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拿金獎、18歲大學畢業,98年的京劇演員田苗苗:京劇從未過時

美好的事物永不消散,傳承不是守舊,而是開放包容。5歲上戲校、剛滿21歲的青年京劇演員
@京劇田苗苗 ,已經演過幾十出劇目,不管是沒臺詞的小龍套,還是豔驚四座的花旦,她總能演出新味兒。在10月19日的抖音美好奇妙夜上,她跟明星羅雲熙、琴師白無瑕演繹的古風節目《琵琶行》獲得一片好評。為演好這個節目,她跟老師反覆打磨唱腔和舞蹈。在彩排後臺,她教每一個人如何作出蘭花指。她說,京劇不會過時,京劇傳承的擔子,就在她這一代人的肩上。

在臺上一個姿勢站立將近三個小時了,田苗苗的身形有點微微搖晃。在這出京劇名篇《龍鳳呈祥》裡,她飾演主角孫權之母的八個小丫鬟之一,整場下來臺詞不超過三句,大部分時間都站在主角後邊,充當“背景牆”。演出前,化妝師為她束上層層疊疊的頭帶、髮飾,她可憐兮兮地央求“別太緊”,因為“要站挺長時間的”。

田苗苗今年剛滿21歲,但已工作三年,她是天津青年京劇團的一名成員。京劇是她的興趣,也是事業。她熟悉幾十出劇目,演過沒有臺詞的小龍套,也演過豔驚四座的主角花旦,但無論哪個角色,無論多古老的劇目,她每次演出總能找到與“傳統”似乎格格不入的新鮮感。

站在臺上,田苗苗有太多時間觀察臺下的觀眾了。一眼望去,整整齊齊的腦袋大多頭髮花白。在京劇劇場,青春的氣息並不常見。

當劇場換成了“抖音”,氣氛就全然不同了。田苗苗曾經在抖音上分享自己在演出前“勒頭”的過程,束髮帶、吊眉毛、戴發片,前前後後要往頭上貼五六層飾品。短短几十秒的視頻,到現在已經被瀏覽了超過1000萬次,收穫了8.6萬個點贊。有人在評論裡說“今天才知道京劇的頭型是這樣倒騰的”“太不容易了”,還有人心疼地問她“頭疼不”。其中大多是跟她一樣的年輕人。

12歲拿金獎、18歲大學畢業,98年的京劇演員田苗苗:京劇從未過時

1

田苗苗的出生,看起來是老天在實現田家的一個願。田苗苗的奶奶從小學月琴,年輕時本想進戲班,可正趕上上山下鄉,錯過了,後來成了一名護士。對京劇的熱愛卻在這個家庭延續了下來。家裡會樂器的人能組起個京劇樂團,可就是沒人會演,直到田苗苗出生。

田苗苗5歲就開始上戲校,系統地學習京劇。還沒上小學,她就開始每天枯燥的訓練——唱、念、做、打,樣樣都得練。

作為戲校裡年齡最小的孩子,剛入校軍訓時田苗苗連揹包都背不動,早上去食堂吃飯都搶不上。可她偏偏又更勤奮,每天5:45起床,毯子功、腿功,一直練到晚上九十點鐘。

田苗苗從小父母離異,爺爺奶奶不放心她一個人在外地上學,就陪著她在天津租房子,一住就是十年。但她一週只能回家一趟,爺爺奶奶在學校旁邊租了個小小的一居室,每次她回去就在沙發上湊合一宿。

在老家哈爾濱讀到小學三年級,田苗苗報考了天津藝術職業學院,相當於提早三年上了中學。從那以後,她的人生彷彿就進入了“快車道”,14歲上大學,18歲參加工作,她總是比同齡人提早經歷學業和社會。

起初,這只是為了彌補奶奶的一個遺憾。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她覺得自己真的喜歡上了京劇。“那會兒小,練久了也煩。”田苗苗說。結果就在她拿了中央電視臺戲曲學生電視大賽的金獎之後,她突然進入變聲期,整整兩年時間,她的嗓子沒法長時間練習發音。她一度想改行,老師給她出主意,讓她開始練習蹺功。

原本天天唱戲的田苗苗不能唱了,她才意識到,原來京劇對自己的影響這麼大。

12歲拿金獎、18歲大學畢業,98年的京劇演員田苗苗:京劇從未過時

2

生活中的田苗苗是個普通的小女孩。她喜歡粉色,特意買了一個小型行李箱那麼大的粉色化妝包,幾十支化妝刷也都是粉色的。她喜歡各種樣式的棒球帽,有的上面還鑲滿了水鑽。她還會自己做京劇的頭飾,買來五顏六色的紗巾,用鐵絲一個花瓣一個花瓣地捏,最後繞成硬幣那麼大的小花。她把自己做的小花放到抖音上賣,甚至吸引了來自臺灣的客戶。她的抖音裡有去各個地方演出、旅行時遇到的美食、美景,也有用了可愛濾鏡的自拍照片。

有人跟她說:“平時看不出你是學京劇的。”

相比同齡人而言,田苗苗不得不更早學會懂事。上學的時候,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她每年都拿獎學金。剛畢業那會兒,她還去漢堡王打過工,每小時賺十幾塊錢。

京劇並不能給她更多物質上的回報。在劇團,田苗苗每月的基本工資只有兩千多塊錢,每場演出的演出費也才二百多,還有很多是義務演出。“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從事京劇行當。”田苗苗說。

