮的井陘之戰、濰水之戰都是戰爭史上的傑作。

作為戰略家,他在拜將時的言論,成了楚漢戰爭勝利的根本方略。

作為統帥,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率軍出陳倉、定三秦、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全殲楚軍,很少有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

作為軍事理論家,他與張良整兵書,並著有兵法三篇。但韓信所獲得的這些成就,全都要仰仗一個人——蕭何,若不是蕭何看到了韓信身上的將才,並多次向劉邦舉薦韓信。

這才使得後來韓信得以擔任大任,屢戰屢勝。那麼,蕭何究竟是怎樣知道韓信有將才的呢?

若要追溯起蕭何與韓信的淵源,那便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夏侯嬰。起初,韓信本來投靠的是項羽的陣營,但他多次向項羽提建議卻不被採納,深感失望的韓信便投靠了劉邦的陣營。一開始,韓信也不太受到重用,後來還因為犯了事被判了死刑。

碰巧行刑的時候劉邦身邊的紅人夏侯嬰過來了,於是韓信大喊"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夏侯嬰以韓信所說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釋放,並認為韓信是個可塑之才,不僅不殺他了,還把他舉薦給了劉邦。劉邦於是讓他當了治粟都尉,糧食督察一類的小官。正因有了這個官職,韓信和蕭何之間的接觸多了起來。

別的可以懷疑,但蕭何看人的眼光絕對是毋庸置疑的。就拿蕭何投靠劉邦這件事來說,蕭何與劉邦初識時,劉邦還只是一介布衣,但蕭何敏銳的洞察力告訴他,劉邦是個與眾不同能成大事的人,於是明裡暗裡幫了劉邦不少忙。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劉邦確實是能夠成大事的人,蕭何的確是具有慧眼識人的能力的。他能在韓信還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官的時候,就能看到韓信的大將之才,也並不奇怪。

蕭何在與時任治粟都尉的韓信的數次交談之中,他驚奇地發現韓信膽識過人、智慧超群,對《孫子兵法》如數家珍,並且心中也有著不同於常人的遠大抱負。

但這些還不足以令蕭何就篤定韓信是解決當下漢軍困境的關鍵。當時正值劉邦所帶領的漢軍被困關中,劉邦確實很需要人才來幫助他走出這個困境。蕭何作為劉邦的親信,劉邦手下的將領他都十分的瞭解。基本上都是平民出身,雖然作戰兇猛,但基本都不識字,雖說都是能夠帶兵打仗的可用之才,但都很難擔起突破現有困境的大任。

在韓信與蕭何的討論中,漢軍被困關中自然就是不得不被提及的話題。然而韓信在聽完蕭何詳細地分析了當下的局勢之後,便提出了"明出子午,暗度陳倉"的反攻關中的計劃。

這八字謀略的提出,為在困境中的漢軍帶來了一線生機。蕭何完全折服於韓信過人的軍事見解,認為韓信是一位真正懂得戰略戰術、能夠擔當軍事統帥的人才。

於是,蕭何就將韓信舉薦給劉邦。起初,劉邦作為漢王,對從楚營逃脫而來地韓信有所忌憚,不敢委以重任。但深知韓信能力的蕭何始終不放棄,多次向劉邦舉薦,並對劉邦說:"如果漢王想在漢中了卻此生,可以不起用韓信。但如果您志在天下,那就非韓信不可。"

這才讓劉邦下決心起用了韓信,而後來韓信的表現,確實也沒辜負蕭何的賞識與信任。

舉報/反饋



孤城涼夢33


蕭何是意外發現了韓信的才能。

  一、認識蕭何前,韓信混得很慘!

  韓信是淮陰人(江蘇淮安),年輕時又窮又不肯種地、做點小生意,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縣裡的人都瞧不起他。

  著名的“胯下之辱”就發生在這個時候秦末大起義,韓信投奔項梁的義軍,在軍中默默無聞。項梁戰死,韓信又歸屬項羽,做到執戟郎中。

  韓信多次獻計獻策,項羽不予採納。韓信轉而投奔劉邦,做了倉庫管理員。不知什麼原因,韓信等人犯下死罪,同案的其他人都被處斬,就要輪到韓信了。

  恰巧太僕夏侯嬰經過,韓信立即抓住這個救命的機會,大聲喊:“漢王不打算得天下嗎?為什麼殺掉壯士!”夏侯嬰聽見韓信出語不凡,再看他相貌堂堂,就釋放了他。

  同韓信談完話,夏侯嬰覺得韓信是個人才,就把韓信推薦給劉邦。夏侯嬰是劉邦的沛縣同鄉,年輕時玩在一塊,關係很好。

  劉邦只當是老朋友介紹的關係戶,讓韓信幹了個管糧食的肥差——治粟都尉,並沒有放在心上。

  二、蕭何怎麼認識韓信的?

