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姐馮珊珊教練Gary Gilchrist:四位世界第一的締造者

迄今為止,蓋瑞·吉爾克里斯特(Gary Gilchrist)一共培養出了四位高球職業女子世界第一球手,她們分別是:馮珊珊、曾雅妮(中華臺北)、高寶璟(韓裔新西蘭)、阿瑞亞(泰國)。

一姐馮珊珊教練Gary Gilchrist:四位世界第一的締造者

“我想我能在教練這份職業上獲得如此成就,是因為我對高爾夫這項運動充滿熱情,我願意儘自己所能去幫助那些期望在這項運動中有所突破的人。”

一姐馮珊珊教練Gary Gilchrist:四位世界第一的締造者

蓋瑞·吉爾克里斯特

10月25日,IJGA中國行北京站的學員家長見面會上,一位家長向蓋瑞提問:“我的孫女今年一歲半了,您認為我在什麼時候讓她開始學習高爾夫合適?”

蓋瑞回答,高爾夫是一項不論什麼時候開始學習都不算晚的運動。“如果你期望把她培養成為世界第一,不用太著急,高寶璟在17歲坐在了那裡(世界第一的位置),所以,你的孫女至少還有17年的時間可以奮鬥。”

從球員到教練

蓋瑞·吉爾克里斯特出生在南非一個運動氛圍濃郁的家庭,在他剛剛學會走路的時候,他的奶奶便送給他一個足球,“那是我運動生涯的開始。”蓋瑞說,此後的歲月裡,他又相繼學習過橄欖球、板球等運動,但他最喜歡的,卻是高爾夫。

遺憾的是,在高爾夫領域裡,蓋瑞並不是那種“老天爺賞飯”型的球員。

“我第一次打比賽時的成績糟糕透了,打了105杆。”蓋瑞告訴“互聯網+體育”記者,他在自己人生的第一場球中,因為掌握不好小白球的彈道,打丟了許多顆球。在從球場回家的路上,蓋瑞的父親問他:“你確定以後想從事高爾夫嗎?我覺得踢足球可能更適合你,至少你不會丟很多足球。”

父親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建議並沒有動搖蓋瑞的心意,他渴望在高爾夫的領域裡有所斬獲。

“那年我10歲,我最大的願望,就是提高自己的成績,和更大年齡的孩子同場競技。”蓋瑞說,從人生第一場比賽中鎩羽而歸後,他把更多的時間用在練球上,在練習場,他認識了一個12歲的孩子,他發現那個孩子球打得非常好,彈道直、距離遠,於是他跑過去向那個孩子討教,沒多久,他們兩個人就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那個12歲的孩子之所以球打得好,是因為他有一個非常棒的叔叔,他的叔叔不是別人,正是上世紀60年代赫赫有名的髙壇三巨頭之一,蓋瑞·普萊爾(Gary Player)。

一姐馮珊珊教練Gary Gilchrist:四位世界第一的締造者

蓋瑞·普萊爾(Gary Player)

良師益友和自己的刻苦訓練,讓蓋瑞的成績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提高。一年半之後,他的成績從100多杆降至90多杆,然後又降至80多杆、70多杆。“大約用了八、九年的時間,我從一個球場菜鳥,變成了南非最高級別巡迴賽(陽光巡迴賽)的球員之一。”

在陽光巡迴賽征戰的5年中,他一共獲得了3座冠軍獎盃,但最讓他感到驕傲的,是他曾代表南非參加國際賽事,“那是我職業生涯最高光的時刻。”蓋瑞如是說。

正當蓋瑞準備在巡迴賽大展拳腳,成為像前輩蓋瑞·普萊爾那樣偉大的職業球員時,政府的一張徵兵令,將他從賽場召入軍隊,當他服役期滿後,陽光巡迴賽場早已是另一番景象,而蓋瑞也希望能有一個全新的開始,他的目標,是美巡賽。

作為高爾夫賽事體系中的頂級巡迴賽,美巡賽擁有最豪華的贊助商陣容,因此這裡也匯聚了全球最頂級的職業高爾夫球員,初到美國的蓋瑞,在還未取得美巡賽參賽資格的前提下,不得不尋找別的方式來掙錢謀生。

“是的,我在一開始並未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名高爾夫教練,更沒想到後來我能在這份職業上取得成功,在做教練最初的日子,我只想找一份工作,能養活自己的工作。”蓋瑞說。

改變女子高壇勢力格局

來到美國佛州後的蓋瑞,先是加入了大衛·利百特高爾夫學院(David Leadbetter Golf Academy),並在那裡為尼克·普萊斯(Nick Price)、大衛·福斯特(David Frost)、馬克·歐米拉(Mark O’Meara)等一批頂級美巡賽職業球員提供教學幫助。1995年,蓋瑞決定正式成為一名職業高爾夫教練,並在IMG大衛·利百特青少年高爾夫學院擔任院長。

