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撕之後,南京新城迅速兌付

互撕之後,南京新城迅速兌付

在短短一個禮拜之內,渤海信託南京新城項目投資人經歷了一次過山車般的心情,人生的大起大落來的真是太快了!

10月26日,渤海信託發佈公告稱,經各方友好協商,本信託計劃項下借款人南京新城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已於今日按照信託貸款合同約定條款歸還到期貸款本金。

從最新公告來看,第一,信託公司目前只收到了本金,至於利息什麼時候支付,並沒有具體說明;第二,兌付的本金從何而來,也沒有任何交代,到底是融資人自籌資金,還是信託公司剛兌,抑或是廣陵區調配的資金?

這個事情雖然短暫,但看點十足,第一,這是信託公司第一次公開叫板地方政府,而且這還不是一個政信項目;第二,事情解決非常迅速,也超出了小編的預估。

從事情結果來看,信託公司獲得了勝利,一方面幫助該項目投資人拿回了本金,另外一方面也向整個市場表達了一種積極不怕事的態度,公開叫地方政府還錢,還是非常有魄力的。

最近也有一些投資人來問小編,什麼情況下信託公司願意剛兌?其實當一個項目發生風險時,信託公司是否剛兌取決於很多因素。

1、抵押物是否充足,流動性好不好。

信託公司的風控措施非常多,在債權項目中,常見的方式有保證擔保和抵押擔保。其中最有保障的還是抵押擔保,核心是抵押物要充足,流動性要好。

當項目發生風險時,如果信託公司判斷處理完抵押物可以覆蓋項目本息,那麼信託公司大概率會先行兌付投資者的本息,再去處理抵押物。

2、信託公司信譽損失的評估。

目前全國只有71家信託公司,68家在營業,信託公司的牌照非常值錢,動輒都是以百億進行估值的,而且信託本身是依靠信譽支撐的行業,所以沒有一家信託公司願意看到違約情況發生。

每出現一個違約項目就會對信託公司聲譽造成損失,在這種情況下信託公司就需要評估項目損失和公司品牌信譽孰輕孰重,如果項目損失小於品牌損失,信託公司剛兌的意願還是比較強烈的。

3、項目的類別。

就拿信託公司最常見的房地產和政信來看,房地產類項目剛兌意願明顯要強於政信項目,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一般房地產類項目都有土地抵押,只要抵押物充足,信託公司一般都願意先兌付,而政信項目即使有抵押物,一般也處理不了;

第二,近期市場上出現延期的多為政信類產品,主要是當項目發生風險時,信託公司只能和政府協商,在這個過程中信託公司沒有太多主動權,這種情況下信託公司剛兌意願就會下降,如果剛兌了,地方政府不還錢怎麼辦?還有就是集合信託後面大部分都是個人投資者,這個也算是信託公司和地方政府博弈的一個籌碼。

4、監管環境。

信託公司是受銀保監會監管的,當項目發生風險時,如果監管環境嚴格,信託公司剛兌的意願會明顯下降,反之則上升。

在投資信託的時候,小編始終認為底層資產的安全性是排第一位的,如果信託項目正常進行,投資者本息就一定沒有問題,其次才考慮信託公司的剛兌,不過剛兌遲早會被打破的。

結束語:聚焦信託,觀察風險,小編有一個信託預警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私信加小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