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寧死不降,曹操為何斬了高順,卻收了張遼?

Aaron31116701


導讀:首先題主的提問應該是根據《三國演義》的情節而定的。因為在正史中張遼不是被抓而是率眾投降,所以也不存在張遼寧死不降的情節。但是張遼雖然跟過丁原、何進、董卓、呂布,但是絕對和所謂不忠誠沒有關係。只是沒有遇到明主,所以在歸順曹操後屢立戰功成為曹魏五子良將之一。而高順是從一而終的忠誠於呂布個人,忠誠、果敢、剛毅、自律是他的優點。蔑視敵人,被曹操所殺追隨主公於地下也是得償所願。下文我們詳細闡述以下具體情況。


我們先說張遼

其實張遼和高順截然不同:張遼命運多舛,如同職場中先後在幾家小公司乾的都是職業經理人(丁原、何進、董卓、呂布)。但是這幾個小公司實力不濟,先後倒閉。所以張遼在這幾位領導轉化過程都是被動的,也從來沒有類似呂布這樣賣主求榮的行為。所以也就從來沒有類似呂布這樣三姓家奴的侮辱稱號。直到進入了曹操這個大平臺下才得以施展自己的才華和抱負,然後報答以忠誠並且封侯受爵。

張遼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中間的轉換情節是這樣的:首先張遼因家鄉在北地的關係加入丁原的軍隊,後被丁原派往洛陽歸何進大將軍管轄。此後何進被十常侍所殺,西涼軍閥董卓進京救駕。所以直屬何進的軍隊歸屬了董卓,張遼自然也就歸了董卓。當董卓被義子呂布所殺接管了董卓的軍隊,董卓的軍隊自然歸屬了呂布。所以張遼又歸屬了呂布,在這個過程當中還是在漢朝的統一秩序下進行的。所以張遼也只不過是在漢朝不同將領下被划過來划過去,並沒有向後來軍閥並起那麼亂。

沒有更好的去處,張遼只能在呂布的麾下效力。說白了,這根本說不上背叛。張遼志存高遠,呂布這裡只是打工的一站。當然呂布這個小公式最後還是破產了呂布被殺,而張遼是“將其眾降”。就是張遼主動歸降的,並不存在寧死不降。

《三國志 張遼傳》太祖破呂布於下邳,遼將其眾降,拜中郎將,賜爵關內侯。

其實這才是張遼第一次主動選擇主公的人選,而曹操也確實是當時值得投效的最佳人選。雖然張遼曾經跟曹軍作戰過,但是當時各為其主算不了什麼事。剔除《三國演義》對曹操主觀性的標註,還是非常大度的主公。張遼、張郃、徐晃、陳琳、龐德等都是降將,都在他的手裡煥發了光芒。而張遼的文武兼備也是曹操喜歡的人才,所以曹操和開心的接收了張遼的歸降並加以重用。張遼才屢立戰功,成為曹魏的五子良將之一。

在《三國演義》中,張遼是被俘虜的。雖然有大罵曹賊的舉動,但是畢竟還有這樣的情節:操指遼曰:“這人好生面善。”遼曰:“濮陽城中曾相遇,如何忘卻?”操笑曰:“你原來也記得。”其實這就是套路,歸降也得拿一把,否則上來就納頭便拜肯定被人小看。曹操打算殺他,被劉備和關羽勸阻後歸降。這樣無論是裡子還是面子都有了,還被重用。並且在曹營當中,張遼確實忠心無二為曹操立下了大功。也成就了曹操張遼這一對忠臣良將的佳話。

而張遼同樣也投桃報李,在關羽被曹操圍困的時候向曹操建議答應關羽三個條件讓關羽投降。PS:三個條件是著名的土山三約1、降漢不降曹;2、贍養劉備兩個夫人;3、一旦知道劉備消息,無論千里萬里赴湯蹈火也要投奔。張遼相當於變相的保護了關羽,在關羽離去找兄長的過五關斬六將的過程中又是張遼帶著曹操的令箭傳令各個關口不得為難關羽。


