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視基地上千座,但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自1987年我國最早的影視製作基地——央視無錫影視基地建成以來,伴隨中國影視產業的繁榮勢頭,各地影視基地建設也一路高歌,規模與數量逐步擴大,經歷了三十多年的發展,全國大大小小的影視基地已超過千家。但值得警惕的是,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影視基地的建設和運營也面臨著不小的問題。很多基地出現了前期投入巨大,但後期“造血”能力弱,陷入長期虧損、日漸蕭條的窘境。影視基地的發展應該遵循怎樣的規律?從國內外的經驗來看,發展比較好的影視基地大多是能形成產業集群(Industry Cluster)的地方。從1980年代以來,邁克爾·波特等人所發展出的產業集群發展理論,深入地剖析了產業集群在幫助特定區域形成市場競爭優勢的價值,並被很多國家的政府運用到了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規劃中。因此本文將運用產業集群的相關理論和研究成果,對中國影視基地的發展策略進行深入分析。

中國影視基地上千座,但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央視無錫影視基地

影視基地的進化簡史:從製片廠到產業集群

追溯電影的發展史,可以發現,最早承擔影視基地功能的是“製片廠”(Studio),指能夠像工廠般聚攏電影拍攝所需的人力和設施,高速地生產影片的場所。1893年,愛迪生在一棟由瀝青紙包裹的房子裡建立了最早的製片廠“黑色的瑪利亞”(Black Maria),邀請雜技團演員、歌舞演員地在攝像機前表演,批量生產出簡陋的、只能讓一名觀眾通過活動電影放映機(Kinetoscope)觀看的影片。

中國影視基地上千座,但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早期電影放映機

到1910年代,為了躲避愛迪生的電影專利公司的威脅,很多電影製作者來到了原本少有人煙的好萊塢,他們在此紮根下來,並開始建立固定的製片廠。這裡明媚的自然風光、充足的光線和適宜的氣候堪稱拍攝電影的天然場所。隨著電影業的發展,製片廠的規模越來越大,一整套的為了提高生產效率的“製片廠制度”(Studio system)也應運而生。主要的好萊塢製片廠擁有自己的製片器材及大量的生產設備,並與大部分員工都簽訂了長期的契約;有關影片的決策歸片廠的中央管理部門,然後分派給各個部門執行;對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標準化和嚴密的分工,並使用有連續性的劇本、程式化的情節結構以及規程化的生產進度表,這種模式給早期電影業插上了成功的翅膀,它可以批量生產出在攝影機運動、剪輯、敘述方式和影片類型方面可被迅速辨識、風格相近的影片,從而迎合觀眾的興趣,保證影片收益。一批奉行這種制度的好萊塢電影公司米高梅、華納兄弟、20世紀福克斯、派拉蒙、雷電華、環球、哥倫比亞等脫穎而出,極大提高了電影生產規模和效率,並進而建立了自己的發行網絡與院線,成為了貫穿製作、發行、放映各環節的垂直整合一體化大公司,形成了電影市場的壟斷力量。

中國影視基地上千座,但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上世紀50年代前的好萊塢製片廠

但1948年的派拉蒙判決打破了好萊塢“八大”公司垂直整合的結構,其壟斷地位有所減弱。電視的出現也給電影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電影觀眾人數銳減,好萊塢電影公司開始採取一系列減少運作成本的措施,比如它們逐漸不再與明星、導演、作家和技術人才簽訂長期合同,而是與他們進行項目合作。離開製片廠綁定的電影人才們紛紛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成為了圍繞在好萊塢大公司的“衛星公司”。通過將電影的製作業務“外包”給這些“衛星公司”,好萊塢大公司得以降低其公司的日常經營與人力成本,又能通過其對發行環節的壟斷繼續控制電影業,另一方面這種模式與大製片廠時代嚴格而複雜的等級制度和分工制度相比,也增強了靈活性,有利於電影的創作。因此以項目製為核心,將產業鏈環節上的各個公司和從業者集結在一起的協同模式成為了電影運作的主流模式。在此背景下,過去的電影製片廠逐漸蛻變成了為電影項目提供場地和設備租賃及服務的主體,而在製片廠周圍集結起了一大批獨立的電影公司,開始逐漸形成了電影產業集群。