在談及為什麼會將自己的職業生涯關注在青少年高爾夫教學領域時,蓋瑞說,他是從網球教學那裡得到的啟發。

“我發現很多網球學院非常注重青少年教育,這不但為網球運動培養了充足的後備人才,而且職業網球賽事的奪冠年齡也越來越年輕化。”他同時表示,這種現象不但出現在網球領域,事實上,高爾夫運動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中,也呈現出越來越年輕化的態勢。

“在我學習高爾夫的那個時代,高爾夫還是一項老年人的運動,而過去這三十年,高爾夫越來越被年輕人熱愛,而奪冠球手的年齡,也日益年輕化。”為蓋瑞這句話背書的,是22歲的伍茲橫空出世、20歲的麥克羅伊技驚歐洲、22歲的喬丹·斯皮思勇登頂世界第一。

雖然蓋瑞在那時立志以從事青少年高爾夫訓練的方式來延續自己對這項運動的熱愛,但彼時的他並沒有意識到,因了他這個決定,整個世界高壇的勢力格局,隨之而改變。

高寶璟、曾雅妮、阿瑞雅,三名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女子職業高爾夫球手在蓋瑞的指導下,先後登頂世界第一,一舉打破了韓國女子職業高爾夫球手軍團長期以來對世界第一的壟斷;而2017年11月,當來自中國大陸的馮珊珊登頂世界第一時,她已經是被蓋瑞調教出的第四位女子世界第一職業球手。

最特別的學生

“她是個非常特別的球員,事實上,她也是我訓練的第一位來自中國的高爾夫球手。”蓋瑞說,2007年,當馮珊珊初到美國,拜在他的門下訓練時,他問馮珊珊,後者準備靠什麼奪冠,馮珊珊回答:“我的彈道很直。”

一姐馮珊珊教練Gary Gilchrist:四位世界第一的締造者

蓋瑞·吉爾克里斯特與馮珊珊

“沒有哪名球員能依靠彈道直的技術特點奪冠並走上世界第一的。”蓋瑞對當時的馮珊珊說,“你會發現,那些取得好成績的球員,他們的彈道並不總是筆直的,有時會左曲;有時會右曲。”

但在隨後的日子中,蓋瑞發現,馮珊珊的確有一種其他球員都不具備的能力,“她的球飛得真得很直,我那時開始意識到,也許她將是有史以來第一位依靠打直球這種能力奪冠的球員。”

2007年,在蓋瑞的幫助下,馮珊珊順利通過了美國LPGA資格學校的考試,成為中國大陸第一位獲得LPGA全卡的參賽球員;2011年,在日本巡迴賽的明治杯上,馮珊珊拿下了轉職業以後的首個冠軍。

2012年6月,當馮珊珊出現在當年第二場職業大滿貫賽事,LPGA錦標賽的賽場上時,沒有人認為馮珊珊將會奪冠,但蓋瑞說,自從他2007年成為馮珊珊的教練後,他就篤定地相信,這位來自中國大陸的女球手,一定能在大滿貫賽事上奪冠。

最終,當馮珊珊以四輪282杆,低於標準桿6杆,領先第二名兩杆的總成績折桂LPGA錦標賽時,她不但成為國內第一位獲得高爾夫大滿貫賽事冠軍的球員,同時,也讓蓋瑞在國內贏得了無數擁躉。

“馮珊珊的示範效應,激發了很多中國青少年學習高爾夫的熱情,我們的學院中有了越來越多來自中國的青少年身影。”

但馮珊珊與蓋瑞這對搭檔帶給人們的驚喜遠未結束——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高爾夫時隔100多年重回奧運會大家庭,馮珊珊奪得女子比賽的奧運銅牌;2017年,在贏下LPGA藍灣大師賽後,馮珊珊登頂世界第一,成為國內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女子職業高爾夫球手。

“我為她感到驕傲。”談及馮珊珊,蓋瑞說,“高爾夫運動在中國還未普及,許多人並不瞭解馮珊珊取得的成就有多麼驚人,但我相信,這一點在未來一定會有所改變。”

一姐馮珊珊教練Gary Gilchrist:四位世界第一的締造者

2018年,中高協正式聘請蓋瑞擔當中國高爾夫國家隊主教練,2020年,他將率領中國男、女子高爾夫國家隊隊員,出征東京奧運會。

“中國的高爾夫,只要再出現一到兩位像馮珊珊這樣的球員,這項運動就一定能在中國迎來爆發式增長。”與此同時,在談及青少年培訓有哪些雷區需要避免時,蓋瑞說,對高爾夫的熱情永遠是第一位的,“此外,你需要找一個長期合作的教練,而不是頻繁地去更換他,如果你留意,你會發現那些頂級高爾夫球手,在他們職業生涯的巔峰期,總是隻和某一位教練合作。”

從2007年至今,馮珊珊與蓋瑞之間的合作,已經接近12年,而這段師生情誼,如今仍在延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