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命換錢的韓國人,不敢睡覺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球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存在睡眠問題,據估算,中國有1.3億90後年輕人晚睡熬夜。

不過,中國年輕人還算不上熬夜最狠的。

世界熬夜總冠軍是韓國人。

拿命換錢的韓國人,不敢睡覺

拿命換錢的韓國人,不敢睡覺

在韓國,普通上班族在凌晨一兩點走出辦公樓是常見的事,學生補習班在這時也才剛剛下課。但早上六七點鐘行走在韓國道路上的,依舊是這群人。

韓國學生群體中有個流行詞叫“四當五落”,意指每天睡4小時就能考上理想大學,要是每天睡5小時則會落榜。

對他們來說,凌晨2點能睡覺稱得上是一種奢侈,可到了8點又該前往學校上課了。

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裡學。

這句話,在韓國同樣適用。

拿命換錢的韓國人,不敢睡覺

上班族也是熬夜狂魔,加班和“會餐”文化是他們的睡眠殺手。

韓國上班族的人均年均勞動時間是2092小時,比以“過勞死”著稱的日本社畜們還多300多個小時。

受儒家傳統文化浸濡,韓國社會很注重長幼及上下級關係。職場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即使到了下班時間,只要上司不下班,下屬也不能下班。即使是不需要加班的員工,下班後也得耗在辦公室給領導上香。

韓國職場的“會餐”活動,對這些加班族來說更是噩夢。

在會餐時,一茬二茬三茬要一直不停地喝酒。從聚餐餐廳到K歌房再到啤酒屋,燒酒米酒洋酒輪番上,不喝到凌晨四五點不算完。更可怕的是,第二天還要照常上班。

拿命換錢的韓國人,不敢睡覺

同樣狀況下,國內的社畜還能借著午休時間補補眠,韓國的上班族卻連午休都不能擁有,修仙般地度過上班時間。

OECD調查發現,韓國人均睡眠時間在7小時49分,在成員國中排名末尾。而incruit的民意調查結果更加驚人,白領一天只睡6個半小時,工人則平均凌晨12:15睡覺,早上6:19起床。

難不成韓國人都是夜來香?

拿命換錢的韓國人,不敢睡覺

事實上,韓國人並非不愛睡覺,而是他們真的不能睡覺。

在韓國,很多上班族將自己形容成“蟲”,沒有私人生活,每天在公司和家之間爬來爬去。

可能變成“蟲”,對於韓國年輕人也是件無比幸福的事情。

2019年5月,韓國統計廳的調查數據顯示,韓國年輕人(15—29歲)失業率高達11.5%,15至29歲年輕人有多達154.1萬人無業,大概每4人中就有1個沒有穩定工作。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韓國的年輕人喪失了和他們父輩一樣的機會。有時就算進入企業也不意味著一定能成為正式職員,只能做臨時工,工資福利也比正式職員低得多。

他們就像宜家的產品,在行業不景氣時,被裁掉也是分分鐘,毫無職業安全感。

害怕被辭退的年輕人,不得不透支自己的休息時間,像機器人一樣加班。

拿命換錢的韓國人,不敢睡覺

圖片來源@梨視頻

據《韓國咖啡白皮書》顯示,為了應付超高的工作強度,76%的20歲以上韓國人平均每天要喝兩杯以上的咖啡。

久而久之,穩定的工作更受青睞,公務員成了韓國最受歡迎的職業。2010年,韓國報考公務員(中央直屬部門)的錄取比例為1100:1。

韓國的鷺梁津,以擁有四十多所專為大學畢業生求職培訓的“考試學院”聞名,這裡也幾乎成了韓國考試的代名詞。

拿命換錢的韓國人,不敢睡覺

圖片來源@新浪視頻

在韓國,公務員也被稱為“神的職業”。

今年8月5日,韓國《中央日報》的一項調查顯示,韓國2019年大學生及應屆畢業生中,有四分之一的人在為公務員考試做準備。

2018年,韓國每個公務員崗位有20—100名申請人。畢業生甚至待業四五年來備考公務員,每天學習超過13個小時。

有人說,想要獲得最終的勝利,就必須做好死的覺悟。

即便擁有了穩定的工作,房子則成了普通人們的另一個奢望。2019年5月,韓國房屋平均交易價為8.11億韓元。有人算過一筆賬,一名普通上班族不吃不喝19.5年才能買到一套房。

為了不讓孩子重蹈自己壓力的覆轍,教育被韓國人視為打破階層固化的首選,甚至產生病態的迷戀。高文憑意味著好工作,SKY這三所韓國頂尖大學算是大企業的敲門磚,每一個家長都迫使自己的孩子考上這三所大學。

韓國青少年自殺傾向的調查中發現,升學壓力是引起青少年自殺的主因。

年輕族的壓抑程度可見一斑。

於是,在生存和睡眠之間抉擇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當失眠都變得奢侈時,更不用說睡眠了。

