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雲南社會建設的主要成就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共雲南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增投入、建機制、保基本、補短板、兜底線、促公平,不斷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織密民生“保障網”,使人口結構持續優化,就業收入穩步增長,貧困人口不斷減少,健康和教育水平不斷提高,科技人才全面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進入了“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新時代。

城鄉居民收入顯著提高

雲南始終把增收作為民生之要,努力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完善更加公正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通過建立與經濟增長相適應的收入增長機制,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加大農民直接補貼力度,建立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機制等一系列綜合措施,大幅提高了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特別是中低收入群體收入水平。雲南居民人均收入從1949年只有50元,到1978年增加至203元,到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084元,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3488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768元。同時,人民收入渠道大大拓寬,農村居民收入來源由單一的集體經營收入逐漸轉為家庭經營、工資、轉移收入並駕齊驅,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之後,國家進一步完善再分配機制,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先後出臺了減免農業稅、實行糧食直接補貼等一系列惠農舉措,來自政府的各項轉移收入逐漸成為農村居民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城鎮居民的收入渠道除了工資性收入外,經營收入、財產性收入的比重逐漸增加。

勞動就業質量不斷改善

新中國成立初期,雲南在發展各項經濟社會建設的同時,建立了國民經濟各部門勞動力統一招收和調配製度,基本建立了符合雲南發展的勞動就業體制,妥善解決了城鎮失業問題。改革開放以來,就業機制開始走向市場化,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就業機制。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就業形勢呈現出總體穩定、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穩步增長,2018年,城鎮新增就業51.92萬人,同比增長5.92%,重點群體就業穩定,就業政策與服務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城鎮就業人員達到800萬人以上,第三產業就業容納能力不斷增強,就業人數超過1000萬人。城鎮失業率保持低水平,再就業工作紮實推進,創新創業熱情不斷被激發,勞動者實現自我價值的渠道愈發寬廣通暢。

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

70年來,雲南減貧事業成效明顯,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成績單”。尤其針對民族貧困突出的省情,2012年以來,雲南以扶持邊遠、少數民族、深度貧困地區脫貧為重點,統籌推進示範區建設和脫貧攻堅工作,探索出具有云南特點的脫貧攻堅和民族團結進步有機融合之路。

2012~2017年,雲南省民族自治地方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7%,主要發展指標增幅連續多年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2017年,雲南有15個貧困縣(市、區)經過國家嚴格評估批准實現脫貧摘帽,這是雲南歷史上首次實現貧困縣數量減少。2018年又有33個貧困縣(市、區)達到脫貧標準,成功退出貧困序列。2012年至2018年,雲南貧困人口從804萬人下降到179萬人,減少了625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1.7%下降到5.39%,下降了16.31個百分點。與擺脫貧困相伴的是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一方面,醫療教育保障不斷增強,貧困人口100%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貧困縣的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7.8%以上,2018年,資助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268.9萬人次;另一方面,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明顯改善,2018年末,8502個貧困村100%實現通路通網通電,10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得到解決。少數民族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不斷推進。2018年獨龍族、基諾族、德昂族3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族脫貧,實現了黨和國家“絕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的莊嚴承諾。

人民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1950年,雲南只有2所高等學校,11所中等專業學校,115所普通中學,11559所小學。全部在校學生只佔總人口的3.7%,適齡兒童入學率僅為23.9%,85%的人口是文盲和半文盲。70年來,雲南的教育事業迅猛發展,截至2018年底,雲南有高等學校81所,中等職業學校413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2579所,幼兒園10156所。縣域義務教育實現基本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4.18%。教育經費保障不斷強化,2018年,雲南下達義務教育保障機制資金82.04億元,本科高校生均撥款標準提高到1.3萬元,投入各級各類學生資助資金84.56億元,資助學生482.74萬人次。下達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全覆蓋”的補助資金38.76億元,惠及全省482.08萬學生。投入學前教育專項資金8.2億元,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已經建立。高等教育普及水平與培養質量不斷提高,2018年,高等學校在校生人數103.56萬人,其中研究生4.11萬人、普通本專科生76.47萬人、成人高等學校在校生22.98萬人,博士學位授予學校8所,碩士學位授予學校11所,雲南大學進入國家“雙一流大學”建設行列。