  蕭何是丞相,分管後勤,因此知道了有韓信這個人。漢中氣候溼熱,糧倉高大,糧食存放久了容易發黴壞掉。韓信命令倉庫前門進糧、後門出糧,既節省人力,糧食又不容易壞。

  這是現代成本核算中“先進先出法”的雛形。大神就是大神,韓信不僅解決掉糧食倉儲問題,還順手創造了一個新成語“推陳出新”。

  蕭何聽說後暗暗吃驚,找韓信來丞相府談話。兩位同時代最優秀的人見面了!他們立刻互相吸引,相談甚歡。送走韓信,蕭何難掩興奮,一個勁地感嘆:“國士無雙!國士無雙!”

  國士無雙,這是一個極高的評價,歷史上能得到這個評價的人,兩隻手就能數得過來。

  三、蕭何月下追韓信

  蕭何多次向劉邦舉薦韓信,都沒有引起劉邦的重視。韓信知道後灰了心。正巧趕上離職潮,韓信也跑路了。蕭何聽說韓信走了,來不及向劉邦彙報,騎上馬就去追。

  這就是傳奇故事“蕭何月下追韓信”的由來。這則故事還被後人編成戲曲傳唱,京劇名段《蕭何月下追韓信》多次被名家搬上舞臺。事發突然,人們不明就裡。有人報告劉邦:“丞相蕭何跑了!”

  “老兄弟蕭何也跑了?”劉邦頭一回感受到啥叫茫然失措,像沒了左右手。他愣了一會,方才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賭氣說道:“跑了就跑了吧!不必驚慌。”說是這樣說,實際上,劉邦心裡難過極了。他氣得喝悶酒,喝醉了就亂罵人。

  四、韓信登壇拜將

  過了兩天,蕭何帶著韓信回來了,求見劉邦。劉邦又生氣又高興,急忙傳蕭何來見。劉邦見面就罵:“你不是跑了嗎?怎麼又回來了!”

  蕭何趕緊解釋:“我沒跑,我追韓信去了。”劉邦又罵:“騙誰啊!跑了十幾個高級將官,也沒見你追過誰。韓信算什麼什麼東西!”

  蕭何肅然回答:“別的人跑掉再多也不要緊。至於韓信,國士無雙!如果您只想在漢中稱王,用不用韓信無所謂,如果您想爭奪天下,非用韓信不可!”

  劉邦消了氣,說出心裡話:“我當然想回去了,哪能老悶在這個鬼地方啊!”在蕭何的強烈建議下,劉邦決定任命韓信為大將軍,先保密,擇日舉辦隆重的典禮,築壇拜將。

  漢王要封一位大將軍的消息傳遍全軍,高級軍官們聽說後,個個暗自高興,人人都以為自己會被任命為大將軍。等到舉行儀式的時候,才知道是韓信,全軍上下都大吃一驚。


李古拉絲


 蕭何是意外發現了韓信的才能。

一 少時潦倒,興逢夏侯嬰

韓信是淮陰人(江蘇淮安),年輕時又窮又不肯種地、做點小生意,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縣裡的人都瞧不起他。

  著名的“胯下之辱”就發生在這個時候秦末大起義,韓信投奔項梁的義軍,在軍中默默無聞。項梁戰死,韓信又歸屬項羽,做到執戟郎中。

  韓信多次獻計獻策,項羽不予採納。韓信轉而投奔劉邦,做了倉庫管理員。不知什麼原因,韓信等人犯下死罪,同案的其他人都被處斬,就要輪到韓信了。

  恰巧太僕夏侯嬰經過,韓信立即抓住這個救命的機會,大聲喊:“漢王不打算得天下嗎?為什麼殺掉壯士!”夏侯嬰聽見韓信出語不凡,再看他相貌堂堂,就釋放了他。

  同韓信談完話,夏侯嬰覺得韓信是個人才,就把韓信推薦給劉邦。夏侯嬰是劉邦的沛縣同鄉,年輕時玩在一塊,關係很好。

  劉邦只當是老朋友介紹的關係戶,讓韓信幹了個管糧食的肥差——治粟都尉,並沒有放在心上。最讓蕭何著急的是劉邦帳下不過是樊噲等有勇無謀之輩,缺乏能“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的優秀將領。蕭何不斷地和將士們接觸,希望能發現軍事奇才,以輔佐劉邦成就霸業。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與時任治粟都尉的韓信的數次交談中,被韓信過人的軍事見解所折服,認定韓信正是他苦苦尋找的軍事人才。

【早年的籍籍無名,只是日後浴火重生的鋪墊,歷史絕塵名將韓信。】

二、蕭何怎麼認識韓信的?

