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五大特種部隊,排名第一的部隊,殺的劉備部隊全軍覆滅

特種部隊是指:國家為達到特定的政治、經濟、軍事等目的,在軍隊之中組建肩負特殊任務的部隊。

他們有著成員精煉,裝備優良,訓練有素,戰鬥力強的特徵。

三國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這個時期群雄逐鹿,各路軍閥亂戰,他們的資本就是手上的部隊,而這些部隊中的精英在身經百戰後便成為了佼楚,成了成立“特種部隊”的基礎,再加上特定的訓練及戰法戰術的組合,也就成為了“特種部隊”。

筆者今天就來盤點一下三國時期排名前五的特種部隊。

三國時期五大特種部隊,排名第一的部隊,殺的劉備部隊全軍覆滅

排名第五:白馬義從

史料記載中首次出現白馬義從是在181年,那麼它的組建極有可能在179~180年間。白馬義從原指跟隨公孫瓚的那些善射之士,後公孫瓚在與匈奴的對戰中,深深的感覺擁有一隊精銳騎兵的重要性。因此,以那些善射之士為原形,組建了一支輕騎部隊。“瓚好白馬,屢乘以破虜,虜呼為‘白馬將軍’。故選精銳三千,盡乘白馬,號‘白馬義從’,以實禁衛也”。部隊為表達忠心,均高喊:“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鑑,白馬為證!”因而得名——白馬義從。

白馬義從是公孫瓚為對付匈奴的輕騎而組建的,在打匈奴的那段時期,白馬義從經歷了最輝煌的一個時期。白馬義從是典型的輕騎兵部隊,有著強大的機動力和射程優勢。公孫瓚能依靠這支輕騎部隊長期威震塞外,並讓匈奴這樣的驍勇善戰的輕騎“世家”聞風而逃,不難看出,白馬義從無愧於三國時期第一輕騎的美喻。史料中記載中,匈奴是何等懼怕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瓚每與虜戰,常乘白馬,追不虛發,數獲戎捷,虜相告雲:‘當避白馬’。”

白馬義從後擴充成相當規模的部隊,一時威震塞外,烏桓“乃畫作瓚形,馳馬射之,中者輒呼萬歲,虜自此之後,遂遠竄塞外。”。可惜,輝煌過後便是墮落,界橋之戰公孫瓚碰上了他一生的剋星鞠義,白馬義從就此一蹶不振。“…瓚見其兵少,便放騎欲陵蹈之。義兵皆伏盾下不動,未至數十步,乃同時俱起,揚塵大叫,直前衝突,強弩雨發,所中必倒,臨陳斬瓚所署冀州剌史嚴綱甲首千餘級。瓚軍敗績,步騎奔走,不復還營。”這是一個典型的用弓弩擊破騎兵的戰例。

值得一提的是有資料提到趙雲原是白馬義從之一,也算給這支精兵保留了種子。

雖然白馬義從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一朵浪花,但它卻是能讓侵犯我大漢的外族聞風喪膽的為數不多的部隊之一,雖然他最後隕落了,但我還是要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三國時期五大特種部隊,排名第一的部隊,殺的劉備部隊全軍覆滅

排名第四 先登死士

古時攻城,最先登上城頭的功勞最大,謂以“先登”。

袁紹手下第一猛將名叫麴義。麴義是涼州西平人,手下八百猛土都是涼州人,他們參加過無數次平定羌人暴亂的戰爭,戰鬥力很強大,號稱“先登死士”。公孫的軍隊是這麼部署的,中間三千白馬義從,兩翼均配五千人的騎兵部隊,白馬義從後面是三萬人的步兵方陣。袁紹這邊則讓麴義率領八百先登死士,手握長矛匍匐在地、身後是兩千士兵手握強弩,再後面才是主力步兵三萬。

公孫瓚發現袁紹的先鋒部隊僅僅是兩千強弩兵,立即下令中路三千白馬義從立即衝鋒,兩翼的騎兵部隊也向中間支援。如果沒有麴義的埋伏,公孫瓚的戰術應該是對的。因為強弩兵的優點是攻擊距離遠、攻擊威力大,弱點是強弩的發射間隔時間長。即便強弩射倒了一批騎兵,後面的騎兵馬上就趕到了,近戰中騎兵對強弩兵,就像砍瓜切菜一樣。當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衝至麴義部隊前數十步遠時,白馬義從損失並不大。這時候麴義的步兵立時操起長矛頂住白馬義從,白馬義從遭遇了剋星。