我們再來說說高順

高順在人才輩出、名將如雲的三國時代是個小人物。甚至《三國志》都沒有關於他的傳記。他只是在呂布傳立露了一下頭,什麼家鄉、履歷都是一片空白。我們只知道他是呂布手下大將,還不怎麼受重用。也就是說高順似乎生來就是為呂布這朵紅花配的綠葉,所以高順被俘後破口大罵誓不降曹被殺。


高順之所以著名和首先直屬的數百“陷陣營”有直接的關係。在作戰時高順率領陷陣營一往無前、視死如歸。在古代還處於鬥將的時代,陷陣營很容易鑿穿對方造成對方的潰敗。所以陷陣營相當於和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和曹操的虎豹騎之類的作戰尖兵。

高順為什麼如此忠誠呂布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道高順自律性極強。他為人清白有威嚴,不好飲酒。在呂布屢次把兵權交給別人統帥的時候也沒有怨言,反而屢次對呂布提出寶貴的建議。但是呂布並沒有聽,所以說呂布只是一個自持勇武的軍閥而絕非雄才大略的主公人選。這也是張遼離開呂布向曹操投降。

高順的忠誠也是美德,曹操也是喜歡的;至於高順和夏侯惇的仇怨更不可能成為高孫寧死不降的理由。因為在三國時期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吳國的甘寧甘興霸各為其主殺了東吳的凌操,但是經過化解到是和領操的日子淩統結為生死之交。在一個陣營了,殺父之仇都可以化解跟別說夏侯惇這一隻眼睛的仇怨了。

所以高順之所以被殺就是因為他對呂布絕對忠誠,並且辱罵曹操沒有一絲緩解或被勸降的可能。而高順又不是類似關羽這樣的頂級武將,在三國將星如雲的年代高順並不突出。所以這樣的將領辱罵曹操誓死不降,曹操也就不值得費神了。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直接殺掉。


小結:

張遼和高順出於不同的處境和考慮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可以說各地其所。而曹操也根據二人的實際情況收降了張遼而殺了高順。事實證明,張遼的歸順確實為曹魏添了一員虎將。從此張遼即便遇到危險也沒有動搖,頗有一副“君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的架勢。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歷史縱橫帝


高順是呂布一員大將,呂布征戰時,左邊是陳宮,右邊是高順,其地位是眾武將之首。高順生平作風嚴瑾,不喜飲酒,作人威嚴。所帶部隊被美稱“陷陣營”,是呂布的精銳部隊,所部人數700多人,作戰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公元198年2月,呂布對劉備部發起進攻,高順受命攻劉備佔居的沛縣,劉備向曹操求救,曹操派大將夏侯惇增援劉備,被高順率軍擊敗,主將夏侯惇一隻眼睛被射瞎。城破劉備潰逃,家眷盡被高順所俘 。高順作戰勇敢,智謀長遠,常勸呂布在軍事行動上指揮失誤,不要移罪下屬。不要取不義之財,以毀名節。呂布對高順有猜疑之心,平時將部隊指揮權收繳,讓親戚魏緒掌控,戰時才給高順指揮權。儘管如此,高順仍然無怨無悔,對呂布忠心耿耿忠於職守。這年9月曹操率軍東征呂布,雙方 大戰數日,陳登用計從徐州騙出呂布,徐州為曹操所得,呂布敗守沛縣,被曹操圍困,三個月後糧草不濟,部將侯成,宋憲,魏續等人叛變,呂布,陳宮,高順,張遼等巨首皆被擒住,呂布,陳宮被殺,張遼因劉備求情,被赦免死罪,投降曹操。高順被殺,可能是對呂布的忠心耿耿,讓曹操有些顧慮,讓劉備心有餘悸沒有給高順求情。就這樣一代勇將消失了。後來晉代陳壽寫《三國志》時,對高順是一筆帶過,造成後世對高順的感覺很平庸。