12歲拿金獎、18歲大學畢業,98年的京劇演員田苗苗:京劇從未過時

她曾經去許多學校演出、演講,有同齡人不解地問她“怎麼會學這個東西”。在一般年輕人看來,京劇慢慢悠悠的唱腔和表演,跟青春獨有的時尚、活力不沾邊。

田苗苗的老師洪軍每年都會去一些知名高校開講座,有一次,他準備了一些“相對深一些”的京劇知識,因為考慮到聽眾“都是大學生”。結果講著講著,學生們就開始打瞌睡。“我一看不行,趕緊又換成給小學生講課時準備的內容,講一齣戲的欣賞點,表演一些片段。現場氣氛立馬活躍起來了。”洪軍有些無奈,“我這才知道,咱們現在的大學生對京劇的瞭解,才不過相當於小學生的水平。”

三年前,田苗苗有了自己的學生。她跟劇團的老師們一起在天津開了一家京劇基礎培訓學校,招生對象主要是12歲以下的孩子,為他們以後上戲校做準備。

辦校之初,她最擔心怎麼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並且協調各個年齡段的孩子們在一起上課。但後來她發現,京劇能讓孩子們安靜。原本吵鬧的課堂,她一開始表演,就沒人說話了,圓溜溜的眼珠一齊盯著她看。後來,學生從剛開始的幾個變成了幾十個,最大的12歲,最小的只有3歲半。平時的訓練中,大孩子也能當小孩子的“老師”。

在表演時看著臺下的一片銀髮,田苗苗有時會想:“要是這批觀眾不在了,誰還會來聽京劇呢?”

收到抖音美好奇妙夜的邀請後,她和老師反覆考量了很久,還是決定來。其實並沒有京劇唱段的《琵琶行》,他們的改編,會讓老一輩的京劇人認為“壞了規矩”。

這次來參加節目,田苗苗專門請戲曲老師幫忙把關,修改調整了唱段和唸白。原來的也有京劇的調子,但是念白的地方,原曲只是用小嗓念,沒有“上”韻,所以田苗苗按照京劇韻白念法對原詞做了上口字和尖團字的處理。

京劇的傳統表演形式是在戲臺,很少進入錄音棚錄音,所以大多數流行音樂工作室都不夠了解京劇唱腔。節目伴奏原曲,第一次在長沙的錄音沒有成功。後來,田苗苗特意在天津,找了專業的京劇錄製團隊來錄音。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錄製出來的不帶任何伴奏的幹音,田苗苗和老師,反覆聽了一個晚上。

12歲拿金獎、18歲大學畢業,98年的京劇演員田苗苗:京劇從未過時

3

在田苗苗的抖音裡,不僅有年輕的京劇傳承人,還有年輕的京劇。她喜歡唱歌,經常用京劇唱腔翻唱時下的流行歌曲,有時還會扮上京劇的妝容和服飾,表演一些搞笑段子。“我希望用這種方式先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力,再讓他們慢慢地真正喜歡上京劇。”田苗苗說。

京劇團的前輩也覺得,儘管用小視頻的形式對京劇藝術的表現尚且有限,但如果能在短短几秒鐘內讓觀眾感受到京劇所包含的古典美,那麼它的傳播就是成功的。

除了傳播形式,田苗苗也在嘗試京劇劇目上的創新。最近幾個月,她和幾個同事正在排練一出新戲,以西施和范蠡為人物原型,創作了一個全新的劇本,這在以傳統劇目為主的京劇表演歷史上是為數不多的嘗試。她還希望把話劇服飾的寫實感融入京劇服飾,改良京劇長長的水袖和繁複的頭飾,讓人物和場景更貼近現實。除此之外,為了消除京劇與年輕人的距離感,田苗苗和創作團隊也在演出過程中設計了互動環節,演員們可以走到臺下,直接與觀眾們交流。

12歲拿金獎、18歲大學畢業,98年的京劇演員田苗苗:京劇從未過時

在嘗試創新的過程中,田苗苗也經受過質疑。“有的老前輩會覺得一些京劇上的創新不夠嚴肅、不夠正宗,這都可以理解,畢竟我們現在也是在慢慢嘗試。”田苗苗說,“但我覺得只要不出‘框’,一些符合時代的創新還是必要的。”

在她看來,這個“框”的尺度有些微妙。前段時間,網上出現了穿泳衣唱京劇的照片,田苗苗覺得這就是“出框了”。“嚴格的京劇演出中,演員是連手指尖都不能露的。如果要露,就必須‘粉手’——就是把手上也塗上粉。”

但她相信,京劇與流行文化的融合可以成為一種有益的創新。今年播出的綜藝節目《中國有嘻哈》中就有一段融合了京劇味道的rap。隨著一些古風歌曲的走紅,越來越多的歌手希望向京劇演員“跨界”求師。有人專門請田苗苗教他唱《梨花頌》,但非京劇專業的歌手怎麼也唱不出那種“韻味”。

“京劇有其獨特的咬字和節奏,而且就像畫畫一樣,每個人的風格都不一樣,甚至每一遍的感覺也都不同。”洪軍說。

除了唱腔,京劇的服飾、妝容、舞蹈也常常被借鑑。“京劇的東西是用不完的。”田苗苗說。

實際上,京劇這項看似古老的藝術始終在創新。洪軍說,梅蘭芳在名段《貴妃醉酒》中就借鑑了太極劍的劍法,隨著他的改編,這出原本以霸王為主角的傳統劇目,主角漸漸演變成了舞劍的虞姬。

也正是因為京劇擁有自我革新的活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使其成為“國粹”。“老話說,聽歌一陣子,聽戲一輩子。”洪軍說。

“京劇從來沒有過時,也不會過時,”田苗苗說,“它禁得住聽,好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