  蕭何是丞相,分管後勤,因此知道了有韓信這個人。漢中氣候溼熱,糧倉高大,糧食存放久了容易發黴壞掉。韓信命令倉庫前門進糧、後門出糧,既節省人力,糧食又不容易壞。

  這是現代成本核算中“先進先出法”的雛形。大神就是大神,韓信不僅解決掉糧食倉儲問題,還順手創造了一個新成語“推陳出新”。

  蕭何聽說後暗暗吃驚,找韓信來丞相府談話。兩位同時代最優秀的人見面了!他們立刻互相吸引,相談甚歡。送走韓信,蕭何難掩興奮,一個勁地感嘆:“國士無雙!國士無雙!”

  國士無雙,這是一個極高的評價,歷史上能得到這個評價的人,兩隻手就能數得過來。

  三、蕭何月下追韓信

  蕭何多次向劉邦舉薦韓信,都沒有引起劉邦的重視。韓信知道後灰了心。正巧趕上離職潮,韓信也跑路了。蕭何聽說韓信走了,來不及向劉邦彙報,騎上馬就去追。

  這就是傳奇故事“蕭何月下追韓信”的由來。這則故事還被後人編成戲曲傳唱,京劇名段《蕭何月下追韓信》多次被名家搬上舞臺。事發突然,人們不明就裡。有人報告劉邦:“丞相蕭何跑了!”

  “老兄弟蕭何也跑了?”劉邦頭一回感受到啥叫茫然失措,像沒了左右手。他愣了一會,方才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賭氣說道:“跑了就跑了吧!不必驚慌。”說是這樣說,實際上,劉邦心裡難過極了。他氣得喝悶酒,喝醉了就亂罵人。

  四、韓信登壇拜將

  過了兩天,蕭何帶著韓信回來了,求見劉邦。劉邦又生氣又高興,急忙傳蕭何來見。劉邦見面就罵:“你不是跑了嗎?怎麼又回來了!”

  蕭何趕緊解釋:“我沒跑,我追韓信去了。”劉邦又罵:“騙誰啊!跑了十幾個高級將官,也沒見你追過誰。韓信算什麼什麼東西!”

  蕭何肅然回答:“別的人跑掉再多也不要緊。至於韓信,國士無雙!如果您只想在漢中稱王,用不用韓信無所謂,如果您想爭奪天下,非用韓信不可!”

  劉邦消了氣,說出心裡話:“我當然想回去了,哪能老悶在這個鬼地方啊!”在蕭何的強烈建議下,劉邦決定任命韓信為大將軍,先保密,擇日舉辦隆重的典禮,築壇拜將。

  漢王要封一位大將軍的消息傳遍全軍,高級軍官們聽說後,個個暗自高興,人人都以為自己會被任命為大將軍。等到舉行儀式的時候,才知道是韓信,全軍上下都大吃一驚。

【文源網絡 侵刪】






心語之窗666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是韓信一生的概括。韓信的一生成敗都是因為蕭何一人爾,在蕭何的舉薦下,劉邦重用了韓信,但劉邦這個人要不得,可以共患難不可共富貴是個白眼兒狼。稱帝后就開始著手屠殺功臣而韓信就成了第一個“幸運兒”這裡呢大家都在討論成也蕭何,那我呢就反其道而行之給大家講講敗也蕭何。

上自將而往,信病不從,韓信也察覺到劉邦要除掉他的意圖了,所以在劉邦親至前線征戰時,稱病不隨他一起去,天真的以為呢這樣就不會出事了。但是他卻忘了劉邦的賢內助呂雉,蕭何知道此事便獻計給呂后,(蕭何之計)按照當時政策,皇帝御駕親征回朝後,所有大臣必要進宮朝拜恭賀,所以呂雉謊稱劉邦已經大勝回朝,韓信雖然半信半疑但還是去了宮中,沒辦法政策如此不去就是造反。剛進宮門便被甲士捆綁帶至長樂宮的鐘室,在沒知會劉邦的情況下,命令甲士將竹竿削尖,把麻袋中的韓信刺死。就此韓信演出落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