厚土高天識君


我是長安視界,我來回答:

高順是呂布一員大將,呂布征戰時,左邊是陳宮,右邊是高順,其地位是眾武將之首。高順生平作風嚴瑾,不喜飲酒,作人威嚴。所帶部隊被美稱“陷陣營”,是呂布的精銳部隊,所部人數700多人,作戰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公元198年2月,呂布對劉備部發起進攻,高順受命攻劉備佔居的沛縣,劉備向曹操求救,曹操派大將夏侯惇增援劉備,被高順率軍擊敗,主將夏侯惇一隻眼睛被射瞎。城破劉備潰逃,家眷盡被高順所俘 。高順作戰勇敢,智謀長遠,常勸呂布在軍事行動上指揮失誤,不要移罪下屬。

高順有一強一弱,強在作戰能力,弱在性格孤直內向,所以關鍵時刻沒有人拉他一把,他自己也不願改轍。而張遼,一不是呂布旗下的主要將領,也不是親信,二他又與關二有關係,三曹操還有點欣賞他。所以最終,便是順死遼生。

都被曹操給砍了,而張遼是直接投降的,自然就被曹操給收了,其實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除了樂進是一開始就跟著曹操的,其他四個都不是。于禁開始是跟鮑信的,鮑信與曹操是好友,鮑信死後,就跟了曹操。

而徐晃開始是楊奉手下,楊奉被曹操打敗後,徐晃就投奔了曹操。張郃開始是冀州牧韓馥的手下,袁紹拿下了冀州,張郃就投奔了袁紹,在官渡之戰的時候,袁軍大敗,張郃就投奔了曹操。

曹操這時候把劍給扔了,大笑說:我也知道張遼忠義,只是戲弄一下而已啦。曹操親自為張遼鬆綁,張遼看到曹操這麼有誠意,就投降了曹操。由此可見,曹操有愛才之心,再加上有劉備和關羽的求情,再加上張遼其實也有歸降之心,而不像高順與陳宮完全沒有。

張遼毫無懼色,這時候曹操背後兩個人同時說:丞相劍下留人!原來是劉備與關羽,劉備說:張遼有義,應該留用。關羽說:我關羽向來知道張遼是個忠義之士,願意以性命相保。

曹操這時候把劍給扔了,大笑說:我也知道張遼忠義,只是戲弄一下而已啦。曹操親自為張遼鬆綁,張遼看到曹操這麼有誠意,就投降了曹操。由此可見,曹操有愛才之心,再加上有劉備和關羽的求情,再加上張遼其實也有歸降之心,而不像高順與陳宮完全沒有。

歡迎關注長安視界。更多紀錄片、知識推送給您


長安視界


為什麼斬了高順,收了張遼,經過反覆思考,我覺得應該是以下兩個原因:

一、性格孤僻。

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好飲酒。不好飲酒應該來說是個好特點,至少不會貪杯誤事,但事情往往有其兩面性。好的方面有了,壞的方面也很致命,那就是沒什麼朋友,更別說是兄弟了。在兵敗被俘後,沒人能站出來說句話才是被殺的直接原因。本身又比較忠義,押上來不說話(自我介紹一下),曹操有可能連他是誰都不知道,反正是要殺幾個人的,不殺他殺誰?

