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彈」15歲學生拍磚,班主任是高風險崗位

四川仁壽縣某中學學生顏某(15歲),因對老師日常管理不滿,在教室內用磚頭將班主任老師黃某頭部打傷。黃某正接受治療,顏某已被依法刑拘。

「暢●彈」15歲學生拍磚,班主任是高風險崗位

15歲少年拿著磚頭,砸向班主任老師,足足砸了九下。這是積攢了多大的仇恨!事件特殊,但現象並不特殊。這些心存戾氣、無法被教育喚醒的孩子,在任何一所中學都或多或少存在。這個小群體背後,基本都有一個問題家庭、問題父母。老師從一開始,拿到的就是一張“壞牌”,要一個人完成不可能完成的教育任務。當感化、關注、影響不起任何作用,留給老師的只有失敗感和越積越多的擔憂。

在這起性質惡劣的事件中,老師是有疏忽的。他的疏忽,就是還把這個年紀的學生當“孩子”看。其實,無論從身體還是心理上,這個年紀的學生都已經超出孩子的心智和行為。他們今天接觸到的信息,已經過早催熟了心智。不是你拿他們當孩子看,而是他們在拿你當孩子看。我們不能拿以前的想法,去看待現在這個年紀的學生。他們能做的事,早已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測。對年滿14週歲的孩子,在進入中學後,教給他們的除了知識,還有相關的法律。

校園暴力事件,突發背後折射出許多缺失與無力。如今的班主任工作,非常難做。一個班級裡難免有幾個“特別”的學生,他們的人格教育、心理建設,不是靠班主任一個人能勝任的。在班主任那裡,問題學生要麼不出事,要麼就出大事。承擔這樣的心理壓力,已經成了班主任的常態。每一個“佛系”班主任背後,都有著萬般無奈的現實。“磚頭”是小概率事件,但引發的思考是,學校和教育部門以什麼樣的機制,去分流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所承擔的風險。一旦出現矛盾,學校應及時出面,承擔管理的主體責任,將班主任從風險和高壓中解脫出來。有分擔,才有管理的齊心協力。孤軍奮戰,那不叫管理,而是甩鍋。



「暢●彈」15歲學生拍磚,班主任是高風險崗位




美編:張強

校對:王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