中國影視基地上千座,但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現代好萊塢基地

所謂產業集群,是指某一行業內的競爭性企業以及與這些企業互動關聯的合作企業、專業化供應商、服務供應商、相關產業廠商和相關機構(如大學、科研機構、制定標準的機構、產業公會等)聚集在某特定地域的現象。大量的同類型企業聚集在一個地方是形成產業集群的先決條件,但企業在物理層面上的聚集並不足以形成產業集群,還得看這些公司間能否產生有機的聯繫,圍繞產業鏈的上下游形成共生效應。

過往的研究表明一個成功的產業集群必須具備一些共通的要素,首先要有一個高效運轉的關係網絡,企業之間能夠形成信任度高的夥伴關係,只有這樣,企業間才能實行高度的分工協作,提高生產效率。其次是有強大的創新基礎,產業集群往往會圍繞有很強創新能力的龍頭企業,在其帶動下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組織管理創新,並影響到集群內的其它企業。再者產業集群還要有強大的人才儲備和培養機制,除了領軍的高端人才,大量基礎性的人才也必不可少。

中國影視基地上千座,但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英國松林製片廠

學者們也通過對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土耳其等地的電影產業集群進行分析,總結了其中的一些成功要素,包括大部分的電影產業集群都是產生在人口很密集的都市或者環都市地區;需要有出色的地理和自然環境條件;需要有大的、規模化的電影公司引領發展,尤為重要的是,需要當地公共政策的支持。在全球化時代,電影生產已經變得日益國際化。很多國家因為看重電影產業對於當地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出臺稅收減免政策等吸引電影投資。很多電影,尤其是大製作電影為了利用這些優惠政策,而去往全球各地拍攝。例如好萊塢電影便出現了愈演愈烈的“外逃製片”(Runaway production)的現象,前往加拿大、英國、新西蘭等提供優厚的優惠政策的地方拍攝。因此影視基地已然進入了“全球化”競爭的時代,在全球各地政府紛紛給出電影業“政策”紅利的情況下,是否能為片方提供具備誘惑力的優惠條件,構成了影視基地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總的來說,伴隨著電影生產結構的變化,影視基地從早期垂直整合的“製片廠”模式轉向了更加靈活的“產業集群”模式,也對電影公司的經營管理尤其是協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中國影視基地上千座,但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中國影視基地的發展問題及對策

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影視基地數量已超過千座,但除了橫店影視城、象山影視城、中影懷柔基地等少數佼佼者外,大部分影視基地的運營狀況不太理想。曾有研究數據顯示,在已建成的影視基地中,有80%虧損,15%收支平衡,只有5%盈利。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首先是“一戲一城”的重複建設與同質化競爭,很多影視基地的建設並沒有經過周密的前期規劃和市場調研,而往往盲目跟風,沒有形成差異化的佈局。例如為拍一部戲建一座城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傳統,這些影視作品大多是古裝類型,且聚焦在漢、唐、宋、明、清等朝代,從而導致了影視城建築的單調、重複,光是漢城、宋城,全國就有幾十座,造成了嚴重的供過於求。

其次是“本末倒置”的運營方式。中國很多的影視基地採用的是影視+旅遊的運營方式,原本應該通過為影視項目提供優質服務,打造出有影響力的影視作品,進而帶動旅遊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但是在實際的運營中,很多影視基地並沒有堅持發展影視產業的初衷(“本”),而熱衷於對發展旅遊等產業(“末”)的現實追逐,但如果影視基地不能持續地吸引熱播影視作品前來拍攝,其旅遊吸引力也將大打折扣。