二、與陳宮有嫌隙

通過蒐集資料我們發現高順是和陳宮有矛盾的。在公元196年的時候,呂布部將河內人郝萌在袁術的慫恿下發動叛亂,郝萌的部將曹性反正,呂布問曹性此事起源,曹性回答:“郝萌受到袁術的鼓動而造反。”呂布又問:“同謀的都有誰?”曹性回答說陳宮同謀,當時陳宮坐在呂布旁邊,臉發紅,旁人都察覺到了。呂布因為陳宮是大將,並不追究。但是打這之後參與平叛的高順和陳宮就產生了矛盾。以至於最後關頭陳宮獻策呂布駐紮在外,呂布的妻子以陳宮高順不合為理由勸呂布不可輕出。連呂布的老婆都知道高順、陳宮不和,可想矛盾有多深。

那麼與陳宮不和跟高順的死有什麼關係呢?我們知道曹操刺殺董卓外逃的時候,就是陳宮救了一條命,後來因呂伯奢事件分道揚鑣。從內心來說,曹操多少還是愧對陳宮的。在打敗呂布後,從內心深處還是希望招募陳宮過來的,所以跟他有仇的先咔嚓了。當然後來陳宮是油鹽不進,最後還是放棄了招募。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原因:

1、比如曹性是高順部將,曹性射掉夏侯惇一個眼珠子(雖說當時就被夏侯殺死)但這仇太深了,不得不考慮夏侯惇的感受;

2、高順是呂布的軍魂,殺高順最能起到震懾的作用;

3、曹操其實已經想好了要除掉呂布,好歹也是一方諸侯,不能讓他孤零零上路,把最忠誠的戰士留給他。

4、能與虎豹騎齊名者,當屬陷陣營。陷陣營一消失,虎豹騎天下無敵。

其實哪種說法都要命,但最最最要命的真是沒人給說個情啊!

我是虹貓大俠,喜歡的條友可以加關注喲~


虹貓大俠


高順和張遼都是呂布的高級將領,倆個人都是忠義之人,為什麼曹操殺了高順而留張遼呢?


這裡有幾個不得不說的原因,高順在呂布手下掌管著特種部隊“陷陣營”,在呂布和曹操作戰的時候給曹操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曹操手下的很多人死在高順手裡,若不殺高順實在是難平眾怒。收留自己最大的敵人讓手下的兵怎麼看呢?殺了高順給手下的人看,既給兄弟們報仇了,又激勵了士兵的軍心。

其次高順是鐵心了跟呂布的,被抓了後曹操問他有什麼要說的,高順卻一言不發,壓根沒想做辯解,看似早已經要做死的打算了。在曹操看來對於這種人已經不必再勸說了。


還有一個或許是直接原因,高順的部將曹性曾射瞎了夏侯惇的一個眼睛。而夏侯跟隨曹操戰功無數,深受曹操喜愛,更是曹操的親戚,殺了高順也算給這個親戚報仇了。


夏目歷史君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很簡單,高順和張遼根本就是兩種人。

大家注意,高順被抓住押到曹操面前時,一語不發。

操問曰:“汝有何言?”順不答。操怒命斬之。(引自三國演義)

什麼叫做一語不發,第一不求饒,第二不說大話,第三根本不理睬你。

這是什麼意思?我高順根本看不起你曹操,老子不屑和你說話,要殺就殺,不就是個死嗎?

可以說,三國演義裡面,最強硬的傢伙就是高順。

相比高順,呂布就下三濫了,不但屈膝求饒,還讓劉備幫他說話,就是怕死。

不過,張遼也好不到哪裡去。

卻說武士擁張遼至,操指遼曰:“這人好生面善。”遼曰:“濮陽城中曾相遇,如何忘卻?”操笑曰:“你原來也記得。”遼曰:“只是可惜。”操曰:“可惜甚的?”遼曰:“可惜當日火不大,不曾燒死你這國賊!”操大怒曰:“敗將安敢辱吾?”拔劍在手,親自來殺張遼。遼全無懼色,引頸待殺。曹操背後一人攀住臂膊,一人跪於面前,說道:“丞相且莫動手。

