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天道”邏輯、強勢文化,從丁元英的思維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電視劇“天道”改編自作家豆豆所著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無論是書還是電視劇都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解讀“天道”邏輯、強勢文化,從丁元英的思維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然而其中最為核心的要素是:“強勢文化”和“丁元英解決問題的一套獨特的思維方式”,全書所有的情節展開和細節鋪墊都圍繞著這兩個內容逐次展開。

這兩個內容也是本書中最值得我們學習和細細品味的部分,可以歸納為兩個層面:價值觀層面、方法論層面

解讀“天道”邏輯、強勢文化,從丁元英的思維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價值觀層面:

1.強勢文化:尊重客觀規律,不等不靠,做生活的強者,把自己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2.在具備了“”的能力之後還能夠洞察人性的“”,不被“貪、嗔、痴”等慾望所牽引和吞噬,做“”的主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收放自如;

方法論:

1.尊重事物的客觀規律,從決定事物的因果關係和邏輯關係中去尋找解決辦法

這一點在格律詩面臨樂聖的起訴時表現的淋漓盡致。

當樂聖的起訴書送達格律詩時,葉曉明、馮世傑、劉冰瞬間被對方的實力、規模乃至業界地位所震撼,被巨大的壓力擊垮,集體陷入驚弓之鳥般的惶恐中,以至於做出了“

退股”這樣的自以為聰明的“蠢事”。

事實上,這一刻他們面對的僅是一個純粹意義上的法律問題,這裡面沒有任何其他牽涉因素,因此他們只需要把涉及此案的所有法律因素及其邏輯關係在律師的幫助下搞清,很容易就能發現丁元英的很多“未雨綢繆”,做出正確決定並不困難

然而,他們陷入了傳統思維對樂聖的實力、規模乃至業界地位的簡單迷信,而忘記了在法律所賦予的相對平等環境下決定結果的遊戲規則已經改變。

解讀“天道”邏輯、強勢文化,從丁元英的思維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不同的思維方式導致丁元英和葉曉明他們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結論。

丁元英自始至終始終立足於不等、不靠,尊重客觀規律,表現出對整件事強大的控制力,牢牢掌握著事件的主動權;

這一點和葉曉明他們一以貫之的等著“靠高人指點”的思想形成鮮明對比;

解讀“天道”邏輯、強勢文化,從丁元英的思維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2.客觀認識自己,實事求是的從自身的客觀條件出發去設計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

在丁元英設計王廟村生產體系時則充分展現了這一思路:

根據王廟村基礎條件差、農民只能藉助自家的房子、人力作為生產條件這些特點,丁元英設計了每家每戶申請個體執照自成體系,每家與別家之間構成上下游關係的生產體系

通過這個生產體系;

首先,讓每家每戶充分利用自家所有的條件滿足生產資料所需;

其次,通過每家與別家之間的上下游生產關係,建立起監督機制,有效的保證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解讀“天道”邏輯、強勢文化,從丁元英的思維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這個生產體系的建立完全從王廟村客觀條件出發,可謂把王廟村捉襟見肘的現有條件發揮到了極致,以至於一度打敗了“光鮮亮麗”的樂聖。

3.面對任何問題時,時刻提醒自己“實事求是”;

例如: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當老闆的條件,如果人人都超出自己客觀條件去謀求達成目的,那麼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失敗。

“實事求是”本質上是一種放下“貪、嗔、痴”之後的明澈,一種自知之明。

在劇中,劉冰就用生命為我們解讀了“實事求是”的價值所在。

解讀“天道”邏輯、強勢文化,從丁元英的思維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以上兩個層面是我們可以從“天道”中解讀的邏輯和思維模式。

下面我想再從實踐層面給大家一些建議:

在具體實踐時,我們可以先從解決一個具體問題入手,去具體體會這種思維方式及其各個要點:

1.當你面對一個問題時,先放下“”找人、問人“”的想法,放下“靠”的思想,立足於自己;

這裡不是說建議你遇事不要尋求幫助,而是說不要把找人當做你的第一思維,尋求幫助應該僅僅是你的解決方案裡的一個助力而已;

丁元英在天道中曾有這樣的表述: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就是沒想過靠自己;

解讀“天道”邏輯、強勢文化,從丁元英的思維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這種“靠”的思路是最典型的弱勢思維,先把它從思維中去除,是學習這種思維方式的第一步。

2.從“問題導向式思維”入手;

例如:

問題:孩子今年三歲,未來要入學;

解決問題需要的條件

1.確定想上的目標學校;

2.該學校所屬學區;

3.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孩子屬於該學區,是否有困難,如果有,困難都是哪些,分別列出,逐個尋找解決方案;

這樣從問題出發,順著相應的邏輯關係去尋找解決方法,事實上,這就是丁元英思維的簡單體現,當然在更復雜的事情上這種思維表現得會更加複雜,但原理是一樣的。

建議先從簡單的事件中去體會,有了感覺再去體會更復雜的事件。

解讀“天道”邏輯、強勢文化,從丁元英的思維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3.在面對任何問題時,時刻提醒自己“實事求是”

例如: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全市最好的學校,於是你可能需要在最好的學區購買房子,但是最好的學區的房子價格可能極大地超出了你的能力範圍。

這時候你應該怎麼辦呢?

你應該努力走出“愛子心切”的情緒牽引,客觀的評估自身的條件,在自身條件範圍內選擇一所能承擔的最好的學校,這才是當下的最佳方案。

解讀“天道”邏輯、強勢文化,從丁元英的思維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按照這個方案,也許沒能進入最滿意的學校,但是在學校質量和家庭長遠生活質量之間找到了一個最佳平衡點,對於孩子整體成長以及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幸福都將形成良性循環,這才是真正的長遠之計。

尊重客觀規律,實事求是的做出的決定,當時也許有些殘酷,但從長遠看,往往最符合實際利益的最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