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寧夏有五座城:銀川、石嘴山、吳忠、固原、中衛。五座城市高度不一、風情迥異,如同人的五根手指,攤開成掌、握指成拳。

70年,你可知道我經歷了怎樣的破繭,才羽化成蝶?70年,你可知道我穿行了多少的時空,才身披綵衣?70年,我們在祖國母親的懷抱裡,次第盛開,無畏成長,一路向前。

親愛的你啊,在哪座城市出生,又在哪座城市長大,如今在哪座城市生活?來,誇誇你的城,跟著我們的紙筆和鏡頭,品一品歷經70年的改革發展之後,寧夏“五朵金花”的各自芬芳。

姓名:中衛

住址:寧夏中西部、地處寧、甘、蒙三省(區)交界地帶

轄區:下轄沙坡頭區、中寧縣、海原縣,總面積1.7萬平方公里

人口:116.84萬

中衛

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伴著千年不息的黃河水

從歷史中走來

在塞上江南熠熠生輝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來過中衛的遊人

都為我的獨特景緻所沉醉

為我的治沙精神所折服

為我的活力四射所感染

……

我到底是怎樣的一座城?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一座底蘊厚重的人文之城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早在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這裡繁衍生息,春秋時期為羌戎雜居地,秦並六國後將中衛納入版圖。西漢置眴(xún)卷縣,本地始有政權建制,自此有10代王朝設郡置縣。西夏建國後,建制為應吉里寨和應理州,元朝仍設應理州。明永樂元年(1403年)由右護衛改置為寧夏中衛,是目前全國唯一沿用古代軍事建制“衛”字稱謂的城市。清雍正二年(1724年)設中衛縣,屬寧夏府。1954年併入甘肅省銀川專區。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後,先後劃歸銀南地區、地級吳忠市管轄。2004年撤縣立市。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中衛人類文明文化、歷史文化、黃河文化、大漠文化、民族文化、獨特的現代文化交相輝映,斷續遺存長約19公里的秦漢明三代古長城逶迤壯觀,雙龍山石窟九間無樑寺聞名於世,大麥地巖畫規模宏大,還有一碗泉舊石器遺址、“菜園文化”遺址等,都展示著中衛燦爛的古代文明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這裡人傑地靈,這裡物華天寶

枸杞紅,硒砂瓜甜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中國塞上硒谷”的名聲槓槓滴

富硒農產品大受歡迎

聲名遠播,暢銷四海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一座風光旖旎的迤邐之城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高廟歷史悠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至清代已成為一處規模較大的古建築群。據傳中衛舊有9寺18廟之盛,唯高廟高聳、高峻、高超,故謂之高廟。1963年被批准開放為佛教活動場所,僧眾常住,供奉銅鑄、玉刻、木雕、泥塑、聖像600餘尊,入選《中華佛教二千年》寶典名錄。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沙坡頭風光獨特。大漠黃河、高山綠洲神奇共存,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沙坡頭旅遊區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屬世界壟斷性旅遊資源,被列為中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中國最美的五大沙漠。“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蒼涼美景讓中外遊客流連忘返。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騰格里金沙島、金沙海等一批融歷史文化內涵和自然風光為一體的特色景區,能讓遊客體驗沙海衝浪、沙漠乘駝、沙漠徒步、沙漠宿營等30多種旅遊項目。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黃河·宿集厚積薄發。5家高端民宿結伴在中衛安家,讓這裡成了新一輪的“網紅”打卡之地。除中衛外,中國境內大概很難再找出同時坐擁沙漠、黃河、戈壁、綠洲等多種地貌的區域。徒步穿越騰格裡沙漠,開越野車在沙漠裡衝浪,看綠洲牛羊成群,吃最野的手抓羊肉,享受沙漠燭光晚餐,品河西走廊上等的葡萄美酒;在中國版66號公路上狂奔,駐足於最古老的鄉村,吃隨手可摘的果子,看土裡冒出來的老屋。黃河·宿集讓中衛的古老鄉村重新煥發出了生機。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近年來,不僅遊客絡繹不絕

中衛也成為了各類綜藝炙手可熱的取景地

從《爸爸去哪兒》到《七十二層奇樓》

再到《我家那小子》《勇敢的世界》

明星們也紛至沓來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環青海湖自行車賽的必經之地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環球旅遊小姐、亞洲旅遊小姐決賽舉辦地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一系列國際化的大型活動

讓我更美更酷更潮流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一座精神可歌的奮進之城

包蘭鐵路是中國第一條沙漠鐵路,在寧夏中衛境內六次穿越沙漠,為了保證鐵路暢通,避免線路被沙風埋沒,人們發明了麥草方格用來固定沙丘。經過多年的努力,治沙固沙形成了綠化帶,鐵路兩側巨網版的草方格里長滿了沙生植物,金色沙海翻起了綠色的波浪。讓包蘭鐵路中衛段成為了一道美麗獨特的風景線。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以“麥草方格”治沙為核心的沙坡頭“五帶一體”治沙成果,是中衛人民治沙經驗和治沙精神的集中體現,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中衛人“堅守、創造、團結、奉獻”的治沙精神,守護著包蘭鐵路暢通無阻,在這絲綢之路上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與沙漠鬥爭的感人故事。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曾經,中衛用“麥草方格”征服了沙漠;如今,中衛用“以克論淨”精細管理城市。

曾經,人們客服了重重困難進入了火車時代;如今,中衛馬上就要迎來飛速的高鐵時代。

曾經,是發展相對滯後的沙漠城市;如今,已成為正在騰飛的雲產業之城。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近年來,中衛不斷開拓進取,奮勇創新,初步形成了一個沙漠文化旅遊產業鏈,走出了一條沙漠邊緣城市治沙用沙、點沙成金的旅遊發展新路徑,被原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旅遊業改革創新典型案例”。先後榮獲“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廁所革命優秀城市”“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100 強”和“全國雙擁模範城市”等殊榮。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一座嶄新的現代化城市正闊步向前

百舸爭流千帆競,敢立潮頭破浪行!

緊跟時代的節拍,迎著世界的目光

古老又年輕的中衛

讓聞者嚮往、來者依戀、居者自豪!

大城已成,未來已來!

70年·誇誇我的城|中衛:聞者嚮往 來者依戀 居者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