中國影視基地上千座,但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橫店影視城

再者是“急功近利”的發展模式,影視基地屬於高投入、回收週期長的行業,因此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扶持其發展往往會給出地價、稅收等優惠條件,很多企業由此投入到了建設影視基地的行列中,但卻缺乏相應的專業團隊,沒能對影視基地的長期發展進行科學的規劃,更有甚者是打著建設影視基地的幌子而行開發房地產之實。很多影視基地建成後,由於缺乏後續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而放棄了更新和持續維護設施,再加上自身“造血”能力不足,逐漸喪失了競爭力,最終陷入困境。

要解決這些問題,大部分國內影視基地無疑需要更新發展理念,而縱觀國內外成功的影視基地,基本上所踐行的都是“產業集群”式的發展路徑。而要實現這樣的跨越,應推動國內影視基地從 “小而多”向“大而少”的“規模化”發展方向轉型。影視行業是一個“規模經濟”頗為明顯的行業,只有達到較大的生產規模,才能對資本、人才等生產要素產生明顯的集聚效應,產業集群才會形成。而目前國內的影視基地已嚴重供過於求,大量小型影視基地難以實現長期發展,需要通過市場的優勝劣汰提高集中度,鼓勵少數領先的影視基地“規模化”發展,進而形成成熟的、可持續發展的影視產業集群。而參照松林製片廠的經驗,在促進國內影視產業集群形成的過程中,有幾個要素極為重要。

中國影視基地上千座,但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青島東方影都

首先發展影視產業集群需要有能支撐影視項目“規模化”發展的基礎條件,這些條件包括當地地理環境是否優越、交通條件是否便利、人才儲備是否充足等。因此並不是每個地方都適合建設影視基地,應充分做好前期調研與科學評估,找到自身能長期發展的立足點,而避免跟風式建設。

其次國內影視基地要順應影視工業的進化方向,不斷提高硬件設施的“專業化”水平。電影在某種程度上是技術驅動發展的行業。目前中國大部分影視基地都是以外景拍攝為主的實景基地,然而影視工業正在不斷朝著數字化、虛擬化的方向發展,科技在影視拍攝上的大量應用正在逐步降低對耗時費力的人工搭建場景的需求,“山寨”建築群正在逐漸被特效製作所代替,因此國內影視基地也需要通過硬件和技術的升級換代來適應這種變化。

中國影視基地上千座,但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松江車墩上海影視城

再者,國內影視基地要注重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培養。這種人才既包括電影創作人才,尤其是一些容易被忽略的技術工種人才,也包括管理型人才。目前大部分影視基地都存在著人才不足的問題,例如青島的東方影都,雖然擁有一流的硬件設施,也吸引了一些國際大片前來拍攝,但在合作過程中卻發現,訓練有素、專業度高的工作人員和技術團隊缺口大,服務無法跟上國際製片公司需求的局面。要解決這一問題,可以採取與高校合作,在當地提供培訓項目,推動人才跨界轉行等增強人才儲備的做法。

中國影視基地上千座,但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中影懷柔影視基地

最後,影視基地的發展需要得到更清晰的、更具連續性的政策支持。在國家大力推動影視產業發展的宏觀政策指導下,各地近年來出臺了很多支持當地影視基地和企業發展的政策,包括用地、稅收優惠以及各種獎勵等。但在政策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某些政策缺乏清晰、明確的標準,存在“暗箱操作”的空間,甚至容忍部分企業“掛羊頭賣狗肉”,並未能真正促進影視產業的發展。而某些地區的政策缺乏連續性,給影視項目的運作帶來了困擾。而在這方面,英國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鑑,例如建立可量化的文化測試標準來決定影片能否獲得補貼。

結語

總的來說,隨著中國影視工業的持續高速發展,中國的影視基地仍然大有可為,但不能固守過往的“一戲一城”粗放式發展模式,而應邁向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模式。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地助力中國影視產業登上國際競爭的舞臺,也才能更好地應對全球化時代的挑戰。

本文摘自筆者在《當代電影》2019年第8期發表的論文,原題為《產業集群視野下的中國影視基地發展研究》

— THE END —

作者 | 彭侃 談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