於是,韓國年輕族之間開始流行一個新名詞“全拋世代”。

全拋世代,是絕望的代名詞。

拿命換錢的韓國人,不敢睡覺

2016年,韓媒將這屆年輕人稱為“全拋世代”,在各種社會壓力下,他們拋棄了戀愛、結婚、生子、人際關係、買房,甚至連夢想和希望等精神層面的項目也被放棄。

最終,剩下的是生命。

“全拋世代”是韓國年輕人的自嘲。

他們最敵視的,就是韓國386世代。

韓國386世代,這種叫法最早約出現在1997年1月4日《朝鮮日報》的一篇報道上,指的是那些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在80年代進入大學,90年代正好30歲的一代人。

拿命換錢的韓國人,不敢睡覺

386世代認為現在韓國的經濟繁榮是他們的功勞,而那些只知道在光化門、青瓦臺前瞎叫喚的年輕人不過是群悶頭青,是垮掉的一代。

年輕人並不認同,他們認為386世代是政策的受益者,他們不需要怎樣努力就能輕鬆得到一份滿意的工作。386世代創造的漢江奇蹟早已是過去式,他們更是現時韓國政治黑暗、社會不公的推手。

在他們的治理下,韓國的貧富差距越拉越大。所以導致了年輕人走出校門後,發現自己找不到工作,也買不起房,連戀愛都談不起。

在現實面前,韓國年輕人覺得自己早已看清生活的本質,他們對枯燥的工作缺乏興趣,覺得做什麼也改變不了世界。

於是,有些人就喜歡在網絡世界裡肆意發洩自己的憤怒。

2019年10月14日,藝人崔雪莉在家中自殺。

幾天過後,韓國一個擁有300萬用戶的論壇“ILbe”上,她的照片被惡搞成各種表情包用以嘲笑,甚至還和前自殺總統盧武鉉P成了GIF圖片。在這個網站上,關於她的黑料、惡貼層出不窮。

一條生命的逝去,卻成了噴子們徹夜的狂歡。

拿命換錢的韓國人,不敢睡覺

圖片來源@X博士,網友將盧武鉉與崔雪莉p在一起,取名“盧雪莉”

他們在網絡上對別人惡毒尖酸又冷漠,就是因為在現實中生活過得十分糟糕,抑鬱不得志。

這些網絡噴子中不少人並不是主動放棄工作,而是實在找不到工作。在他們中間,不乏從首爾大學畢業的高學歷人才。

但是,他們認為現時韓國的“劣質工作”太多,而“高質量工作”稀缺,求職還不如家裡蹲。

正如韓國經濟學家張夏成說的那樣,韓國貧富差距所造成的的不平等,正在奪走下一代年輕人的希望。

拿命換錢的韓國人,不敢睡覺

“全拋世代”是社會高度兩極分化和階層固化下的韓國青年世代的真實寫照。

而階層固化和貧富差距,最終指向的還是韓國財閥經濟。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財閥企業在全國企業營業利潤中的佔比達到了40.8%,但其數量僅佔韓國企業數量的0.2%。韓國財閥的市值在該指數中所有韓國企業市值中的佔比高達77%,卻只貢獻了該國12%的就業。

大部分就業機會都是中小企業創造的,但中小企業一直處於被掠奪的狀態下。財閥企業依靠雄厚財力複製中小企業的創新,在這種環境中,中小企業要麼無法成長,要麼被財閥企業扼殺在搖籃之中。

拿命換錢的韓國人,不敢睡覺

圖片來源@華爾街見聞

對於年輕人來說,進入財閥旗下企業意味著更高的工資和起點。有調查顯示,其他企業的平均工資只有財閥的約60%左右。

進入不了財閥,意味著他們將無法獲得成功。

韓國經濟學家張夏成在《憤怒的韓國》書中寫到,在韓國,90%的人無法存錢,薪資就等於全部財產,家庭或個人受困於支出無法累積,無法擺脫靠薪資收入度日,階層變成了世襲制。

當階層固化到難以打破時,很多人自然就會失去希望。

拿命換錢的韓國人,不敢睡覺

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韓國每10萬人中就有近27人死於自殺,在全國總人口大約在五千萬左右的情況下,平均每天有40個人自殺。

韓國,成了世界上最喜歡自殺的國家之一。

拿命換錢的韓國人,不敢睡覺

首爾麻浦大橋,每年有接近200人在這裡自殺

一面是不斷上演真愛至上、美滿結局的影視劇,一面又是社畜有苦難言的自殺地獄。

韓國,真神奇。

[1]鳳凰週刊.(2019).韓國高考到底有多難?

[2]鳳凰週刊.(2018).韓國絕望的“N拋世代”

[3]新浪視頻.(2019).揭韓國青年就業壓力,公務員成最受歡迎職業

[4]中國新聞網.(2019).自殺問題嚴重,韓國推出“預防自殺國家計劃”

[5]X博士.(2019).雪莉死後,惡臭男在狂歡

[6]華爾街見聞.(2019).被財閥綁架的韓國經濟

[7]看客inSight.(2018).韓國自殺困境:最失落的人,死在了最光明的橋上

[8]陳慶德.(2018).地獄朝鮮“全拋世代”

馬路有話說:

韓國的今天,又是誰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