在界橋之戰中,鞠義用八百先登,殲滅了公孫瓚近萬精銳。一戰成名,是步兵對騎兵的經典戰役,從來都是騎兵剋制步兵,對步兵的殺戮猶如虎入狼群,狼入羊群一般,想怎麼殺怎麼殺,可是先登死士告訴我們,部隊不是這麼練滴,三千先登死士,面對三千白馬義從,人數在相同的情況下,卻被先登死士打殘,縱橫外族的白馬義從自此消失。

三國時期五大特種部隊,排名第一的部隊,殺的劉備部隊全軍覆滅

排名第三 西涼鐵騎

西涼鐵騎又稱西涼兵團有兩支,一支是涼州軍閥董卓的部隊。另一支是馬騰、韓遂的部隊,後馬超繼任西涼軍首領。

涼州地處漢、羌邊界,民風剽悍,悍不畏死。自古涼州精騎便橫行天下,史稱“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秦始皇得之,便掃平六國,唐太宗得之,便虎視天下。馬超憑藉西涼鐵騎的威猛,與曹操六戰渭水,殺的曹操割須棄袍,狼狽逃竄,可見西涼鐵騎戰鬥力之強悍。劉備真正有實力入川自立地盤的決定因素就是得了西涼馬超和西涼軍團。

馬超的騎兵精銳部隊,個個手持長槍,騎得都是西涼好馬。西涼地區民風彪悍,所以涼州軍也比較兇悍的。當年在潼關,馬超率領“西涼鐵騎”大破曹操,把曹操打得“割須棄袍”,狼狽不堪。渭水之戰時,曹操就曾說過這樣的話來:“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實在是對馬超及其他所統領的部隊有些懼怕感。可見“西涼鐵騎”的勇猛程度。

三國時期五大特種部隊,排名第一的部隊,殺的劉備部隊全軍覆滅

排名第二 無當飛軍

無當飛軍,是諸葛亮在征服南中後,利用當地少數民族兵源,建立的蜀漢勁旅,戰功顯赫。這支軍隊富有特色,從部隊性質上說,類似於法國的外籍軍團,是一支職業僱傭軍。

作為特種部隊,無當飛軍當然具備著與眾不同之處,他們身穿鐵甲,善長弓弩和毒箭,能跋山涉水,同時又精於防守。也正是因為這些特點,無當飛軍經常得到調用。

建興九年,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時,令王平統領無當飛軍屯守南圍,自己率軍將司馬懿部隊圍困在祁山,司馬懿則使出“圍魏救趙”的招數,派大將張郃率主力六萬攻打王平,當時王平所率的無當飛軍只有三千人,但他們拼死抵抗,張郃久攻不下,最終諸葛亮大軍攻破司馬懿大營後,無當飛軍發起反攻,衝出營地與諸葛亮前後夾擊,擊潰魏軍。

公元204年,漢嘉蠻反,蜀漢曾派裝備精良的宿衛兵前去討伐,結果戰敗,就連宿衛兵的統領也戰死沙場,最後只有調動無當飛軍才力挽狂瀾控制住局面。

三國時期五大特種部隊,排名第一的部隊,殺的劉備部隊全軍覆滅

排名第一 虎豹騎

虎豹騎,可以說是曹操的心肝寶貝。一支精銳的中軍宿衛部隊,一則可以保衛指揮部的安全和機密,二則可在戰鬥最緊要時刻投入最強戰鬥力,以打破僵局出奇制勝。三則可給其他部隊豎立標杆與必勝之信心。

因為虎豹騎的強大,它的首領也是隻有曹操的心腹才能擔任,而且幾乎都是曹姓之人,而虎豹騎當中的八大將領也只有兩個人不姓曹,那就是夏侯惇和夏侯淵兩個人,這兩個人在曹操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所以才能成為虎豹騎的將領,足以看出曹操對他們有多麼的重視了。而虎豹騎跟隨著曹操南征北戰也是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它當中每少了一個人就從帶領百人的將領當中抽取一個調入,所以他的精銳程度可想而知。

最能體現出虎豹騎戰鬥力強悍的一段記載是:“從徵荊州,追劉備於長坂,獲其二女、輜重,收其散卒,進降江陵。”據說他們曾日行三百里,並仍能保持體力,將劉備部隊殺的幾近全軍覆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