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區調研」預期減產—崇左江州區甘蔗生長情況調研報告

「蔗區調研」預期減產—崇左江州區甘蔗生長情況調研報告

“廣西19/20榨季糖料蔗將會減產”,這是近期泛小糖跟同業交流時經常能聽到的一句話。11月初廣西糖廠開榨在即,泛小糖持續深入產區蔗地,跟蹤甘蔗生長與糖廠開榨情況。滿滿的調研乾貨,靜待您的開啟。

(一)背景信息

  • 調研地點

崇左市江州區,地處南亞熱帶地區,氣候和土壤條件十分適合甘蔗生長,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廣西優勢糖料種植區域。該區甘蔗的種植面積和蔗糖總量約佔崇左市的30%,人均產蔗、產糖量高居全國第一。

  • 甘蔗種植品種

主要品種為桂糖29、桂糖42、粵糖93-159以及桂柳05136,良種率高達七成。

  • 8-9月全區天氣概況

總體日照時數偏多,氣溫偏高,降雨量偏少

「蔗區調研」預期減產—崇左江州區甘蔗生長情況調研報告

(二)主要調研數據

  • 株高:平均為275cm,比去年同期下降約6.5cm。其中新植蔗株高同比矮約9cm,宿根蔗同比矮約4cm。原因分析:拔節期遭遇持續乾旱,甘蔗生長所需水分供給不足,影響拔節生長速度,隨後降雨分佈不均勻導致部分蔗地遭積水浸泡,也影響了甘蔗長勢。
  • 蔗徑:明顯比去年同期偏細,本榨季蔗徑均值為2.5cm,比去年同期少0.1-0.3cm。
「蔗區調研」預期減產—崇左江州區甘蔗生長情況調研報告

「蔗區調研」預期減產—崇左江州區甘蔗生長情況調研報告

蔗徑偏細

  • 有效莖數:同比下降明顯,新植蔗減少約320株/畝,宿根蔗減少約70株/畝。原因分析:出苗期持續低溫陰雨天氣,新植與宿根蔗出苗數減少,故成熟期有效莖數相應減少。
「蔗區調研」預期減產—崇左江州區甘蔗生長情況調研報告

有效莖數減少,行間稀疏

  • 糖分:同比提高約1%。原因分析:蔗區9月開始持續乾旱,疊加氣溫比去年同期低,晝夜溫差較大,促使甘蔗提前進入成熟期,累積糖分。
  • 畝產預估:平均為5.22噸,其中宿根5.23噸,新植5.21噸。原因分析:由於上榨季推遲收榨,新植蔗種植時間推後,部分新植蔗4月份才種植完畢,也有甘蔗錯過種植時間放棄種植的情況。
  • 簡純度:達到80%,進入成熟期。(備註:簡純度隨著甘蔗的成熟會不斷增加,是測定甘蔗是否進入成熟期的核心指標)
  • 初步調研結論:江州區糖料蔗生長情況與去年差距明顯,預計減產8%—10%。
「蔗區調研」預期減產—崇左江州區甘蔗生長情況調研報告

遭積水浸泡,颱風吹倒伏的甘蔗

「蔗區調研」預期減產—崇左江州區甘蔗生長情況調研報告

遭積水浸泡,颱風吹倒伏的甘蔗

(三)蔗區的挑戰

1、種植面積呈下降趨勢

江州區甘蔗地改種面積由前兩年的2萬多畝大幅上升至今年的6萬畝,主要改種品種為:香蕉、柑橘、蜜柚等。

甘蔗種植每畝利潤僅為500元,而香蕉每畝利潤可高達上萬元,柑橘每畝利潤也有上千元,農民跟風改種的意願較強烈。

2、青壯年勞動力不足,田間管理水平下降

目前,農村種甘蔗的勞動力大多是70後,年輕人基本外出打工,將來會出現甘蔗種植勞動力的斷層。

在大戶種植的區域,由於種植面積太大,僅靠有限的人力無法實現精細化管理,除草、施肥等工作難以按時完成。目測可見,大戶種植的蔗地雜草橫生,與農戶精心護理的蔗地差別巨大,反映到產量上,大戶承包的蔗地,畝產約4-5噸,而農民種植的蔗地畝產基本都在6-7噸以上。另一方面,大戶的租地成本較高,在1000元/畝/年之上,因此大戶種植甘蔗基本無利潤,甚至虧損。

3、機收率提升緩慢,甘蔗砍收面臨巨大挑戰

江州區糖業主管部門一直大力推廣甘蔗全程機械化,然而甘蔗總面積115萬畝,甘蔗機械化收割卻不足5萬畝,機收率提升進度較慢。今年擬投入整杆式甘蔗收割機,甘蔗損失率及含雜率都將大大降低。

新榨季即將開始,甘蔗砍收又將面臨砍工短缺的巨大難題,預計人工費將漲到150元/噸左右,勞力缺口將達到萬人以上。

「蔗區調研」預期減產—崇左江州區甘蔗生長情況調研報告

4、土地板結影響甘蔗長期產量

由於持續使用化肥導致的土地板結現象愈發明顯,而且農戶並不願意使用高價的有機肥來增強土地肥力。加上甘蔗地深耕深松在田間護理時做得並不到位,這些將會逐漸影響到未來幾年甘蔗的產量。

(四)廣西開榨前瞻

新榨季廣西糖廠開榨時間集中在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平均開榨時間較上一年提前約15天。

根據糖廠產能估算,11月糖產量將預計將達到15-18萬噸水平,遠高於去年同期3.78萬噸的水平。

「蔗區調研」預期減產—崇左江州區甘蔗生長情況調研報告

(五)蔗區未來

1、高標準農田建設

今年,廣西的甘蔗“雙高”基地已經基本建設完成,本榨季開始推廣高標準農田示範區,每畝補貼3000元,通過土地整治,建設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的甘蔗基地,以提高甘蔗的畝產。

2、蔗區新植模式

目前,種養一體化的新模式在江州區取得了試點成功。該模式下甘蔗種植的行距為3米,寬行距內間種低杆作物,並在蔗地放置水箱養魚以及養豬,以實現甘蔗地的水肥需求。該模式能最大化利用土地,提升整體效益。

3、機械化推廣提高效率

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且逐年下滑的困境,推廣機械化是必經之路。由於廣西土地平整度都不夠,坡地佔比較大,大型農機的使用受限制較多,小型農機的推廣是未來勢趨。

4、提升原糖比重增強競爭力

當前已經有部分糖企開始提升自身工藝生產原糖,這樣可以更加靈活的掌控白糖的生產時間,獲得主動權,提升糖廠競爭實力。

調研花絮

「蔗區調研」預期減產—崇左江州區甘蔗生長情況調研報告

「蔗區調研」預期減產—崇左江州區甘蔗生長情況調研報告

「蔗區調研」預期減產—崇左江州區甘蔗生長情況調研報告

「蔗區調研」預期減產—崇左江州區甘蔗生長情況調研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