張遼當年曹操面說大話,還罵人,是幹嘛?如果真不怕死,就學高順那樣,一語不發了。

之所以罵人,擺明了就是情緒不穩,是掩飾自己內心恐懼,說白了張遼還是怕死。

只要怕死,就好辦,曹操可以藉機收下。

再說兩人性格。

高順是呂布的愛將,也是頭號大將。高順一開始就跟隨呂布,身為中郎將高職,忠心耿耿。即便呂布是個莽夫加攪屎棍,肯定不會有大出息,高順也是一心一意跟著大哥。

高順自己認為作風正派,不喝酒不胡鬧,老實帶兵,戰功也很大。高順部下大敗曹軍,把夏侯惇一隻眼睛都射瞎了。

即便呂布糊塗,將他的大部分兵權交給有親戚關係的魏續,高順還是默默的做著自己的事情。直到呂布被曹操打的節節敗退,又將兵權交給高順,高順卻也不計較,和呂布並肩死撐,直到城破被俘。

可見,高順人品很高,為人忠貞不二,和曹操之流不是一路人。即便現在投降了,高順將來恐怕也會找機會拉部隊走人,還是和曹操對抗。

張遼就不同。這傢伙先跟著丁原,丁原被殺後跟著董卓,董卓被殺後又跟著呂布。

同時,在呂布軍中,張遼只是一個普通將領,地位和高順不能相比。

既然是邊緣人員,又有多次換主子的先例,曹操顯然可以將張遼收用。

同時,高順統領呂布軍主力,多次大敗曹軍,殺了曹操不少部下。

如果此時不殺高順,曹軍官兵難免不服氣。但張遼地位較低,殺不殺無關大局,自然就收了。


薩沙


在《三國演義》裡面,高順和張遼都是誓死不降的,但是在歷史上並非如此,陳宮與高順是被侯成、宋憲、魏續這三人捉住後獻給了曹操,而張遼是跟著呂布投降曹操的,在曹操面前,陳宮與高順都沒有投降的意思。

所以都被曹操給砍了,而張遼是直接投降的,自然就被曹操給收了,其實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除了樂進是一開始就跟著曹操的,其他四個都不是。于禁開始是跟鮑信的,鮑信與曹操是好友,鮑信死後,就跟了曹操。

而徐晃開始是楊奉手下,楊奉被曹操打敗後,徐晃就投奔了曹操。張郃開始是冀州牧韓馥的手下,袁紹拿下了冀州,張郃就投奔了袁紹,在官渡之戰的時候,袁軍大敗,張郃就投奔了曹操。

張遼最開始是丁原的手下,後來跟了何進,何進死了,就跟了董卓,董卓死後,就跟了呂布,呂布被曹操打敗之後,就投奔了曹操。曹操正因為有來自各個諸侯勢力的猛將和謀臣的投奔,才越來越強大的。

那我們回到《三國演義》裡講,我們來看看他們當時的具體表現是怎麼樣的。高順和張遼都是在下邳城西門被曹軍所抓獲的,陳宮是在東門被抓獲,高順被士兵帶到曹操的面前。

曹操問高順:你有什麼想說的嗎?高順不回答,曹操十分生氣,命人將高順斬了。張遼也同樣被帶到了曹操的面前,曹操對張遼說:你看起來眼熟呀!張遼說:我們在濮陽城曾經見過,怎麼會忘了呢?

曹操大笑說:原來你還記得呀。張遼說:只是可惜呀!曹操說:有什麼可惜的?張遼說:濮陽之戰的時候,你沒死。曹操感覺被戲弄了說:敗將還敢這樣?曹操準備拔劍,想親手殺了張遼。

張遼毫無懼色,這時候曹操背後兩個人同時說:丞相劍下留人!原來是劉備與關羽,劉備說:張遼有義,應該留用。關羽說:我關羽向來知道張遼是個忠義之士,願意以性命相保。

曹操這時候把劍給扔了,大笑說:我也知道張遼忠義,只是戲弄一下而已啦。曹操親自為張遼鬆綁,張遼看到曹操這麼有誠意,就投降了曹操。由此可見,曹操有愛才之心,再加上有劉備和關羽的求情,再加上張遼其實也有歸降之心,而不像高順與陳宮完全沒有。