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

雲南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保障制度從無到有,逐步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面覆蓋,社會福利水平整體提升。黨的十八大以來,以惠民共享為著力點,雲南推動建設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按照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的要求,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建立健全了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險制度。實施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清單和業務流程,基本建成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實施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清單和業務流程,基本實現社會保險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在全國率先實現省內異地和跨省異地就醫聯網即時結算。全面統籌城鄉社會救助,強化基本民生保障,不斷提升保障水平,確保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力度。大力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為城鎮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及住房困難的家庭提供公共租賃住房。社會保障實現全覆蓋,實現了從城鎮職工“單位保障”到統籌城鄉“社會保障”的根本性轉變。截至2018年底,雲南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993萬人,同比增長5.03%,參保面進一步擴大。

衛生保健事業迅速發展

城鄉衛生狀況明顯改善,覆蓋城鄉的全民醫保體系基本建成,逐年提高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貼標準,規範基層服務,增加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和衛生技術人員,極大地提升了衛生服務能力以及群眾尋醫問藥的便捷程度,大幅提高了群眾健康水平。雲南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就陸續消滅了各類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疫病,衛生防疫系統逐步建立,全社會的衛生條件大大改善。2018年底,全省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有24958所,病床29.12萬張,實現了鄉鎮(街道)、村(社區)全覆蓋。縣級綜合醫院全部達到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標準,專業衛生技術人員從1949年的991人增加到30.20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4519.84萬人,基本實現各類群體全覆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增加到了14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貼標準提高到人均50元。群眾沒錢“小病拖、大病扛”已經成為了歷史。農村三級醫療網絡日趨完善,新中國成立前缺醫少藥的狀況徹底改變,2018年人均預期壽命達74.7歲。社會環境和諧穩定。新中國成立後,雲南省迅速恢復建立了新的社會秩序,有力地維持了新社會穩定,為人民群眾創造了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改革開放後,通過改革社會管理體制,加強國家安全工作,雲南內外保持穩定,為經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深入貫徹新的社會治理理念,通過紮實推進“平安雲南”建設,強化社會矛盾糾紛化解能力,健全公共安全體系、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與城鄉社會治理體系,不斷提高邊疆社會治理能力,形成了民族和諧、社會穩定的大好局面,為與國家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了社會條件。

創新驅動科技發展

新中國成立初期,雲南僅有4個自然科學研究機構,職工不足百人,科技人員僅30餘人,專業技術人員隊伍不足4萬人,僅佔全省總人口的萬分之二十三,全省年均科學事業費不足百萬元。70年來,雲南科技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建設創新型雲南行動計劃,不斷提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2017年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48.53%。研發經費投入保持高增長。2017年,研發經費投入強度提高到0.96%,五年增幅達43.28%。2017年R&D經費支出157.76億元,較上一年增長18.83%。大力培養、引進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領域高層次人才,截至2017年,雲南院士專家工作站達到348個,省級創新團隊達到206個,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才和省技術創新人才累計選拔培養1791人。大力搭建科技平臺。2018年末,共有國家批准組建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省重點實驗室89個,創新型企業271家,創新型(試點)企業147家。建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3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9個。通過這些舉措,雲南省創新發展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人才工作碩果累累

新中國成立初期,雲南各級專業技術人才極少,尤其是高級技術人才十分缺乏,其中工程師和醫師不到1000人,大學教授僅100餘人。隨著社會發展,人才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凸顯。雲南制定了一系列加強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作出了實施人才強省戰略的重大決策,各級各部門把人才資源開發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形成具有云南特點和區域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人才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優秀人才不斷湧現。經過70年的發展,雲南人才質量全面提升,傑出人才的數量明顯增加。2016年,雲南人才資源總量達到465.05萬人,從事R&D人員7.46萬人,“兩院”院士8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26人,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6人,“長江學者”9人。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基礎不斷得到夯實。

體育事業取得突破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社會主義體育思想的傳播、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各界對體育事業的認識不斷深化,經費投入不斷增加,雲南體育事業經歷了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改革開放以來,雲南大力發展群眾體育,體育設施遍佈城鄉,全民建設組織化、制度化、科學化水平顯著提高,體育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形成了具有一定數量、結構較為完整的體育人才隊伍和較為完善的體育人才選拔、培養和管理體系。競技體育實力全面提升,逐步形成了以“耐”“靈”“小”為特點的項目發展特色,培養了邱鍾惠、楊伯鏞、龍文才、張國政等一批又一批優秀的運動員。體育產業快速增長,體育市場初步形成,2013年以來,雲南充分利用雲南資源和區位優勢,吸引一批國內外體育產業向雲南轉移。圍繞全省“一核一圈兩廊三帶六群”區域定位,支持各地結合資源稟賦特色發展,形成體育產業“一地一品”、協作共建的協調發展新格局。

作者 莊弘泰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原載2019年《社會主義論壇》第10期“特別策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