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河口大地上的初心故事|徐家壩戰鬥的故事

初心—河口大地上的初心故事|徐家壩戰鬥的故事

1941年冬,日寇開展了21天大“掃蕩”,在徐家壩(今雙泉村)有大量駐軍。他們燒殺搶奪,無惡不作,給當年種地屋子的居民造成了人身傷亡和重大的財產損失。

據沾化縣誌記載,1942年8月沾化縣大隊配合清河區主力部隊在徐家壩與“掃蕩”墾區的4000餘偽軍展開激戰,重創敵軍,斃傷日偽軍95人,繳獲長短槍300餘隻,機槍3挺,取得“徐家壩戰鬥”的勝利。

初心—河口大地上的初心故事|徐家壩戰鬥的故事

據徐家壩王廷蘭老人回憶:1942年,駐守老鴉村的八路軍官兵與駐紮沾化羅家、邵家、董卜堂等地的日偽軍3000餘人在此發生徐家壩戰役,徐家壩人士鮑香林當年17歲,參加了這次戰鬥。戰鬥結束後,我軍犧牲了17位烈士,人們把烈士屍體就地埋在了徐家壩村西。1954年14位烈士的遺骨被起走,剩餘的3位烈士後來被遷入富國祠堂。

據經歷過抗日戰爭的老戰士薛貴生回憶:義和莊解放後,於1942年1月分別在義和莊和太平鎮建立了沾化縣委和縣政府,並在這一帶建立了抗日根據地,義和莊為當時沾化縣六區,太平鎮為七區。1942年8月中旬,日軍糾集偽軍數千人對新生革命政權展開瘋狂報復,妄圖破壞我根據地,我軍在徐家壩村南進行阻擊,這就是徐家壩戰鬥。薛貴生當時還在區中隊當通訊員。他說“區中隊位於一個三岔口,一條路往義和,一條路去太平。我沒有直接參加戰鬥,主要任務還是送信。那次打了大勝仗,記得晚上大家還開了慶功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