歷史簡單說


同作為敗軍之將,為何曹操殺了高順而收了張遼呢?很簡單,因為高順是被活捉的,又拒絕了曹操的美意,而張遼是率部投降的,所以曹操才會做出這種選擇。

高順和張遼都是呂布手下大將。特別是高順,手下有700“陷陣營”號稱精銳,而本人清白有威嚴,更對呂布忠心耿耿,甚至兵權被呂布剝奪仍然對他不離不棄,是絕對的忠臣。

下邳之戰時,曹操圍城三個月,又用水攻,使呂布軍中人心離散。後呂布部將侯成、宋憲、魏續反水,活捉了陳宮、高順二人,投降曹操。這一幕被白門樓上的呂布看到,他自知大勢已去,便吩咐左右砍下他的首級獻給曹操請功,但左右不忍心,呂布只好下城投降。這時仍然在外圍堅守的張遼得知消息後,便帶著本部兵馬又收攬其餘兵士主動歸降曹操,放棄了抵抗。

從中可見,張遼要比高順識時務,能夠認清形勢做出正確的判斷。而曹操好不容易拿下下邳,首要任務是穩定秩序,面對主動率部投降的張遼,肯定不會殺他,還會重用他,藉以收買人心,穩定局勢。所以曹操當即拜張遼為中郎將,並賜爵關內侯。

其實對於呂布、陳宮、高順三人,曹操也給了他們機會,只是他們沒有把握住。

呂布早在下邳之戰開打前就有了投降之意,但被決意抗曹的陳宮勸阻。這時呂布主動投降,先向曹操表態,我為曹公統率起兵,何愁天下?曹操頗為心動,但一旁的劉備卻說,曹公不見丁原和董卓的故事?

呂布破口大罵,你個大耳賊最無情無義!於是,呂布卒。

然後是陳宮。陳宮和曹操是老交情了,但因為曹操殺了邊讓,讓陳宮對曹操徹底寒心,所以和曹操決裂。這時曹操仍然勸降,但陳宮一口拒絕,執意赴死。曹操沒辦法,於是陳宮卒。

最後是高順。曹操問高順,你原意投降不?高順沉默不語。面對生死問題,高順竟然一言不發,其實可以理解為高順拒絕和曹操合作了,甚至不把曹操放在眼裡。

曹操心想,都淪為階下囚了,你還擺什麼臭架子?

於是,高順卒。

後來司馬光評論高順,是愚忠。對呂布這種反覆無常的人竟然忠心耿耿,真是白瞎了高順的才華了。這種缺乏遠見卓識的人,留著也沒用,讓他死倒是一種痛快。


石頭說歷史


這問題並不複雜,任用投降過來的將領,不是降將磕個頭拜一拜那麼簡單,降將的能力越高和自己部隊裡和他結仇的人就會越多,主公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需要大力扶持,所以評估降將以後的作用至關重要,是不是值得自己以後力排眾議去護這個人。

張遼後來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之一,屬於能帶大部隊的帥才,相比較而言,高順屬於許褚,徐晃之類的死士,最多統領禁衛軍,做貼身保鏢。這兩個人要殺一個留一個一定會殺高順和留張遼。很多人可能不瞭解,帥才的最大優勢是能夠統領雜牌軍打仗,冷兵器時代人員傷亡慘重,大作戰部隊不可能像我們想象中一直保持訓練有素,甚至忠心也常有疑問,帥才最基本的素質就是人緣好,口才好,有煽動性,能鼓舞士氣,無論歷史還是演義裡張遼的這些特性都很明顯,戰爭時期,這種人放哪都有大用,就算暫時和周圍人處不來也能調遠點打仗。而高順就是個悶葫蘆,武藝極高只聽主人一個,不會屈居他人,禁衛軍都是百裡挑一出來的,誰武藝高就聽誰的,不需要多囉嗦,每日只要操練。曹操是不缺禁衛軍頭領的,根本沒有多一個的必要,如果不需要高順統領禁衛軍,也沒能力管理雜牌軍,放在哪裡都會是刺頭,萬一跑到弱敵那裡會更鬧心。

