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的進化

心智的進化

心智,或者mind,究竟是什麼?

從字面來看,心智是心與智的結合,自然也和大腦等器官有關,是人的心理與智能的表現。現在業界動輒談到人工智能取代人類,《愛、死亡、機器人》等影視作品也備受追捧。然而,當下一些判斷更多來自商業資本,其認知難脫傳統窠臼,其中包含的不少流行觀念其實是落伍的。這種時候,也許我們應該多聽這個領域最聰明的人看法,而不是最聒噪的人。

有個網站叫Edge,彙集了一批世界頂尖級的科學家和思想家。他們每隔一段時間集中對一個話題進行談論,這些話題最後彙集成一套書,叫“對話最偉大的頭腦·大問題系列”,水準很不錯。自然,他們也談過心智話題,其中的《心智》一冊就是成果,彙集了這個領域的諸多名家,諸如語言學家和認知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認知科學家和語言學家喬治·萊考夫、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神經科學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這些訪談或者文章,有的發生在二十世紀末,但是今天讀來並不落伍,有不少閃光點,值得分享。

史蒂芬·平克認為,心智是一系列計算器官,其形成過程,來自祖先在解決生存問題的進程中的“自然選擇”。正如他在《心智探奇》中的定義,“心智不是大腦,而是大腦所做的事情。人是心智進化的產物,而不是剃光了毛的“裸猿”。心智進化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複製最大數量的基因,而正是基因創造了心智。”

如果人類不是不少學者認為的“裸猿”,那麼人類又是什麼?如果做一個類比,平克的答案是電腦,但是不僅僅是物理硬件,而是一個智能設備。這不是一個新說法,人類曾經將人比作一切時代中最相似的先進東西,比如電話,比如機器,等等。今天來看,人和電腦相似的地方,在於實現智能的方式接近,都是處理信息。從這個意義上,平克認為人的心智不是一堆血肉,而是多元的複雜結構。

更進一步,這個洞察解釋了一個現實,心智不是白板。心智是白板的說法,最早來自哲學家洛克。這個說法意味著人出生的時候,作為嬰兒,幾乎等於一張白板,可以隨著周遭環境在上面恣意塗抹。這種看法一直很流行,也暗示了人類的平等,不過這些年遭遇了越來越多的挑戰。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從嬰兒身上找到。

我們總說純潔如嬰兒,好像他們一無所知,可他們表現出來的特質,顯示他們並非如此。可以說,在進化機制下,很多“記憶”已經進入嬰兒心智。比如,嬰兒往往會自動感知老鼠和蛇等危險物品,對於更危險的插座卻沒有意識。另一方面,嬰兒其實是神奇的學習機器,按道理說他們不會加減乘除等計算,可這不等於嬰兒對於複雜的概率沒有感覺。在實驗中,嬰兒表現出準確的概率感覺。如果你拿出一大堆紅球和一小堆白球和嬰兒玩,理論上紅球出現概率比白球多。通過觀察嬰兒的表情和注意力,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好像真的知道某些顏色的球,隨機出現的概率比較高,而且,他們好像還可以在這基礎上進行各種推理。可以說,嬰兒的表現,往往符合概率,甚至貝葉斯定理。

不要小看嬰兒,他們是地球上最厲害的學習機器。人工智能領域著名的圖靈測驗,來自計算機科學和密碼學的先驅圖靈在1950年的一篇論文中的概念:能否將機器製造得非常複雜,以至於機器對面的人在隔板之後分不清他對面的是人還是機器。對於嬰兒,圖靈提出過一個更重要的問題,能否有這樣一臺機器,輸入日常兒童數據,使得這臺機器學會兒童所學的所有東西?

過去很多人認為嬰兒沒有意識,心理學家艾莉森·高尼普克認為嬰兒不僅有意識,而且有比成人更豐富的意識。她從神經學和心理學兩個角度入手,發現嬰兒的意識不是狹窄的自上而下,而是保持開放。用一個比喻來說,成人的意識就像聚光燈,會自動忽略雜質,嬰兒就像普通電燈,對周圍一切都保持專注。這種體驗也不陌生,當我們去一個新環境或者新城市的時候,我們的體驗也會打開,短時間內會擁有比熟悉的世界更多的感受。

研究嬰兒的意識,對於普通人有什麼意義?如果承認嬰兒不是白板,再結合各種研究,我們可以看出,所謂三歲看大並不是虛言。為什麼這樣說,行為遺傳學家戴維·鄧肯指出,因為人的天資表現甚至社會態度,30%到70%是遺傳決定的。對於焦慮的中產父母而言,這也許是一個解放的好消息,只要你不是金字塔尖最特別的那部分父母或者最差勁的那部分父母,你的孩子其實從你們認識開始,大部分的命運就註定了。

當然,這不是說環境不重要。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就提出,環境可以塑造人,醋缸裡出不了甜黃瓜。津巴多的成名是因為“路西法效應”,路西法是一個墮落成惡魔的天使,這個效應是說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在1970年代,他主持了“斯坦福監獄實驗”。實驗中,他招募了身心健康、情緒穩定的大學生,隨機分為囚犯和獄卒,放在模擬的監獄。隨著實驗的開始,情況逐漸變化,大家的角色感越來愈強,獄卒越來越殘暴,實驗不得不提前終止。這個實驗曾經顛覆了人們對於人性的看法,但是真實的事件卻在幾十年後出現,就是伊拉克監獄虐囚案。津巴多認為,身份和環境可以塑造人。做壞事的人並不是天生惡魔,而是環境的塑造。比如士兵總是值夜班,生活很孤單,身邊的人都這樣做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導致一個普通人也會做出可怕的事情。因此,邪惡的環境,也會腐蝕好人。

我們已經身在一個計算機甚至人工智能無處不在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我們對於心智的理解更需要回歸原點。很多人預言,在互聯網時代的網絡原住民,會很快拋棄實體文件或者書,但到今天,這也沒有發生。在各類電子書籍設備迭代的今天,紙質書卻仍舊存在。對這些現象,很多人從習慣以及注意力等角度解釋,卻經常忽略了一個觀點,那就是人類的心智,其進化根據是為了應對物理世界的變化,這種模式持續了幾十萬年,用戶始終還是會把科技設備當作現實世界的另外一種具體物品。人類還是更習慣將信息進行實體化處理,更習慣有形物體。工程師往往沒有充分考慮人類大腦習慣,如果不考慮人類的心智習性,難免會製造很多困擾。平克就表示,如果忽視人類心智的運作機制,計算機技術根本不可能改變世界。

我們談了心智的不同層面,從天性到環境,從嬰兒到成年,這對當下有什麼啟發?其中不少觀點存在對立,也沒有絕對對錯,這些年也不斷有新發展。人們對於心智的瞭解,可能還是太過簡單。我的一位研究腦科學的朋友在聊天時提到,人類對大腦的瞭解,比起對於宇宙瞭解少多了。心智比宇宙,更神秘。也許保持敬畏,比動輒談論人工智能如何取代人類,更為實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