劉備好福氣,關羽張飛既是帥才又是死士,所以曹操一直在流口水,張遼和關羽在一起被俘必須選一個,曹操主觀上一定會殺張遼留關羽的,劉備手下的陳到就是死士,最後怎麼死的都沒人知道,所以一切都是命。


秋實2013


高順:

公元156——198,是東漢末年軍閥呂布麾下的猛將,任中郎將。高順為人正直忠誠,清白有威嚴,不好飲酒,滿腹韜略,所統率的部隊為“陷陣營”,從無敗績。


公元198年2月,高順受之命打攻劉備所居的沛縣,曹操派大將夏侯惇增援劉備,主將夏侯惇一隻眼睛被高順率射瞎。城破劉備潰逃,家眷盡被高順所俘 。

高順有勇有謀,196年某日半夜,呂布軍中忽然有人叛亂,呂布居然和妻子衣不蔽體,逃到高順的軍營。高順冷靜的根據叛亂首領是河內人的口音,立馬就判斷也是郝萌(河內人),帶兵平叛,斬殺郝萌。


高順作戰勇敢,智謀長遠,常勸呂布如戰事失利,不要移罪下屬。不要取不義之財,以毀名節。呂布對高順有猜疑之心,平時將部隊指揮權收繳,讓親戚魏緒掌控,戰時才給高順指揮權。但高順仍然無怨無悔,對呂布忠心耿耿忠於職守。

198年9月曹操率軍東征呂布,呂布被陳登用計從徐州騙出,徐州被曹操佔領,呂布被曹操圍困在沛縣,部將侯成,宋憲,魏續等人叛變,呂布,陳宮,高順,張遼等巨首皆被擒住。

張遼:

公元169年-公元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曾從屬丁原、董卓、呂布。呂布下邳敗亡後,歸順曹操,207年曹操遠征柳城陣斬烏桓單于蹋頓、215年合肥之戰是張遼一生的巔峰之戰,張遼“威震逍遙津”便是從此戰而來,《三國志·張遼傳》之用了九個字概括逍遙津之戰:“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 張遼創下了八百破十萬、嚇得“東吳小兒不敢夜啼”的傳說,事後曹操授予張遼徵東將軍之號。


曹操是個實幹家,唯才是用,在對待關羽身上表現得最明顯,郭嘉之死,他痛哭流涕。那他為什麼砍了高順?又為什麼放了張遼?


兩個人的性格使然,決定了彼此命運歸宿。高順被抓住押到曹操面前時,一語不發。操問曰:“汝有何言?”順不答。操怒命斬之。(引自三國演義)。一語不發就是高順根本看不起你曹操,老子不屑和你說話,要殺就殺,不就是個死嗎?張遼反之。


高順統領的”陷陣營“攻無不克,以前在與曹軍作戰時必然重創曹軍,曹軍上下無不對其恨之入骨。曹操如果不殺高順,曹軍肯定心懷不滿影響士氣。反之殺了高順,讓將士洩憤解恨,可穩軍心,激將士。

公元198年2月,曹操主將夏侯惇一隻眼睛被高順率射瞎並差點喪命,曹操本姓夏侯一家人,現可說是新仇舊恨一齊清算。


曹操也是帝王之術,對被俘將領中得有殺有留,才能讓沒被殺掉的產生敬畏之心,從此忠於自己。如果一個不殺,將士可能會心生傲慢,忠誠度也會下降。 高順是呂布的軍魂,殺高順最能起到震懾的作用,張遼與之不能同日而語,所以關羽的求情,曹操做了順水人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